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王之光
不知道是歷史太有創意,還是我們有懷舊的情愫。2006年的創意事件無不打上了深深的“復興”痕跡。歷史照進現實,現實映射歷史,復興也是一種獨特的創意。
幾年前,上海的新天地開張時,很多人被震驚:地產商在制造“高房價”之外,創造了一個文化復興的奇跡。在新天地,老上海的石庫門和弄堂被保留,原汁原味的海派風情得到張揚……
據說當年在規劃這片用地時,最初的方案是全部拆除掉,建新大樓。最后由于各種因素的困擾,開放商不得已選擇了“復興石庫門”的方案。如今,在每晚流連于此的人流中,人們不難發現這一創意的價值。新天地也成為上海城市史,乃至全球城市史上的經典創意事件。
后來,全國有很多地方copy新天地,但最終都歸于失敗。或許上海不是榜樣,新天地也不是榜樣,但從新天地始,“復興”越來越多地成為不少“創意事件”的關鍵詞。
時尚復興之廣州時尚周
當廣州時尚周提出“吹響中國時尚復興的號角”時,很多人被嚇了一跳:時尚?復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需要復興的都是一些傳統的東西,時尚的東西追趕還來不及,拿什么去復興?但廣州時尚周組委會介紹,中國從不缺少時尚,但我們已習慣了“入世”,去趕時髦,努力追趕巴黎、米蘭的時尚,跟著國外的流行趨勢走,卻忘記了自己的時尚文化。而復興的關鍵詞并不在于“復”,并不是復古,而是在于“興”——振興自己的時尚文化。
時尚周組委會秘書長邱濤說,從古至今,中國都是時尚的中心,歷代的風韻都是領世界之先的,盲從只會讓我們丟失我們原本擁有的東西,喪失我們的話語權。于是,本屆致力于時尚文化復興的時尚周策劃了100多場秀,包括了大多數本土時尚品牌。在概念、歷史背景和支撐元素等多個層面全面拓展中國在流行趨勢發布領域的話語空間。力爭重建亞洲的流行趨勢發布中心。
在發布場地的選擇上,本屆時尚周也近乎極端地遵循了中國城市規劃中的“中軸線規則”,選擇了幾乎位于廣州市中軸線上、廣州東站廣場旁的中泰國際廣場。時尚之中、流行趨勢之中、城市之中……廣州時尚周已成為時尚復興的創意家。
廣州時尚周:2006年9月22日至10月7日
文化復興之名盛廣場
廣州有一條知名的步行街——北京路,這也是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千年商街之一,曾是匯集老嶺南商業文化的“福地”。但如今,鱗次櫛比的商鋪、來來往往的行人讓這條千年商街早已看不出歷史變幻的滄桑。不少人為之感慨、唏噓。
但誰也想不到,緊鄰北京路的名盛商業廣場里卻別有洞天。在緊鄰北京路的入口,“廣州國際美食博覽會”已經打出了復興廣州美食的口號。正在建設中的“美食街”將匯集廣州的美食精品。讓來賓大飽口福。而每年在此舉辦的美食節,建設中的廣式手信(禮品)城也將成為廣州旅游的新熱點。但開發商復興“老廣街”的野心還不在于此,他們甚至正在規劃在這棟35層高的現代商業大廈里建造一座“廚藝博物館”,展示歷史上與廚藝相關的用具和文物,而10樓露天的嶺南園林也正在建設中。毫不意外,名盛廣場很快將成為北京路上匯聚嶺南商業文化、園林文化、美食文化的文化復興“福地”。
美食節:暫定2006年11月
學術復興之《百家講壇》
幾年前,由于收視率、廣告等因素,講座形式的電視節目《百家講壇》還是央視各欄目中一個“搖搖欲墜”的欄目。但去年的《劉心武揭密紅樓夢》一石掀起千層浪,不僅讓這個欄目成為社會關注、爭議的焦點,也帶火了沉寂多年的“紅學”。之后,《百家講壇》又趁熱打鐵,推出多檔與《紅樓夢》相關的講座。今年,易中天又因為在《百家講壇》里的講座而成為人氣超越很多明星的“學術明星”。《百家講壇》已幾乎成為“學術明星”的“夢工場”。靠著學術成功,《百家講壇》也成為傳媒界的“創意明星”。
但成功都要有其社會土壤。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學術的重新重視帶來了學術氛圍的極大改變。學術不再是舊書堆和實驗室的“專利”,正日益成為一種社會生活。這或許是學術復興帶給普通公眾的最大意義。《百家講壇》:cctv10每天12:45
國學復興之國學補習
國學的復興并不是三兩天了。互聯網搜索引擎高叫著自己要擔當起國學復興的重任,以振興國學為使命的私塾在爭議中風雨飄搖,致力于傳播中國文化的孔子學院在國外遍地開花……自西學東漸以來,國學的境遇從未像今天這么好。但國學復興如何走進普通人的生活,有人拿出了好創意:國學補習。
據說這種在部分大城市出現的補習新課程很受歡迎,很多中產、白領都十分熱衷。有些補習班甚至要求學員統統穿上漢服,一起搖頭晃腦地讀經史子集。有主辦者介紹,國學補習的創意來自于火爆的外文補習班。如果國學補習對于國學復興真能起到促進作用,那真應該為這一創意喝彩。
開辦國學補習的城市:上海
商路復興之哥德堡號中國之旅
300年前的一條大船,載著對東方的夢想來到廣州,又載著滿船的瓷器、茶葉駛回西方。它走過的商路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后來,大船沉了,“海上絲綢之路”也成為這個東方民族的苦難之路,商路衰落了。
300年后,大船的同胞兄弟又來了——重新建造的哥德堡號從瑞典駛往東方,終于在2006年中,抵達了它的目的地。而它停靠的廣州和上海碼頭,如今又已恢復往日的繁忙,成為世界的重要商港,它駛過的那條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又活了起來,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商路之一。把一艘富有歷史意義的大船重新喚醒,沿著古代的“絲路”回到東方,有人說這是相關的幾個城市形象營銷的創意,但我們更愿意相信這是一條古代商路復興的標志性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