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國民經濟持續保持平穩增長的大背景下,工交經濟運行開局良好,速度效益穩步提高,結構調整有所推進。最近,在第31次中心城市工業經濟運行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幾位領導同志強調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仍應清醒看到工交行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就如何保證“十一五”開好局、起好步,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針對一些行業的結構調整問題談了自己的意見。
經濟運行局副局長賈銀松:
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推進冶金工業健康發展
堅決走新型鋼鐵工業發展道路,努力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鋼鐵強國。應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從國家層面講,應從三個方面推進結構調整:一是調整組織結構,促進集團化發展二是調整資本結構,促進多元化發展。三是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協調化發展。要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改革開放為保障,以提高綜合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促進產業升級。“十一五”期間,原材料工業要認真貫徹《綱要》指出的指導思想、指導原則和政策導向,按照科學發展觀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重組、提升水平,努力促進冶金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一是加快結構調整,立足于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控制總量,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由注重數量增長轉向以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品種、降低消耗的發展方向上來。
二是調整鋼鐵工業布局,依托具有比較優勢的現有大型鋼鐵企業逐步向發展條件好、利用進口鐵礦石便利的地區發展。
三是提高鋼鐵工業整體技術水平,堅持可持續發展,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降低原料、能源、水資源等的消耗,重視環境保護,有效利用國外資源,合理開發國內資源,建立穩定的資源供給保障體系,搞好資源回收綜合利用,大幅度降低噸能耗、物耗以及排放。
四是堅持科技進步,采用世界先進工藝和技術裝備,實現裝備大型化和現代化,注重集成創新,開發新一代鋼鐵流程,研發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把鋼鐵產業發展成在數量、質量、品種上基本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為此,應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一是加強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引導。認真貫徹《綱要》提出的政策措施,堅持市場引導和宏觀調控相結合原則,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十一五”期間原材料工業發展創造良好的體制、政策和市場環境。
貫徹落實鋼鐵工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鋁工業專項規劃和產業政策,提出行業結構調整的取向和發展政策,指導行業健康發展。組織實施大型行情集團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市場信息發布制度,及時發布產品及重要原材料市場供求狀況、生產能力及價格變化等方面的信息,進一步引導地方和企業投資方向,制止過度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二是繼續穩定宏觀調控政策。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避免出現大起大落作為工業宏觀調控的基本任務。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要抓住當前市場有壓力、企業有動力、發展有政策的有利時機,在主要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推進冶金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同時妥善處理淘汰落后產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四是抓好冶金行業節能降耗。要加大技術改造,推廣應用節能、節水等技術,廣泛開展余熱、余壓等余能的回收利用;抓好大型冶金成套設備的國產化;研究開發直接還原等新技術新工藝。
五是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支持鋼鐵、有色工業節能降耗,減少污染物排放。
六是推進企業聯合重組。要以規劃和產業政策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結合企業改組、改造、改制,推進鋼鐵、電解鋁等行業的企業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七是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抓緊制定和完善推進結構調整、促進改革與發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所急需的相關法律法規。適應市場需求推進標準先行戰略,促使標準與科研、開發、設計、生產相結合,保證標準的先進性和效能性。針對國內市場國際化的要求,推動建立行業技術法規體系,做好與鋼鐵、有色等產業政策相配套的技術法規、標準的制定,促進產業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及時調整《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以及外商投資、稅收等政策,為國內企業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適時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方向暫行規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完善準入門檻,引導企業、金融機構和社會的投資方向。
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
抓住時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今年以來,在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大背景下,工交經濟運行開局良好,速度效益穩步提高,結構調整有所推進,能源供應繼續改善。
