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要求,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湖北省經委、湖北省科技廳等12個部門共同組織開展了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建設。
2006年湖北省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工作的主要目標是:新增各類小企業1萬家以上;培植700—1000家規模以下小企業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選擇1000家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中小企業進行跟蹤服務和重點扶持;通過5年的努力,使全省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由目前的6700家上升到1萬家以上,大型企業超過130家,中型企業達到800—1000家。
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要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扶持力度
各級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要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一是貫徹落實并研究制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執法檢查和政策宣傳力度,切實發揮政策效力。同時,要深入調查研究,抓緊制訂《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力爭盡快出臺,不斷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二是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支持成長工程和產學研項目建設。三是加大治亂減負力度。盡快成立非公有制經濟投訴中心,專門協調處理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有關問題。
二、強化指導服務,加快服務體系建設
要搭建八大服務平臺:一是創業輔導平臺。以全民創業為主題,以創業輔導基地為載體,扶持創業者,催生小企業,提高創業成功率。二是融資擔保平臺。加快省、市、縣三級信用擔保機構建設,進一步整合資源,擴大規模,規范運作,防范風險,發揮效益。三是信息網絡平臺。提升“湖北中小企業網”功能,組織開展網上技術轉讓、產品展覽、電子商務等活動。四是人才培訓平臺。積極探索培訓方法,認真開展企業經營管理、專項技能以及創業輔導等方面培訓。五是技術支持平臺。促進產學研合作,開展技術診斷、技術論證、技術咨詢等活動,提供技術創新服務。六是信用管理平臺。建設以企業信用登記、征集、評價、監督、獎懲等為主要內容的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逐步實現企業信用信息查詢、交流和使用的社會共享。七是對外交流平臺。支持中小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八是法律服務平臺。組織法律服務機構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維權服務,依法保護中小企業權益。
三、切實加強企業管理,大力開展節能降耗
要引導和推動企業開展以節能降耗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活動,切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一是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監測分析,及時了解掌握情況,協調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二是要實施中小企業品牌計劃。支持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爭創更多的中國名牌和湖北名牌。三是要研究制定有關政策,鼓勵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和裝備提高節能降耗水平;選取國內比較先進的標準,選擇一批中小企業開展對照標準找差距活動,推動節能降耗工作開展。四是要加大培訓力度。組織一批企業家到國外或國內著名高校系統學習企業經營管理知識,提高企業家的綜合素質。
四、推進技術進步,促進增長方式轉變
一是要繼續推進產學研合作。二是要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三是要加強技術改造。通過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切實改變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走集約發展的道路。
五、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全省將重點支持30個產業集群發展。一是要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大的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國外特別重視跨國公司,同時又特別重視中小企業,這兩頭是互相聯系、互相帶動的。要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圍繞龍頭企業形成一批專業化配套企業,努力提高龍頭企業的省內配套率。二是加強產業鏈和價值鏈的研究。引導企業按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帶動一批配套項目。開展產業鏈招商,吸引國內外著名企業把技術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制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省內。三是要支持工業園區建設。落實好省政府從開發銀行所借的50億元資金,支持各地工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關聯企業或配套企業向龍頭企業所在工業園區集中。
六、加強信貸支持,努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矛盾
推進銀企協作。重點支持科技成長型、協作配套型、資源深加工型、勞動密集型、出口創匯型、“專精特新”型等六類中小企業發展,對1000家成長型中小企業給予優先扶持。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開行湖北省分行擬安排5億元軟貸款充實擔保機構資本金。要做好銜接協調工作,確保資金落實到位,發揮作用。
七、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任務艱巨,是一項系統工程。省政府對這項工作十分重視,每年安排1000萬元,用于推進“成長工程”建設。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成長工程”的具體辦法,明確任務,突出重點,落實措施,整體推進。建立責任制,將任務分解到市州,并簽訂責任狀。加大檢查督辦力度,對完成目標較好的市州給予獎勵支持,對工作不力、沒有完成目標的市州進行通報批評。通過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俺砷L工程”目標順利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