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學生對我的親切稱呼),你是位很優(yōu)秀的老師,但高一那次示范課,我們很多同學覺得您有時也虛偽……”QQ那頭著實驚我一身冷汗。時光不禁開始了倒流:
為第二天的新課程示范課《沁園春·長沙》作最后的準備,我不惜時間,不厭其煩地再次走訪了各班的幾個重點學生,為的是萬無一失。
按說,學校和我都已經(jīng)準備得相當充分了:我已借班試講了一次,電教處還特意隨堂錄像,聽課的各位名師結(jié)合錄像又幫我進一步雕琢,設計了種種“教學機智”。之后,我再次借班試講;明天示范課班的學生也早早作了充分的預習,課后每道練習的答案差不多都已爛熟于心了。為了顯示課堂探究的活躍和有深度,我又特意從別的班借了幾個口齒伶俐的學生重點準備。
但為了一切“預設”都能理想的“生成”,我還是找到重點學生,指導他們進行針對性的預習——其實是預演。我還特意對全班學生說:“明天上課大家不要緊張,大家一定要展示我們學校我們班的風采。老師提問時大家一定要都舉手,別怕?!?br/> 是啊!教研室特意安排我為全市教師示范新課程教學,我既感榮幸,更感壓力:事關教研室和學校等各方面的面子和榮譽,只許成功沒有失敗呀!
第二天上課時,我走進教室,面對坐得規(guī)規(guī)矩矩的學生和后面黑壓壓的聽課者,我稍一定神,便開始導入課文:
“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要養(yǎng)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最好是從讀詩入手……’毛澤東就是一位古典詩詞的愛好者……著名詩人臧克家說‘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篇章’,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近毛澤東,走進《沁園春‘長沙》?!?br/> 一切都按“預設”進行:學生朗讀之后是教師范讀,字詞講解后接著意象分析……
該學生提問了。學生們果然很“捧場”地舉起了手。一時,教室里手臂如林,景象喜人。然而我很快就失望了,因為我最盼望的-一事先安排提問的“精英”,竟然沒有舉手!而我要他提的問題實在太關鍵了:“作者為什么要用‘染’字?‘染’讓人感到好,但就不知為什么?”如果這個問題提出來,我就可以“順勢”引導學生討論。怎么辦?如果我自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顯然不行,那怎能體現(xiàn)新課程的對話與自主探究精神?課后怎么向觀摩教師講“預設走向生成”?終于,我想起了“預演”時大家為我設計的“教學機智”。
“嗬!這么多同學舉手啊!可我抽誰呢?”我裝出很為難的樣子,然后又做出終于下定決心的表情,“這樣吧,大家把問題寫在紙條上,交上來好不好?”兩分鐘之后,我一一展開紙條念了起來。最后一張,我佯裝照本宣讀,實際說著自己心中預演的問題:“作者為什么要用‘染’字?‘染’讓人感到好,但就不知為什么?”我說:“這些問題提得都很好,說明大家很會動腦筋。特別是這最后一個問題直接涉及詩詞的煉字,大家就先圍繞這個問題討論吧!”終于化險為夷,我為自己的“教學機智”暗暗得意!
接下來的課就相當順利了,同學的掌聲一片又一片。最后,示范課在學生們豪情萬丈的朗誦聲中結(jié)束了。
課后,專家的點評自然十分中聽,“語言干凈而富有感染力”,“學生的思維非?;钴S”,“對話交流師生充分平等”,“學生自主研討理念的真正落實”等等。
“老班,老班,是不是怪我話太重了,這么久不回我?!铱墒强丛谂笥逊萆喜耪f的哦!”
“呵呵……”我有點呆滯。
“老班,我覺得你上的最好的課是平時的課。平時的課自然,那堂課很做作;平時的課我們有發(fā)言權(quán),那堂課你掌控我們;平時的課你聽我們的,那堂課我們聽你的;平時的課我們是朋友,那堂課你太像老師。為什么那堂課我沒按你的要求舉手?其實并不是緊張,我都參加三次‘預演’了,我是很反感大家弄虛作假……”
“呵呵……”除此之外,羞愧的我,一時想不出更好的詞來回復QQ那頭的學生,心中很難說出是什么滋味。
(作者單位:江西臨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