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連鎖店的勢力日益強大,然而消費者卻不一定擁有最多的選擇;市場上流通什么商品,可能是由經銷商來決定。面對這一現實,哪些制造商能突圍而出?其不敗商品的秘籍又是什么?
在銷售渠道的霸權威迫之下,新營銷主張就是:制造商需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才有機會成為經典不敗。
一般而言,經銷商會依據市場調查、顧客需求和需求預測,來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貼近市場潮流的商品。其評估產品是否上架有五項關鍵因素,分別是:商品周轉率、品牌、顧客需求、毛利率和價格。
商品周轉率,通常是經銷商評選產品是否上架的重要指標。消費者日常所需的消費品,如油、鹽、醬、醋等烹調用品,因為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大,相對而言,貨架周轉率也很高。
高知名度品牌,亦是經銷商積極爭取的對象。因其在產業中具有的領導地位,常是消費者指名購買的商品。強勢品牌效應,讓其具有先天優勢,進而擁有與經銷商談判的條件。在飲料市場上,制造商與經銷商對決最有名的案例就是金車伯朗咖啡,因不滿家樂福以低于進價的價格促銷,硬是斷了家樂福三個月的貨。
符合流行趨勢或滿足顧客口味的產品,也常常是銷售上的常勝軍。制造商的不敗策略,不論是以趨勢切入市場定位為“趨勢商品”,或是以口味取勝的“經典商品”,唯有符合消費者需求,才能永久站在貨架第一線。
“趨勢商品”很容易形成熱銷。例如,蕃茄汁具有保健效果這一研究發現,令蕃茄汁飲料暢銷達一年之久。
“經典商品”則必須以其經典口味,在味蕾上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這不但可以使之變成長銷產品,也更讓經銷商“敬重三分”。例如,便利店中長銷的食品“麥穗蘇打”,從未在電視媒體上打過廣告,外包裝也不花哨,卻是國內蘇打餅干銷售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