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王之光
關于創意時代的若干個OUT&IN猜想創意時代的降臨必然像當初工業時代到來樣,一些習以為常的習慣和觀念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而一些嶄新的事物和理念被慢慢接受。在OUT&IN之間慢慢記錄著創意時代到來的腳步。毫無疑問,創意會讓生活走出千篇一律,更加個性、自我,也更加精彩。這是創意時代最IN的召喚。
O
創業者out創意者in
趨勢:決定成敗的核心競爭力由資本、技術向創意轉移
創業一度是個多么風光的字眼,但現在它已經過時了,至少不那么風光了大學輟學、吸引風險投資,然后一夜暴富的神話只能永遠被留在歷史里。要拯救一個企業僅僅靠注資、注入技術,以及滿腔的創業激情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能否注入一個好創意
In典型:ipod
當年的APPLE陷入困境之時,一個并不具有技術超越性的lpod成就了隨身聽的神話,至今占據美國隨身聽市場70%以上的份額這一切都源于它革命性的創意設計和APPLE推崇的“用apple是一種文化”的創意營銷理念
U
工業城市out創意城市in
趨勢:重工業、輕工業都不再成為城市經濟的中心,創意型產業的興衰成為城市經濟的晴雨表。獨具創意的建筑成為城市規劃的新流派。
盡管對創意產業的定義至今還存在爭議,但包括國內許多城市在內的大都市都提出了“創意城市”的發展目標。通過對廣告、動漫、影視等一般意義上的創意產業實行免稅,建設創意產業園區等措施,扶植當地創意產業的發展,而創意產業的競爭將成為城市之間競爭的主要領域。
In典型:倫敦
如今,按照英國政府對創意產業的定義,創意產業已成為倫敦最大的產業部門之一,產出和就業量僅次于商業服務業。在倫敦,創意產業產出年均增速達8.5%,超過了其他各個產業。倫敦不僅以金融業、會計業聞名,更成為世界的“創意之都”。
T
技術留學out創意留學in
趨勢:留學的目的從單一的學習先進科技知識向更加個性化的目的轉變,創意產業相關專業的留學人數將大增。
留學從來都是國人“救亡圖存”之道。但在創意時代,“師夷創意以自強”將是新的潮流。
In典型:(詳見本期創意留學手冊)
&
生活哲學out生活創意in
趨勢:生活規范和原則不再重要,沒有規則,沒有束縛的創意元素在生活被充分發現和張揚。
以教導人們生活,規范人們生活的勵志型和旨在為生活“指南”的功能性書籍將不再流行,生活再不用別人介紹需要什么樣的深奧的哲學和道理,更不用按照所謂的“生活常識”安排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任意地創意自己的生活,誰更有創意,誰的生活就更精彩。
In典型:慢生活
慢生活,就是慢慢地享受生活。據說這股潮流源于意大利作家卡羅皮逖尼。當年為了抗議在意大利羅馬廣場上新建的一家美式快餐店,他在小鎮巴沃羅發出“即使在最繁忙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享受家鄉美食”的呼吁這次呼吁帶起了一股全球性的“慢生活”浪潮?,F在,全世界的“慢生活”支持者已經發展到教以萬計,這些“慢騰騰”的人根據自己的意愿創意自己的生活,不受別人的催促。
I
模式旅游out創意旅游in
趨勢:旅游行程再也不要旅行社來安排,而根據自己的喜好、個性需求來把握。
有人把時下的旅游稱作“軍訓式旅游”、“拉練式旅游”并非沒有道理。在旅行社的安排下,參觀、購物,“一個小時就后集合離開”,旅游不但沒起到休閑放松的作用,反倒搞得身心俱疲。而創意旅游則可被稱作個性化的旅游,根據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喜歡就多玩一會,不喜歡就馬上離開。或者去探尋一些游人不常到的角落,體味一下純正的當地風情都在于自己的意愿。
In典型:自駕游
N
菜系out創意餐飲in
趨勢:各大菜系不再勢不兩立,融會貫通,采各家之長的創意餐飲將流行。
吃川菜還是粵菜再不是兩難的選擇,創意餐飲早已超越了菜系的分嶺,甚至打破了中餐和西餐的界限。從食材到烹飪技巧,到調味,再也分不清是什么菜系。當然也無所謂什么菜系,好吃、美味是創意餐飲的根本。
In典型:新派菜館
據說最早的新派菜館是一些新概念的川菜,像沸騰魚、香辣蟹,之后新派杭幫菜開始流行。俏江南一類的菜館更是突破了中式餐飲的裝修風格,在店面布置上大膽嘗試,可謂新派菜館、創意餐飲的先鋒。
服務型營銷out創意營銷in
趨勢:處處為客戶著想,消費者永遠是對的觀念不再是圣經,營銷成敗在于策略是否有新的創意。
賣東西僅僅靠過硬的品質、三寸不爛之舌,或者無限的真誠訴求,以及大量的贈品再難打通消費者。無論是市場規則,還是消費者都將更加看重營銷策略是否具有獨具創意的訴求點。創意的訴求點是吸引眼球的好方式,也是最終達成交易,讓消費者甘愿掏錢的“賣點”。
In典型:博客營銷
徐靜蕾的博客點擊率過千萬之后,馬上有廣告商找到“老徐”,要求在博客上投放廣告。廣告商看到的不僅是博客的高點擊率,同時也是因為讀寫博客的人群大多是一個知識層面比較高,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
本刊的《完全創意補習手冊》已告一段落。和本刊的創意補習相比。國外不少高校的創意教育更正規,也更具規模。下一篇章是創意補習的第二部分——《完全創意留學手冊》為創意留學提供了部分資訊,內容僅供參考。讀者如對本刊介紹的有關高校、機構感興趣,可直接與該高校、機構聯系。本刊不擔負相關溝通義務,也不承擔讀者與有關大學、留學機構之間產生法律及其他糾紛時的旁帶責任。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