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級價格主管部門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化改革、加強監管,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根據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調控措施落實情況,進一步做好下半年價格工作,對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今年的價格工作,去年底召開的全國物價局長會議已進行了全面部署。今年后幾個月,要按馬凱同志的報告和這次會議的要求,認真抓好落實。總的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價格工作,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上半年經濟形勢和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建議)的通知》,緊緊圍繞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結構調整、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切實加強價格監管,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價格熱點難點問題,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
做好后幾個月的價格工作,關鍵在于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自覺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一是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資源節約。堅定不移地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提高部分偏低的資源性產品價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二是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環境保護。建立健全資源環境價格體系,完善與環保有關的價格和收費政策,推進資源開采和使用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內部化,促進環境的治理。三是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結構調整。進一步落實差別電價和差別水價政策,獎優罰劣,促進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四是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新農村建設。緊緊抓住促進農業生產發展、農民收入增加這個關鍵,提出符合農業生產規律、切合農村實際情況、體現農民意愿的價格政策措施。五是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社會和諧。更加關注民生價格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緩解群眾看病貴、上學貴等問題,妥善處理價格上漲對生活困難群眾的影響,維護社會穩定。
今年后幾個月,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努力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是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今年上半年,雖然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只上漲1.3%,但價格上漲的壓力在增大。一是經濟增長加速。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3%,二季度增長11.3%。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7%,其中6月份達到19.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8%,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30.9%,比一季度加快3.2個百分點。廣義貨幣M2增幅從去年3月末的14%持續攀升,6月末高達18.4%。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新增2.15萬億元(同比多增6937億元),已占全年新增貸款預期目標的86%。二是基礎產品價格上漲。與年初相比,7月下旬石油、電解銅、鋼材價格分別上漲16.4%、51.4%和12.6%,這種上漲的勢頭仍在繼續。三是房地產價格大幅上升。盡管這段時間國務院及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平抑市場房價,但由于土地資源緊缺,各方面的認識不盡一致,下半年的房價走勢仍值得關注。四是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動公用事業價格上漲。受油、氣、水、土地等價格調整的影響,城市公用事業、公交價格仍呈上升趨勢。預計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可以控制在3%的預期調控目標以內,但對以上這些影響價格總水平變動的因素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保持今年后幾個月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的關鍵是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各項方針政策,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和貨幣信貸的過多投放,緩解貿易不平衡的矛盾,保持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就價格工作來說,要加強對重要商品價格的監測預警,密切關注經濟形勢和價格運行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妥善處理資源價格改革對低收入群體的影響,維護社會穩定;努力保持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穩定,防止其過多下跌;做好房地產價格的管理工作,抑制房地產價格的過快上漲。最近幾次臺風連續侵襲我國沿海省份,部分省份發生嚴重旱澇災害,受災的群眾較多,當地價格主管部門要抓好市場價格穩定和災后重建的價格管理工作,維護好市場價格秩序,努力保持市場價格穩定。
二、積極穩妥地推進資源價格改革
