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而又意義重大,它需要耐心、細致、認典、負責。不僅如此,班主任工作還是充滿智慧的工作,以下四個重要的辨證關系需要我們格外注重。
一、方與圓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既要執行學校的規章制度,又要讓學生接受學校的管理,此時就應該講一點兒“方”與“圓”的藝術。所謂“方”,即指班主任工作的原則;所謂“圓”,即指班主任工作的策略。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過于求“方”,一味地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行事,雖然公正無私,威嚴正統,但有悖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道理,其結果可能是學生對班主任敬而遠之。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過于求“圓”,一味地迎合學生的愿望,雖然能贏得學生的好感,皆大歡喜,但有損于學校原則的堅持和制度的執行,不能真正落實學校的教育任務,班主任也不能算是一名稱職的老師。所以,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應靈活處理“方”與“圓”的關系,力爭做到“方”中求“圓”,“圓”中求“方”,有“方”有“圓”,“方”“圓”統一,當然,這需要班主任有較豐富的教育實踐和較嫻熟的教育技巧。一般說來,在“點”“面”結合的教育工作中,“面”上的工作宜側重于“方”的要求,“點”上的工作宜側重于“圓”的教導;對待那些性格執拗、脾氣倔強的學生,或者那些偶爾犯了一定錯誤,但未造成嚴重影響的學生,在教育時,可以“圓”的思想為主導,以“方”的原則為輔助,使學生在悔過自新的同時,既能體會到班主任母親般的慈愛,又能體會到班主任父親般的嚴肅。只有這樣,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才能真正處理好自身與學校、學生之間的關系,既能順利地開展班級工作,又能出色地落實學校的教育任務,既能得到學校的充分肯定,又能得到學生的一致認可。
二、管與放
班級管理工作的對象是正處在成長中的學生。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學生的坐立行走,穿著打扮,大到學生的思想動態、情緒波動、班級文化建設、班風建設等等。許多班主任滿腔熱情,事必躬親,早晚跟班,無所不管,充當著“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這種管理風格的班主任,一方面造成學生依賴性強,創造性和獨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常常圍著學生轉,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陷入沒完沒了的瑣碎雜事之中,根本無暇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水平上下功夫,不利于班主任自身的完善和發展。
“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從根本上說,就是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做到“管放結合”。具體而言,班主任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級的長期目標,把握班級工作的整體思路;培養一支得力的學生干部隊伍,并對他們加以指導、監督;做好個別學生及全體學生的思想工作,增強班級凝聚力、向心力;協調多方面的關系,形成教育合力。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班主任要大膽放手。學生能干的,班主任堅決不要干。把一些具體事務派下去讓學生自己做,比如公物維修、書刊保管、活動組織、班干部選換、班規制定等等。班主任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引導學生參與管理,逐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權負責,分層管理,既有利于班級的建設與發展,又有利于學生個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三、堵與導
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較多,如實行“全封閉管理”,以避免學生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制定嚴厲的懲罰措施以控制學生越軌行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減少學生犯各種錯誤的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氣候”,從而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但僅僅靠“堵”是不行的。過多地運用“堵”的方式,有兩點不利:一是容易使學生成為工作的對立面,增強管理難度;二是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增強學生的抵抗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少數班主任以“不出亂子”、“不出事”為目標,采取“盯、嚇、壓、罰”等方式管理班級,表面上班級“平安無事”,實際上潛在的問題卻不少。
因此,“堵”與“導”必須有機結合,以“導”為主,以“導”為前提。通過引導,要讓學生增強明辯是非的能力與自覺抵制不良行為的能力。
做好“導”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強制;多激勵,少批評;多引導,少說教;多用情,少用氣”。“多民主,少強制”要求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制定規章制度,進行民主評議、換選班干部等,而不是單從班主任的主觀愿望出發,強行這樣做或那樣做。“多激勵,少批評”要求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自身的優點,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進心,通過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要善于激勵學生,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處罰。“多引導,少說教”要求我們不單要告訴學生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還要告訴學生為什么,并具體指導學生去做。“多用情,少用氣”要求我們對待犯錯誤的學生,要以情感人,心平氣和,而不應怒氣沖天,訓斥指責。
四、整與零
所謂“整”就是班級整體,所謂“零”就是學生個體。班集體是學生重要的成長環境,一個有良好風氣的班集體,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每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具有教育感召力。因此,班主任要致力于營造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氛圍,促成良好的班風,及時樹立榜樣,形成一個目標明、管理實、民主氛圍濃的健康、文明的班集體,能使每個學生自覺地把班級目標與個人目標結合起來,以班級共性的發展來規范和約束學生個性的進步。
在班級集體管理的同時要關注學生個體。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氣質、性格、能力上都存在著差異,具有不同的心理發展水平,不同的個性特點。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成才的環境各異。因此,班主任要以對學生一生負責,對一個家庭百分之百負責的高度的責任心去關注每個學生,促進個性的發展。根據學生性格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批評表揚的方式,不同的教育方法;根據能力的不同,分配最合適的工作。只有為個性自由充分地發展著想,主動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解決學生的糾紛,排除成長中的心理障礙,才能發展特長,張揚個性。只有張揚個性,才有整體的風格特色。班級管理兼容學生個性差異,既可彌補學生個性的缺憾,也可展示個性優勢,促進個性發展。同時,個性的進步,又推動班級共性的發展。二者互為動力,互相促進,同向發展。
總之,《孫子兵法》有言:“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失,設則不中。”看似簡單的班主任工作也充滿許多奧妙,要做到游刃有余,得心應手,無不需要我們的智慧。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幼兒師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