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撩動了每個人心中都有的那一根脆弱神經,都怕裁人的那一刀不知什么時候砍在自己的身上,而且是干脆利落,不留情面,幾小時之前還是光鮮亮麗的白領,幾小時之后就成了無業游民
百度裁了30多個人,引起的動靜可著實不小。
謾罵百度不仁不義者居多,對百度和搜狐的口水仗津津樂道的也不少,黑幕也層出不窮,什么裁人的電話錄音、搜狐在背后下了黑手,還有搜狗與百度的競爭,眾說紛紜。
網民和媒體的關注,當然有愛看熱鬧的國粹心態。然而,這件事之所以引起這么大的關注,另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它撩動了每個人心中都有的那一根脆弱神經,都怕裁人的那一刀不知什么時候砍在自己的身上,而且是干脆利落,不留情面,幾小時之前還是光鮮亮麗的白領,幾小時之后就成了無業游民。
從何時起,人們心中開始沒有了安全感?
城市中尋來的歸屬感,總那么縹緲,也許有一天忽然發現自己原來也是《阿飛正傳》中所說的無足鳥,一生唯一的一次降落就是死亡,除此之外只有不停地飛翔。
2004年聯想閃電裁人的時候,流行起一句話:“公司不是家。”城市本就冰冷,把公司當作家還能帶給人一些歸屬感,努力工作多少也比努力談戀愛能帶給人更多確定的成就感,有多少年輕男女總在下班之后發現自己回到住處無事可做,不如在公司呆到深夜。
但是,現在公司也不是家了,因為這個家隨時可能將你拋棄。
人們脆弱的神經這回又被百度刺激了。倒不是因為被裁掉的那30多個人,而是因為裁人的是百度。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百度變成中國互聯網界的標桿企業了。它代表了中國互聯網的一個傳奇,比“眾里尋他千百度”的詩句更富有傳奇色彩。它營造的中國概念,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一時間造就了上百位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它是“2005 CCTV年度最佳雇主”。它年輕帥氣的CEO李彥宏是青年知識分子創業的楷模,它的員工擁有公司的期權,隨著公司的發展,期權帶來的利益將會是個天價,遠高于工資。
百度的員工難道不值得所有人羨慕嗎?
然而,這樣的員工居然也失業了,而且是在4個小時之內,一刀砍掉,干凈利落。
還有什么是安全的?
失業好像不僅是下崗職工的事了,衣著光鮮的白領業也隨時會失業,而且被掃地出門時的殘酷,可能比工人下崗更讓人心寒。
這樣的刺激這幾個月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最牛女秘書”憤然反擊上司瀟灑辭職的時候,我們叫好“有個性”,華為的胡新宇過勞死的時候,我們罵過“狼性盛行,人性缺失”,百度裁人的時候,我們也說“不尊重個人”。
但是,又能怎么樣呢。該忍氣吞聲的時候還得忍氣吞聲,該加班的時候還得加班,職場就是這樣。如果百度再以原來的待遇重新招聘ES部門的員工,就算知道以后會被裁掉,恐怕報名的人也不在少數。
沒辦法,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多廉價多辛苦的工作都有人干,因為總比沒工作強。
也有強硬的,說人家都要裁你了,你還唧唧歪歪的,干嘛呀。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誰讓你自己愛受這窩囊氣,活該!說這話的人,估計不超過30歲,血氣方剛,還不知道每個月房貸要還,孩子要買奶粉。
也有人說了,有本事就自己當老板,否則就別埋怨。這話一聽也有道理,社會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汰,沒什么溫情可講,但是話又說回來,都去坐轎了,誰來抬轎呢,這個世界上總有大多數人是要給人打工的,也就注定了大多數人的生計要攥在別人手中。
看到一個很可愛的網友,說百度這樣裁人不人性化,決定“從即日及停用百度一周,改用google,以示一個網民對百度的抗議。”現在這樣單純可愛的網友恐怕是不好找了。上百度自己的網頁搜索“百度裁人”這4個字,找出來了7550條相關信息,負面的占到大多數。那又怎么樣,百度第二季度的財報不是仍然挺好看的嗎?
百度還是百度,聯想還是聯想,華為還是華為。會有負面的影響,但是遠遠低于我們的想象,歷史的車輪從來都是碾著小人物向前運轉,企業也是一樣。
話說回來,在中國做商業也挺不容易的,尤其是IT行業,沒有什么特權保護,從無到有,打拼江山,還沒站穩腳跟就要面對蹲在自家門前的跨國巨頭。犧牲掉部分人的利益再正常不過。“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開國元勛如韓信尚且難逃一死,生活本就殘酷,也沒什么好感嘆。
這樣的情況當然需要改變,但在中國當下的社會現實中,卻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既然如此,還是平靜的面對。畢竟第二天起來,該上班的照樣還得上班。看透了,也就沒什么好焦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