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資源性產品價格偏低、比價關系不合理、價格形成機制不完善,是造成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資源利用嚴重浪費、環境污染日益加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四位,貨物進出口總量已居世界第三位,由進出口的高速增長引發的貿易不平衡的矛盾進一步發展,貿易摩擦日漸增加。為實現“十一五”提出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必須加快推進資源價格改革。要按照國務院確定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繼續推進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逐步理順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的比價關系。要積極研究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促進天然氣開發與國際合作。要在電力供需矛盾緩和或供大于求的地區加快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步伐,鼓勵用電大戶與發電企業產銷直接見面,協商確定電價,相應地抓緊電網輸配電價的核定工作。要加快水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水價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水價標準不僅要補償供水的建設與運營成本,而且要補償污水排放和處理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在嚴重缺水的地區還要補償遠距離調水成本。水價改革要從大中城市推廣到縣城,并逐步普及到農村。要通過水價形成機制改革,提高飲用水質量,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提高全民族的節水意識,緩解水資源緊張的矛盾。研究制定垃圾處理費、污水處理費和排污收費標準到位、足額征收的辦法。垃圾處理費標準要能夠補償垃圾分類、收集、清運、處理全過程的成本。近期要著重研究改革垃圾處理費征收方式,提高垃圾處理費收繳率,積極探索運用經濟手段促進垃圾分類收集和循環利用。要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積極推進環境污染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改革,使所有企業在銷售的產品中,承擔其生產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的治理成本,促進污染的防治。要加快推進城市供熱價格改革,實現城市供熱由按面積計費逐步過渡到按熱值計費,促進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的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做好高耗能行業差別電價的實施工作
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2004年6月國務院決定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等6個行業實行差別電價政策,對應予淘汰的和限制發展的高耗能企業實行用電加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隨著供電形勢的緩和,個別地區高耗能產業又出現了盲目擴張的苗頭,個別地區甚至對高耗能企業又給予電價優惠;還有些地區差別電價政策沒有完全落實,應加價的沒有加價或沒有加到位。最近,經國務院批準,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對差別電價政策進行了修改完善。其要點:一是擴大差別電價實施范圍,由原來的6個行業擴大到包括黃磷、鋅冶煉在內的8個行業。二是逐步加大電力加價力度,將淘汰類企業的加價標準從每千瓦時5分逐步提高到2角,限制類企業的加價標準從2分提高到5分。三是將現行限制類項目標準,由1999年后違規自行建設的項目,調整為按照國務院批準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中規定的工藝指標標準。四是加大對自備電廠征收三峽基金、農網還貸基金、庫區后期扶持資金和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政府性基金,以及向電網企業支付系統備用費的征收和檢查力度。五是鼓勵中西部具有資源優勢的地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企業,與發電企業直接協商電價,開展電力產銷直接見面試點,以利于這些地區資源優勢的發揮。各地要把落實差別電價政策作為今年后幾個月的重要工作,抓好落實。
四、進一步做好涉農價格管理工作
今年后幾個月,要繼續做好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價格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要繼續抓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的落實,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及時啟動稻谷最低收購價預案,穩定糧食價格。同時要積極研究建立以目標價格為核心,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給予農民直接補貼的長效機制,確保農民種糧收入穩步增加。要繼續做好化肥生產流通各項價格稅收政策的落實工作,確保化肥等農資價格基本穩定,保護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同時要研究在化肥生產和流通環節引入市場機制、放開價格管理、取消各項優惠、增加對農民的綜合直接補貼,以利于更好地保障化肥生產所需原料的供應和做好化肥運輸工作,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服務。要繼續整頓和規范各項涉農價格和收費行為,對農民反映強烈的農業灌溉水費電費、排澇排漬收費、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等實行重點監管,深入開展對農村義務教育、農民建房、農村土地、殯葬、計劃生育等方面的亂收費的專項治理。嚴格整治村級組織亂收費,嚴禁村級組織擅自設立項目向農民收費,嚴禁用押金、違約金、罰款等不合法方式來約束村民、管理村務。要做好針對進城務工農民的收費管理工作,嚴禁在國家和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進城務工農民收費項目和標準之外的各種亂收費行為。進城務工農民的子女入學收費要與當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禁止收取歧視性費用。
五、繼續著力解決直接關系群眾生活的價格熱點難點問題
