【摘要】本文論述了網絡經濟對傳統會計諸多方面的影響,并對會計理論和方法如何適應網絡經濟沖擊的途徑進行探討。
會計作為一個隨著環境因素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人造系統,必然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展。
一、網絡經濟的含義及對會計工作的新要求
(一)網絡經濟的定義
網絡經濟就是基于網絡,尤其是因特網所產生的經濟活動的總和,是基于現代信息網絡的一切經濟活動。
(二)網絡經濟對會計的新要求
在網絡條件下,電子商務逐漸成為一種全新的企業運行模式,它將促使企業的經營方式發生重大改革,使企業財務管理從思想觀念到方式手段發生重大變革,從而使內聯網與外聯網連接,將內部信息處理和外部信息處理協同一致,最終改變財務信息的獲取和利用方式。
二、網絡經濟條件下會計工作的模式
網絡環境下,企業財務與企業業務的關系將呈現出新的模式,其特點如下:
(一)財務和業務的整合實現了電子化和網絡化
網絡時代的財務部門并不是一個財務業務部門,而是各部門協同處理財務業務,管理信息全面集成。網絡財務不但可以整合企業內部的財物資源,使財務管理從局部走向全部,而且,網絡財務更多地關注于整合企業外部的財務資源,使企業管理從內部走向外部。
(二)網絡會計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子商務不僅僅是企業經營商務環節的電子化,而是將后續的采購、生產、庫存、電單確認等供應鏈環節也同樣電子化,使企業經營整體上的效益提高、成本降低與產品價值鏈、市場價值鏈、人力資源、財務等內部管理價值鏈息息相關。
三、網絡經濟對傳統會計的沖擊
網絡經濟對傳統會計的沖擊具體表現在:
(一)會計的職能發生很大變化
1.基本職能不同
傳統會計的主要工作還是對會計事項本身的記賬、算賬和審核;網絡會計的職能則以預算、分析、投資、決策、管理為主要職能,提高了會計核算的充分性,改變了會計信息的載體和信息存儲方式,加快了信息處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時性,增強了信息共享性。
2.會計核算職能的內涵不同
傳統會計只針對一個獨立的企業進行核算,網絡會計的核算對象將擴展到相關客戶、供應商及虛擬企業,核算的充分性得到發揮。同時確認變得更為重要。網絡系統的集成可靠地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可靠性。
(二)會計的主體和核算內容不同
1.傳統會計主體假設下的是實實在在的實體企業;網絡經濟下的會計主體則具有很高的彈性和靈活性,它可以沒有場地,沒有物理實體,沒有確切的辦公地點,同時可以根據任務的變化或市場變化的需要,迅速進行分合、重組。
2.會計核算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傳統工業經濟條件下,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是場地、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產;在網絡經濟條件下,無形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作用也越來越重要。由于無形資產在企業中的地位顯著提高,會計核算的重點將從單一的有形資產,向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轉變。
企業之間競爭主要是無形資產的競爭,無形資產的豐富程度和質量高低關系到企業的存亡興衰,因此無形資產的概念必須十分明確,計量范圍必須擴大。
(三)對傳統會計系統的時間、空間、速度進行沖擊
1.“項目清算”會計假設的提出
“項目清算”會計假設是指在網絡經濟環境中,會計主體為實現某個項目,通過互聯網將大量網絡資源(技術、資金、人力資本等)迅速組織起來,并按客戶的具體要求,進行產品的設計、開發、創新、生產、制造、銷售、服務和最終消費。當合作的某個項目完成后,會計主體就要對項目收益進行清算,使網絡資源在網絡媒介中實現快速流動和整合。
2.會計主體可以是全球范圍內物理空間,也可以是在網上的虛擬空間
網絡經濟時代,會計主體的新概念應是:“以經濟利益為紐帶,以項目合作為目標的社會組織集合體。”會計活動空間范圍可以包括傳統會計系統界定的“實”的物理空間中的公司、企業、集團及其分支機構等,也可以涵蓋以網絡“虛”的媒體空間為主的“虛擬企業”、“網絡公司”等網絡化開放式的公司組織。
3.財務數據處理實時性成為可能
在網絡經濟時代,會計信息的收集、處理、加工和披露都向電子化、網絡化方向發展,企業可通過對數據庫的實時訪問,與各行業、各部門隨時保持信息溝通,從根本上改變財務與業務互不對稱的滯后現狀,財務數據處理的實時性成為可能。
在網絡經濟環境下,由于知識、技術等新興資源的整合、分配、生產、交換、消費和流通等的運行速度飛速發展,傳統會計在時間、空間、速度上都不能適應,因此必須建立在網絡環境下會計體系的時間、空間、速度“三維化”的新概念。
四、加快會計理論研究和方法創新,積極適應網絡經濟的發展
(一)提高網絡會計理論,適應網絡會計技術發展的多樣性
網絡會計是信息化社會經濟的產物。網絡會計理論應以用戶的需要為出發點,以打破時間界限為依據,以實現會計的國際化、標準化為目標,適應網絡會計技術發展的多樣性。網絡會計的環境和目標,對會計數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高網絡會計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穩定性,適應會計數據的真實性、保密性的要求
信息安全將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問題。因此,必須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如:
1.提高網絡系統硬件和軟件的可靠性,保證網絡系統的正常運作。
2.加強對信息輸入、輸出的控制和管理,保證數據的合法性和正確性;建立會計數據系統的防火墻,加強核心數據的備份。
3.要建立有效的計算機病毒防范體系和網絡漏洞監測和攻擊防范系統,建立計算機應急機制。
4.應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制定網絡會計環境下的有關會計準則,規范網上交易的購銷和支付、核算行為。
(三)會計時空觀念的重新定位
1.徹底拋棄傳統會計以過去為重心的理論體系,以多樣化的相關信息交流,即時的形式去滿足實際決策的信息需求。
2.通過對現實環境中各種社會觀念、管理組織理論及技術發展的深入考察和分析,構建新型的會計組織及方法體系。
3.重視網絡發展對人們時空觀念的現實影響及其會計意義。借助網絡,人們可以對同一時點上的會計信息更準確地把握未來,改變會計信息的許多重要方面。
4.借助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企業結構、商務形式、管理方式及財務形式的影響,利用網絡財務的時空優勢,構造現實的網絡會計體系。實現實時動態處理,在線管理及各種形式的遠程處理,使會計實現時代性地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