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孩子成人成才,首先要學會做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學會做人是關鍵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終極所指。
朱熹把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兩個階段,主張小學主要應讓孩子學會做事,大學才重在讓他們“明其理”。這種認識是有道理的,我們認為,讓小學生學會做人就是以他們的社會生活、學習生活為主線,以社會公德、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為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學習身邊的榜樣,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通過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關系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經驗、情感和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會做人”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學校德育陣地是進行“學會做人”教育的核心環節
少先隊活動策略是小學德育教育的一塊主要陣地,作為少先隊的經常性活動,它最大的特點是十分重視活動過程,把每一次活動都作為隊員成長的一個歷程。第一,校會是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途徑。如開學典禮、結業典禮。第二,每周的國旗下講話,涉及多方面的內容,有熱愛生活的教育,有心理健康的教育,有尊老愛幼的教育,有節能環保的教育等。第三,班隊活動是學生主動發展和自我教育的沃土。利用班隊活動課,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學會做人”的教育。
小學德育不能靠說教,必須重視實踐活動,而開展活動當然需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還應當結合當地文化資源,開發一些富有特色的德育活動。比如,我們余姚既有以人類文明發祥地——河姆渡為代表的七千年原始文化,也有以嚴子陵、王陽明、黃宗羲、朱舜水等“四先賢”為代表的姚江文化,更有四明山革命文化,同時,余姚山川秀麗,物華天寶,素有“東南最名邑”、“文獻名邦”之美譽,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讓孩子們經常親近自然,感受悠久文化,與古人開展跨越時空的對話,的確能起到課堂上所無法想象的教育效果。
2、學科教學是學校開展“學會做人”教育的重要陣地
課堂教學畢竟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但課堂不能只停留在知識傳授上面,必須重視“學會做人”教育,為此我們主要運用如下幾個方面的學習策略,讓學生在學科知識學習中學會了做人。
第一,體驗學習。體驗是主體內在的知情意行的親歷、體認與驗證,它既是一種主體性活動,也是指活動的結果。所謂“體驗學習”,是指主體借助自我體驗而創造意義的一種學習,它與受動性旨在掌握預設結論的聽受學習相區別。《品德與社會》學科是比較系統地向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師充分利用課文源,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接受道德知識,體驗道德生活,提高道德認識。如教學《尊敬長輩》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設計情境,讓孩子通過表演、口述、繪畫等方式把父母之愛充分地表現出來。
第二,開放性學習。在各學科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這是長期以來的教育途徑之一,如在語文課中,充分利用課文的人文資源滲透思想教育,讓學生在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過程中,提高道德素養。例如,教師結合余姚的實際設計了《燦爛文化發祥地——河姆渡遺址》一課,教學時設計了四個活動:(1)收集。收集你所能了解到的河姆渡的有關知識,課堂上介紹。(2)學一學。通過課文學習,更加具體地了解7000年前古渡的許多全世界嘆為觀止的史前文物。(3)看一看。教師利用春游等時間,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親眼去看一看古代文物,聽一聽講解員的介紹,對河姆渡有更進一步的了解。(4)寫一寫。參觀回來后,寫觀后感。另外,令我們驕傲的不止這一處,還可以讓學生說說我們余姚還有哪些光輝燦爛的文化,還有哪些讓我們自豪的事和物。
第三,自我體驗。讓學生從親身實踐中獲得自己的親身體驗,對他們的自我成長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如教學“父母的疼愛”,可讓學生了解父母有什么需要,并針對父母的需要設計一項“愛心行動”方案,再落實在行動中。在交流匯報情況時,有個學生說:過去是母親為我過生日,今年我為母親過生日。在母親生日前,我自己動手做了小禮物。在生日那天,我悄悄地把禮物送給她,用甜甜的話語向她祝賀,還為她拍照。母親高興得合不攏嘴,還不住地說:“今年的生日過得最幸福。”通過親自實踐,我體驗到正如孩子需要母愛一樣,母親也希望獲得孩子的孝心。這是父母最大的精神享受。
3、校外教育機構是學校“學會做人”教育的有力保障
一要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兒童的德、智、體、美諸方面的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不具備的特點和優勢。為了提高家長的素質,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我們提出了“讓家長也聆聽窗外的聲音”的口號。通過家長學校等,向家長講授科學育兒知識,宣傳國家教育方針、改革及新課程改革的方向與內容。此外我們還在學校網站上開設家教專欄。
二要注重社區活動。學校走與社區相結合的路子,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學生自主教育發展的要求。社區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社區服務、社區教育、社區治安、社區文化、社區衛生等,讓學生參加社區公益活動,讓學生體驗生活,學會服務于人,學會展示自我,從中體驗到助人的樂趣。知道幫助別人,為人服務是如此快樂,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知道自己是社區的一分子,從而促使自我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余姚市陽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