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6年的圖書市場可謂精彩紛呈,文學、少兒、旅游等門類圖書均各自展現其不同的特色。本刊特約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研究咨詢市場部經理朱健樺針對不同的圖書類別予以分析,誠邀廣大讀者來信來電,寫(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作為未成年人精神世界主流的少兒讀物,從某種意義上講大量承載了塑造人生觀及性格養成的教育功能。從少兒圖書的社會功能來看,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出版業市場化進程不斷加深的今天,少兒圖書的市場功能展現的越發明顯,在商業化的推動下出現了諸如“哈利·波特”、“冒險小虎隊”、“淘氣包馬小跳”、“笑貓日記”等一系列少兒暢銷書。如果說成人閱讀的暢銷書反映的是社會文化脈搏的跳動,那么少兒暢銷書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于可以延續這種跳動。少兒圖書在獲取利潤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潛在讀者的閱讀習慣,而這種習慣具有很強的繼承性,隨著代代相傳的連動效應,圖書市場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當中。
直接功能——帶動整體市場增長
回顧近幾年的少兒類圖書排行榜,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從最初的圖書內容單一,到后來的多主題、成系列開發,國內少兒出版走過了“自主開發為主——大量版權引進——原創與引進平分秋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少兒類圖書品種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而且,少兒類圖書占全國整體圖書零售市場的碼洋比重也在穩步上升,2006年1-10月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9.74%,其碼洋品種效率(碼洋品種效率指標代表以占整體市場1%的品種數創造比例n%的碼洋)更是大大超過了經濟與管理、計算機這樣的傳統熱銷類別。同比增長12.7%,也高于整體市場增長水平。從少兒圖書自身來講其相當的市場規模和良好的成長性已經成為了中國圖書市場前進的主要帶動力量。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少兒圖書市場與一些出版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2005年英國少兒類圖書占據了22.5%的市場份額,法國為16.5%,德國為12.3%(數據來源:MC/GfK International)。差距是明顯的,但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空間。相信隨著中國圖書出版行業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少兒圖書依然會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潛在功能——培育閱讀群體
由于市場規模大,成長快,而且又幾乎沒有什么進入門檻,少兒圖書市場儼然成了中國圖書市場拼殺最為激烈的戰場之一。但是我們在競爭中獲得市場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少兒圖書的潛在功能:培育閱讀群體,培養閱讀習慣。
眾所周知,從少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少兒時養成的習慣會伴隨著這個人的一生。如果想要一個成年人終生喜愛閱讀,那就要讓他在童年愛上閱讀。現在人們經常在說,電視、網絡等各種媒介鋪天蓋地,閱讀率正在下降。筆者認為在對待閱讀率下降的問題上,一方面,每隔一段時期就要產生諸如“哈利·波特”系列這樣的暢銷書,這種超級暢銷書的意義在于能夠拯救閱讀。另一方面,要正確地引導少年兒童,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把他們從電腦、網絡拉到圖書閱讀上來,而這同樣也需要少兒暢銷書的引導和刺激。
圖書策劃出版的系列化、品牌化現象普遍
在2001年以前,少兒類暢銷書排行榜比較簡單,國內上榜圖書多是一些低幼啟蒙類的主題或者象“西游記”、“寶蓮燈”這樣的神話故事再開發,而國外圖書則是類似《安徒生童話選》、《一千零一夜》這樣的傳統作品。這些作品相對獨立,彼此之間存在關聯的現象并不多。再看現在榜單,除了日本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總是孤零零在榜單中出現,其他都是系列圖書,要么是“親兄弟”——同主題的系列圖書,要么就是“遠房親戚”——屬于同一作家的作品。這樣的系列圖書有引進的“哈利·波特”、“冒險小虎隊”、“雞皮疙瘩”,還有本土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快樂星球”系列、“笑貓日記”系列,直至最近的“虹貓藍兔七俠傳”系列。可以說,在少兒類圖書市場上,暢銷書的打造已經不再是個別品種的單打獨斗,而是相關聯的多品種共同開發;并且,圖書的系列化主題以及作者本身都已經開始成為童書領域的品牌。統一的品牌以及群體亮相的發售方式更加引人注意,因此也就大大推動了與之相關的所有品種的圖書銷售。
時至今日,我國的少兒類圖書市場已經呈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在潛移默化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市場化運作的同時,產生了大批優秀的少兒作品,少兒的閱讀興趣得以提升,無形中也培育了潛在的市場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