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喜歡滑雪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而像羅力這樣,由喜歡滑雪到自己投資開了一家雪場,幾乎沒有第二人。
2003年底,好利來公司在北京開年會,會議期間組織大伙一塊去雪場滑雪。羅力也去了。這并不是羅力第一次滑雪,此前好利來總部在沈陽八年,每年都會組織員工去滑雪。然而.沈陽的雪場沒有專職教練,羅力滑了八年,不會轉彎、不會剎車,僅僅能從初級道“呼呼”的滑下來不摔跤而已。
而這一次,有專職的教練示范講解,羅力很快就學會了,并上了中級道。站在山峰之上,放眼望去,白雪皚皚、風雪彌漫,銀色的雪道蜿蜒而下,旁邊的雪友風馳電掣呼嘯而過,由遠而近,再漸漸遠行,直至變成模糊的黑點。羅力恨不得馬上沖下雪道,體驗飛一般的快感。按照教練的指示,半蹲,兩只腳呈內八字,下滑,左轉、右轉、再轉彎、剎車,就這樣,羅力學會了滑雪。體驗著速度帶來的快感,只感覺到了風馳電掣,感覺到刺眼的白色與景物從肩頭飛速掠過,把一座座山峰甩在了身后。
“滑雪的快樂是在速度中產生的。因為正常情況下,我們達不到那種速度,就沒什么感覺。但一旦你達到一定的速度以后,你就會有一種刺激的感覺,你會覺得無比快樂。”有著冒險基因的萬龍滑雪場的董事長羅力,對《中國新時代》記者如此表達滑雪所帶來的快樂。
從此以后,羅力就迷上了滑雪。第二天他就買了雪板、滑雪服,天天跑到山上去滑雪.fxa8IYyftCrc6ns1jBPonW2alDyukH/0MGVK9pDg4nA=恨不得泡在雪場。漸漸的,北京天氣轉暖了,雪也化了,可是羅力滑雪的癮還沒有消退。于是,他買了機票,跑到日本、韓國去滑雪。
當然,他也受過滑雪帶來的傷害。年前,他有次滑雪滑的太快了,沒有控制住速度,結果在雪道上連翻幾個跟斗,重重的摔了一跤,把韌帶給拉傷了。“真是知道厲害了!那個疼啊,晚上睡覺都翻不了身。”盡管已經過了一個多月,疼痛仍舊給羅力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皺了皺眉說:“如果滑雪帶來的快樂是100,受傷帶來的痛苦就是100000!”
然而,他終究無法擺脫滑雪的魔力。話音未落,有朋友打來電話詢問雪場最近的天氣情況,他又眉飛色舞的向朋友描述,這幾天雪下的多么大、多么松軟、多么適合滑雪。“這是今年最大的一場雪,明天我都想穿上板去滑一把!”
等他放下電話,記者再問他,“不是剛剛才說過痛苦是100000么,怎么又要去滑了?”滿臉絡腮胡子的他有些局促,只是抱以憨憨一笑。
A型血的滑雪發燒友
見到羅力是在2月的最后一天。
彼時的萬龍雪場正下著去年冬季以來最大的一場雪,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站在風雪之中,除了一片白色你幾乎看不清任何東西,鼻尖、臉頰都被凍得通紅通紅的。幾乎所有的人都穿著羽絨服、滑雪服,包裹的嚴嚴實實。
可是,他卻穿著白色短袖T恤、白色運動褲站在雪具大廳里.指揮各個部門有效運轉。聽他的司機說,無論春夏秋冬,他幾乎總是穿著套頭白色T恤,好利來的年會上、萬龍雪場開業剪彩時、甚至滑雪時都如此。如果問他,不冷嗎?他爽朗一笑說,“習慣了”!
他生在四川,言語中透著一股四川人的麻辣;學在蘭州,留一臉絡腮大胡子,舉手投足中又帶著北方人的豪爽勁。他頗為佩服張瑞敏的海爾模式,將海爾的成功歸結為北方人的大氣,認為“該豪爽就得豪爽”。
他自言是A型血的人,耐力強、做事情任勞任怨。所以,在羅紅等好利來創始人都去享受人生的時候.他卻跑到崇禮的這個山溝里.開起了這家投資大卻不賺錢的滑雪場。現在各項固定資產已經投入7000多萬了,04—05雪季的收入僅400多萬,各項開支卻有300多萬,什么時候能收回成本還很難說。不過,他堅信滑雪在中國將是一項有前途的事業,現在只有堅持下去。
他說:“眼光要放遠一些,不是所有的投資都能在幾年之內收回,很多事情急不得,要一步一步來。”
羅力與滑雪結緣是在2003年。
很快,他就成了一名滑雪發燒友。北京的天氣變暖后,周邊已經沒有雪場能滑雪,他便跑到韓國、日本去滑。出去一看,國外雪場的規模設施都是北京周邊的雪場不能比的。此時,他已經在商場里摸爬滾打了多年,意識到這正是一個市場機會。于是,他決定回國在北京周邊開一家雪場,以滑雪發燒友為目標對象。
2004年4月,他和從日本回來的雪界資深人士黃萬龍一起在北京周邊考察,最后選擇了張家口的崇禮縣。“起初也是希望在北京周邊建一個雪場,因為這樣畢竟靠近市場啊!可是,八達嶺的山脊過于陡峭狹窄,不適合開雪道。而崇禮這個地方,正處于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界處,暖濕氣流與冷空氣在這個地方交匯,氣候條件非常好。另外,這個地方的山也很好,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有12座,山脊長而且寬,很適合開雪道,于是就決定在這個地方投資了。”
一旦決定了,剩下的便是全力以赴的行動。羅力每天早晨六點起床,不到七點就趕到山上監督施工,晚上經常是他最后一個下山,這樣的日子從4月一直到9月。終于,萬龍滑雪場建成開業了。