醫藥價格、教育收費、住房價格仍然是目前群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價格難點問題。要在上半年降低抗腫瘤化學藥品價格的基礎上,繼續抓好列入政府定價目錄藥品的價格調整工作。降低虛高的藥品價格,適當提高臨床急需但企業沒有積極性生產的藥品價格。爭取在年內將列入政府定價目錄但近幾年沒有核定過價格的政府定價藥品全部梳理一次,力爭實現每兩年將政府定價藥品重新審核一次的目標。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研究改革醫療管理體制和醫院補償機制,促進醫藥分開,努力從體制上、機制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繼續抓好教育收費的清理規范工作。對高等教育收費要實行上網公示制度,未經公示的不準收費。規范公辦學校改制行為,所有改為民辦的中學都要真正做到財務獨立、校舍獨立、法人獨立,實現與原來的公辦學校財務、校園、法人、師資“四分開”,堅決查處以改制為名向學生亂收費的行為。高等中學招收的擇校生要嚴格執行限人數、限分數、限錢數的政策,嚴禁超越“三限”亂收費。要認真貫徹西部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免收雜費的規定,其他地區要繼續落實“一費制”的規定。要整頓規范學校的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堅決制止強制收取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行為。加強教材價格監管,確保降低教材價格各項措施的落實。貫徹落實國務院加強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穩定住房價格的政策措施,整頓房地產交易秩序,規范住房交易價格行為,制止惡意炒作、哄抬房價等行為。會同有關部門,加快研究編制低收入群體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準確反映價格上漲對低收入群眾生活的影響。要研究將資源價格改革收入的一部分提取出來,專項用于補償價格調整影響低收入群眾增加支出的政策措施,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
六、大力推進“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
開展“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是價格主管部門實現“三個轉變”,建設服務型機關的重要舉措。各地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按照我委《關于在全國開展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的通知》和全國價格服務進萬家工作會議的要求,將“價格服務進萬家”作為轉變職能、轉變觀念、轉變作風的一個重要抓手,堅持不懈、務求實效。一是全面進。要按進農戶、進社區、進商場、進企業、進醫院、進學校、進景區七個專題,逐個研究,全面部署,把價格公示、法規宣傳、政策咨詢、投訴受理、負擔調查、信息服務、社情民意溝通等作為活動重點,把價格工作做到群眾身邊。二是扎實干。開會、發文都是必要的,但重在落實。不能以開會、發文代替落實,要真抓實干,成立一把手親自掛帥、主管領導分工負責,價格監督檢查機構牽頭主辦、其他職能處室通力合作的工作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切實做到目標任務明確、措施切實可行、職責分工到位、定期督促落實。三是重創新。要及時交流情況,認真總結經驗,推廣典型做法,邊實踐邊總結邊提高。根據不同時期價格工作的重點和要求,演繹價格服務的主題,拓展價格服務的領域,豐富價格服務的內容,創新價格服務的模式。四是求實效。要讓監管對象從服務中實實在在受益,要使消費者、經營者的價格知情權、參與權、投訴權得到切實保障,使經營者的價格誠信意識和價格自律意識得到切實增強,使群眾反映的價格收費熱點難點問題得到切實解決。五是持久抓。“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貴在堅持。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價格服務工作聯系制度、目標考核評比制度、服務效果反饋制度,以制度保服務,以服務促制度,促使活動制度化、規范化、長期化,確保價格服務工作持續有效地開展下去。
今年后幾個月,各地要繼續下力氣抓好“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尚未開展活動的省份要迅速行動起來,已經開展活動的省份要擴大活動的覆蓋面,把活動不斷引向深入。要力爭用3~5年的時間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價格服務網絡。
七、進一步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力度
要圍繞經濟工作中心任務,抓住政府關心、管理需要、社會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價格熱點難點問題,加強監督檢查,促進市場價格秩序的進一步好轉。要認真抓好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的重點檢查,繼續抓好醫藥價格重點檢查,規范醫療機構的價格和收費行為;繼續抓好教育收費專項檢查,規范教育收費秩序;繼續抓好涉企收費試點檢查,嚴肅查處違反規定向企業亂收費的行為;繼續抓好人力資源管理收費專項檢查,促進培訓和就業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繼續抓好節假日旅游市場價格監管,重點規范公園景點、交通運輸價格,大力查處價格欺詐行為。今年后幾個月,還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價格監督檢查工作:一是加強對資源價格政策執行情況的檢查。要配合成品油價格改革,檢查各煉油企業、批發企業和社會零售企業執行成品油價格政策情況,嚴肅查處違反規定加價和亂漲價、亂收費行為。要認真落實差別電價政策,嚴肅查處不執行淘汰類、限制類企業用電加價的行為,嚴肅查處違反規定擅自給予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的行為。二是加強對環境保護價格政策執行情況的檢查。要認真落實環保價格政策,嚴肅查處發電企業享受國家脫硫加價政策但不按要求脫硫的行為,嚴肅查處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領取政府補貼但不按標準處理污水、處理垃圾的行為,嚴肅查處行政機關截留、挪用污水處理費收入、垃圾處理費收入導致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不能正常運行的行為。三是加強對涉及出租車收費的檢查。清理出租車收費,堅決糾正和查處違反規定亂收費的行為,保護出租車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出租車行業的穩定。四是加強對住房價格的檢查。嚴肅查處不執行經濟適用房價格、價格欺詐、哄抬房價以及價外亂收費的行為,促進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此外,還要繼續抓好價格收費公示制度的落實工作,增強價格收費政策的透明度;繼續做好價格舉報工作,維護群眾和企業的合法權益;繼續推進價格誠信建設,積極推行明碼實價,培育“價格誠信單位”,營造誠信興業的市場環境。
今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做好價格工作,必須提高干部素質、抓好調查研究、加強基礎工作、強化法制建設、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提高價格工作水平。
(本文節選自畢井泉同志在第29期發展改革工作研究班物價局長座談會上的講話)
(本欄目策劃、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