為保證“十一五”開好局、起好步,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需要注意解決當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苗頭性問題,鞏固宏觀調控成果。為此,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部署,堅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不放松,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抓住加快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利時機,抓緊研究解決當前突出問題,注重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引導發揮好各方面發展的積極性,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一、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暫行規定》和《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精神,優化產業結構,做好重點行業結構調整有關工作。一是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新上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準人標準,防止部分行業、地區投資過快增長。二是出臺并組織實施重點行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已出臺了煤炭、水泥、鋁、鐵合金、焦炭等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將陸續出臺其他有關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各地區、各行業要認真貫徹執行。三是研究建立產能過剩的客觀評價體系。加強對產能過剩行業運行動態的跟蹤分析,盡快建立判斷產能過剩衡量指標和數據采集系統,并逐步建立定期向社會披露相關信息的制度,引導市場投資預期。四是加強宣傳引導。大力宣傳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推廣各地推進結構調整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
二、繼續加強煤電油運綜合協調
一是引導煤炭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督促有關方面嚴格履行合同,保證需求旺季和華中等重點地區煤炭供應。二是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督促各地、各有關單位完善應急預案,為電力迎峰度夏做好準備。針對今年以來發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下降、廠網矛盾可能增多的情況,加強電力運行協調工作。三是密切跟蹤監測國際石油市場變化和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對國內油品供應的影響,加強石油石化行業運行的總量調節,保證重點地區用油需要。四是加強運輸協調,將運力向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適當傾斜,保證煤炭、化肥及東北糧食、西南磷礦石等重點物資運輸。
三、促進重點行業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
將加強經濟運行調節、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建設節約型社會結合起采。完善煤礦生產能力核定制度,嚴禁煤礦超能力生產,提高煤炭回采率等技術經濟指標,減少煤炭開采過程中的“采富棄貧”。堅決關閉破壞資源、污染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礦。加快建立電力需求側管理長效機制,加強行業培訓和重點技術、示范項目推廣工作。加快修訂《電網調度管理條例》,優先安排高效、環保和先進的大型機組多發、滿發,限制能耗高、污染嚴重的機組發電,淘汰落后的發電機組,實施電網節能調度。推進有色行業再生資源利用。發揮水泥行業處理城市垃圾和工業廢棄物的優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四、加快推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
跟蹤監測重要商品進出口形勢變化,引導企業加快調整產t9EN/mMEwVmBoxKNgiqS7fafwnPnbVXSEl4gq2uVoZU=品結構,加快市場多元化。繼續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加大對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研發產品出口的支持力度,做好自主品牌建設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工作,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爭端。
經濟運行局副局長牛建國:
加快水泥212業結構調整為建設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做貢獻
針對當前我國水泥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潛在產能過剩風險,為加快推進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引導水泥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頒布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和《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十一五”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指導思想和目標。
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總量控制,依靠發展促調整,通過調整促提高。加強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推動企業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實現水泥工業由大變強和可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十一五”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目標,八部委聯合通知進一步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是要加強總量控制,有保有壓、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對水泥產能增長過快、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已經較高的地區,發展速度要適度控制;對落后產能比重較大的地區,繼續鼓勵上大壓小,扶優汰劣。新上項目必須根據市場需求、資源狀況和交通運輸條件,合理布局,防止盲目。
二是要嚴格市場準入。把環保新標準納入水泥生產許可證發放的審核條件,堅決取締無證生產。適當修訂水泥標準;提高水泥標號。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認真執行今年7月1日開始生效的《水泥工業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提高建筑市場應用水泥的準人標準,禁止立窯水泥進入重點建設工程和建筑物結構工程。大中型城市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從使用環節人手,鼓勵發展散裝水泥等。
三是要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抓住水泥市場總量供大于求的有利時機,采取上大關小、補貼及贖買等多種方式,淘汰一批落后生產能力,改善環境質量,緩解資源、能源壓力。
四是要加快提高產業集中度。鼓勵水泥企業兼并、重組、聯合,提高生產集中度。確立一批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型企業集團,增強其在區域市場的調控能力。
五是要鼓勵國內水泥企業“走出去”。對大型水泥設備出口提供信貸政策支持;支持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走出國門開展水泥建設工程總承包和直接投資辦廠,使我國水泥工業由產品輸出向國際化經營方向發展。
六是要加大對水泥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支持。要抓緊完善現行資源綜合利用政策中有關水泥利廢稅收優惠規定,停止對落后立窯水泥稅收優惠政策。研究制定鼓勵水泥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和處理工業、城市垃圾方面的配套政策。
七是強調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水泥行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及時發布市場供求信息,引導企業投資決策。推廣先進企業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指導和幫助落后企業改進管理,挖潛降耗,提高經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