然而,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現在看來,喜歡滑雪的人還是太少了。”羅力說。當初建雪場的時候,羅力請了韓國的設計師設計,建成了這家國內第一家開放式滑雪場,目標客戶為滑雪發燒友,至少是會滑雪的人,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更專業、環境更好的滑雪地。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市場尚沒有培育發展起來。“現在看來,北京真正滑雪好的人,也就幾千人!太少了!”而北京周邊已經有了好幾座滑雪場,雖然條件比不上萬龍,但是對初學者來說已是綽綽有余了。所以,萬龍雖然自然條件、硬件設施都不錯,卻距離北京249公里,加上京張高速經常堵車,雪友們過來一趟自然不易。
羅力也承認,現在看來,國內的滑雪市場大概要十年以后才能培育起來。“要想滑雪事業火起來,還得人們的收入水平提高才行,得很多人有了度假的習慣才行。”
那這漫漫的十年又如何度過呢?羅力并不多說,呵呵一笑,“想辦法堅持唄”。他似乎做慣了實業,頗為排斥如今的一些營銷手法。如果你建議他多做一些營銷,逐漸引導并培育消費者的滑雪習慣,他總是不太贊成,認為營銷并沒有太大用處,惟有踏踏實實做事才是正途。
“我畢竟做了這么多年企業,還是知道什么是商業機會,并不僅僅是從發燒友的角度來考慮這個投資。現在主要就是時間問題。做企業還是要耐得住寂寞,把你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不能什么都靠營銷。你看為什么我們中國沒幾個能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就是因為踏踏實實做事的企業太少,喜歡忽悠的多,貪大求快,最后轟然倒地,比如德隆。不能什么事情都想著很快見到成效,即使是種西瓜也需要先播種、施肥、再長苗、長藤、最后才能長出西瓜來。現在很多人太浮躁,很急很急,真的不對!”
談起這些,他似乎特別激動.聲音也一下子大了很多。
喜歡招A型血的員工
如今的羅力,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了萬龍滑雪場的建設與運營。作為好利來集團的創始人之一,他雖然還擔任著副總裁的職務,卻不怎么管具體事情,而好利來的總裁羅紅也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攝影上。兄弟兩人均淡出好利來,一個把冒險精神用在行走于山水江湖拍攝無限風光上,一個把如火的熱情用在滑雪事業上。
談起今天好利來的成功和兄弟二人的功成身退,羅力將原因歸結于好利來起初的經營戰略和對人的培養。
1993年,好利來已經走出蘭州,在吉林開了分店.生意很好。于是,他們制定了快速擴張的戰略。當時處于企業的原始積累時期,資金十分緊張,為了在市場上占領先機,好利來采取了在每個城市開一家分店的戰略。“當時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盡快搶先占領市場。因為我們的產品很有沖擊力,我們先把我們好產品帶到其他城市。并且,產品得到認可也是需要時間的。我們無意之中形成了一個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網絡。”羅力解釋。
1999年以后,好利來放棄了攻城掠地的策略,開始在各個城市加密,多開銷售終端。“這樣我們又形成了一個城市內部的網絡,對于競爭對手起了一個屏蔽的作用。因為我們已經做的很好了,本來烘焙業的門檻很低,但是這時候競爭對手要想再進入就很難了,我們把這個行業的門檻抬高了。”
除了戰略的正確制定以外,對人的培養顯得更為重要。對于好利來而言,烘焙師無疑是最核心的人才。培養人才不易,要把人才留住更難。為此,羅力沒少花心思。“當時很多人都想把我們的師傅挖走,給他們遞名片的人多著呢!”而工作中,羅力發現有些人想法很多,調皮搗蛋,不好控制;而有些人則勤勤懇懇,做事認真,比較聽話。在沈陽開辦培訓學校的時候,他有一次無意中從書上看到血型與性格的關系,一下子醍醐灌頂.再拿到現實中套用,發現八九不離十,一下子想到了培養人才的好辦法。
羅力發現,A型血的人能夠吃苦耐勞,忍耐力很強,而且性格比較溫和,還有點優柔寡斷。于是.他把A型血的人放到烘焙師的崗位上,這樣便保證了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對企業很安全。而O型血和B型血的人,點子多,親和力有余,耐力不足,羅力便派他們去做企劃或者營銷工作。
至今,只要是羅力管理的部門,選拔人才還用著這招查血型的辦法,比如,如今招滑雪教練,他就多半喜歡用B型或者O型的人。“你要是讓A型血的人去做滑雪教練,他半天不愿意出去,跟人打交道過于拘謹,那樣就不好了!”當然,他也承認人的性格可以塑造,意志堅定的人通常可以慢慢改變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只是本性難移。
而羅力本人亦是A型血,不過你卻從他身上看不到半點優柔寡斷的樣子。而好利來的其他幾個創始人,均是B型血或者O型血。所以,他大笑著自嘲:“你看,他們都跑去享受去了,只有我,因為吃苦耐勞,現在還在這大山里受苦
中國新時代 200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