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中國現有各類型失明人士877萬。而作為全國惟一的盲文出版社,在為盲文讀者服務探索出了一條新路。1994年10月,中國盲文出版社在盲文圖書發行部的基礎上創辦了盲文圖書館,在國內開展盲文圖書免費借閱工作。經過十一年的發展,目前,館內現有可借閱圖書1000多種,5萬多冊;館藏圖書603種,1165冊;另有部分國外贈送的圖書和期刊約100種,500余冊。個人參加借閱的失明人士3000多人,集體參加借閱的有30個單位,所涉及的服務人數也超過2000人。全館工作面積1000多平米。
中國盲文出版社是目前我國惟一的、國家級的盲文出版和印制單位,從誕生和發展,歷經了50多年。幾十年來,盲文出版在圖書的定價、盲人書寫專用紙張的定價和盲人用品用具的定價方面都是采用“高福利、低價格” 的做法,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廣大低收入盲人的買書、讀書需求,到上世紀80年代后期,盲文出版的這種“低價格”原則受到了嚴重沖擊,盲文圖書的編輯、出版和印制受到了嚴重制約。一方面是盲人讀者對圖書需求的不斷增長,另一方面是紙張價格的節節攀高,而國家政策性差額補貼卻沒有大幅度增加,這給盲文出版造成了巨大困難,幾乎不堪重負。鑒于盲人的實際經濟能力,價格是最不敢動的一個棘手問題,但書出的越多,賠的就越多;賠的越多,越不敢出新書、出好書,出書難成了當時的主要矛盾。記得當時曾出現過這種狀況:把紙張直接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賣紙的價格都比賣盲文書的價格要高。
如何擺脫這種惡性循環呢?中國盲文出版社必須存在,它的存在就是中國盲人受教育的最大福利,而且它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存在下去,不能靠天吃飯,不能坐等國家對這個行業的支持。于是,在借鑒了世界發達國家的一貫做法,仔細分析了我國的實際情況后,盲文出版社決定開辦盲文讀物免費借閱業務,以出版社力量創辦中國盲文圖書館。
該館的借閱工作與社會上許多公共圖書館的工作方式不完全一樣,其中流通方式主要是利用“盲文讀物免費郵寄”的政策、通過國家郵政線路周轉運行的。另外根據盲人讀者的特殊性及外地讀者居多的情況,這個讀者卡是放在本館保存而不是由讀者本人存放的。辦完這些手續,盲人就可以享受終生免費借閱圖書的權利。當然,讀者也有權隨時提出辦理退出借閱,圖書館將會把押金全部返還給讀者。
由于有了盲文圖書館業務,盲文圖書的銷售價格按照“準市場價格”的原則做了適當調整,提高了大部頭圖書、精品圖書和專業培訓教材圖書的價格,以保證市場需求,走出了“低價格”循環誤區;同時在盲人讀者中大力宣傳我社的免費借閱業務,以滿足部分低收入讀者的讀書需求。此舉看似簡單,但卻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惑出版社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解決了出書難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廣大盲人讀者買書難、看書難和存書難問題,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