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系2004年遼寧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企業現金流量管理體系及實證研究》(2004G06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現金流量風險是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具有原因復雜、偶然性大、潛伏期長等特點。本文通過對現金流量風險成因的深入分析,將現金流量風險具體劃分為營運資金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投資風險及連帶風險等五類,并針對不同的風險進一步探討了風險的預警方法。
現金流量風險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現金循環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現金循環要經歷采購、生產、銷售、分配等諸多環節,不論某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給企業帶來風險。通常情況下,企業現金流量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營運資金不足而引發的風險——營運資金風險
營運資金是指一個企業維持日常經營所需的資金,簡單來說就是指存貨加上應收賬款減去應付賬款。
營運資金風險是指因營運資金不足給企業造成的風險,它是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之一。營運資金風險主要體現在:營運資金作為維持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與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循環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營運資金不足,現金循環就無法順利完成,從而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一般情況下,企業營運資金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現金周轉速度減慢
現金循環周期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所需營運資金的數額。如果因為種種原因,企業現金周轉速度有所減慢,那么企業對營運資金的需求量將增加。這時,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或借款額度,就無法增加資金投入,企業原有的營運資金就會因現金周轉速度的減慢而無法滿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營運資金將出現一定額度的缺口。
現金周期速度減慢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存貨增加。由于企業產品銷售不暢,導致產品積壓,庫存增加,存貨周轉期延長。
二是收款延遲。因為客戶的原因,企業應收賬款沒有按照約定的期限回收,導致收款延遲,應收賬款周轉期相應延長。
三是付款提前。因為供應商或企業內部管理的原因,提前償還了供應商的貨款,導致企業應付賬款周轉期減少。
(二)銷售規模擴大
當一個企業迅速擴張時,銷售規模擴大可能會產生更多的盈利,但仍會面臨營運資金不足的問題,因為它需要為不斷擴大的業務籌集營運資金。如果一個企業以超過其財務資源允許的業務量進行經營,將可能會導致過度交易,從而造成企業營運資金不足。
(三)營運資金被占用
營運資金不足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來自企業內部,很多企業并沒有將企業的營運資金用在日常的生產經營中,而是將其用于對外投資或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而對外投資或購置長期資產項目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形成收益,使現金流入存在長期滯后的現象,從而造成企業營運資金不足。
而營運資金的減少則要求企業的現金循環周期相應縮短,但縮短后的現金周轉期無法保證在未來具有可持續性,并很可能破壞企業的經營效率,對企業經營最終產生不利影響。
二、銷售款不能及時收回而引發的風險——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由于企業賒銷導致銷售款不能及時收回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如果企業到期不能及時收回銷售款,一方面會使營運資金減少,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另一方面會造成企業償付負債能力下降,使企業沒有足夠的現金償付應付供應商的貨款或其他應付款項。
信用風險是企業普遍存在的一種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危害極大。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引發信用風險的原因是多種
多樣的,歸納起業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
(一)突發性壞賬引發的風險
突發性壞賬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非人為的客觀情況發生了不可遇見性的變化,造成企業一筆或少數幾筆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形成壞賬。突發性壞賬的主要特點:一是具有不可遇見性和偶然性;二是往往是單筆應收賬款形成壞賬,且數額較大;三是一般很難預見且危害巨大。
(二)大量賒銷引起的風險
某些企業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采取較寬松的信用政策大量賒銷商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擴大市場份額的目的,但也因此增加了企業發生信用風險的機會。因此,企業的信用政策直接決定企業信用風險的大小。
三、流動性不足而引發的風險——流動性風險
流動資產是企業為償付其債務所持用的現金數額或可以迅速籌集的現金數額。它包括現金及可以迅速轉化為現金的資產,其中可迅速轉化為現金的資產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和存貨。存貨的變現能力和速度沒有應收賬款強。
缺乏流動性是指相對于企業的短期負債來講,企業的流動資產不足。缺乏流動性是企業一個嚴重的財務風險,我們稱之為流動性風險。企業發生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后果是短期償債能力不足,如果企業到期不能及時償還債務,就會面臨被清算或破產的可能。
造成企業流動性不足的原因是:
(一)增加流動負債,用于對外投資或購置長期資產
有些企業為籌集對外投資或購置長期資產所需的資金,出于發揮財務杠桿效應的考慮,采用銀行短期貸款等方式大量增加流動負債。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企業對外投資或購置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的資金需求,但造成企業流動負債大幅度增加,償債能力明顯下降,極易引發流動性風險。
(二)增加流動負債,彌補營運資金不足
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營運資金不足的問題,為彌補營運資金缺口,某些企業采用了申請銀行短期借款等方式,增加企業的流動負債,用借入的資金彌補企業的營運資金。由于流動負債的增加,降低了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從而引發企業的流動性風險。
四、投資失誤而引發的風險——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是指企業由于投資失誤,無法取得投資回報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企業由于投資失誤引發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增加償債風險。企業投資失誤,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得不到回報,而企業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入的來源主要是來自企業的負債融資。因此,企業償還債務所需資金的來源失去了保障,從而加大了企業的償債風險。
二是連累主營業務的風險。企業投資失誤,也可能使企業不得不繼續追加投資,因而存在挪用營運資金的現象,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資金被挪用,必將影響企業主營業務的開展,形成了由于投資失誤連累主業的狀況。
投資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資項目資金需求增加,超過原計劃,使企業不得不繼續追加投資;二是投資項目失敗,項目不能按期投產,企業所投入的資金被白白地浪費掉。
五、相關方損失而引發的風險——連帶風險
連帶風險是指由于相關方發生損失,企業受到牽連而引發的風險。
連帶風險最常見的情況是:某企業以自身的資產為其他公司作信用擔保,由于被擔保公司發生重大損失,該企業也會因連帶責任而不得不承擔被擔保公司的相應義務,最終結果是被擔保方的損失轉移到了擔保方。
當企業以自身的資產為其他公司作信用擔保的時候,其實風險就伴隨在公司的左右。而如果受信方是從事資本運營的話,那么這種風險就會被無限放大。其實,商業擔保既是一個商業層面的問題,也是一個法律層面的問題。雖然控股企業可以因為決策權從被控股企業獲得信譽擔保,但是作為兩個獨立的法人,操作上依然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從目前國內信用擔保的整體情況來看,由于缺乏合理的內部制約和合格的外部監管,大部分都存在法律上的漏洞。究其根本原因,是大家對資本過于信賴,或者對資本市場過于樂觀。
從現金流量風險的成因來看,現金流量風險具有原因復雜、偶然性大、潛伏期長等特點。因此,正確掌握現金流量風險的預警方法,對于及時發現風險苗頭、實現風險事前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針對不同成因的現金流量風險,企業應采取不同的預警方法。對于營運資金風險,應通過現金循環周期比率、銷售額增長速度比率等指標進行預警,現金循環周期的延長以及銷售額的增長都會引發企業的營運資金風險。對于信用風險,應通過有關應收賬款回收情況的指標進行預警,應收賬款拖欠時間越長,款項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形成壞賬并引發信用風險的可能性就越大。對于流動性風險,應通過有關企業流動性強弱的比率進行預警,無論是速動比率還是流動比率的降低都意味著流動性的降低,都預示著企業流動性風險的增加。對于投資風險和連帶風險,應通過對投資項目或相關方的收益、資金等情況的監控實現風險的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