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的習慣,總是過段時間就刮起懷舊風。在沉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韓國電影之后,又開始懷念起我們的臺灣電影來。
周末去買碟,突然發現被好萊塢影片占據幾乎是全壁江山的碟片市場,悄然涌現出一批臺灣老電影。《風兒踢踏踩》,《就是溜溜的她》,《小畢的故事》……彼時,大導演侯孝賢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編劇,這些電影亦沒有受到更多的矚目。它們只是作為一些片名被人們所知。然而多年后,這些聽到過的電影突然出現,讓我覺得很親熟,好像是故友重逢。
臺灣電影,一直以來就是我的心頭好。其絕少的戲劇沖突和淡定的演繹風格,與少年時期慵懶散漫的我剛好投緣。于是我便以收集的心態,使其陪我度過一個又一個百無聊賴的午后時光。所謂的收集,無非是我的戀物癖在作祟。曾經因為想要麥當勞贈送的28只不同款式的史努比玩偶而連續吃了7周兒童套餐,亦會一旦喜歡上某個作家,就把他的書籍一網打盡,更有甚者,為了得到隨咖啡贈送的美麗杯子而買了4大罐子1年也喝不完的咖啡。臺灣電影也是,一部一部看下去,意氣用事似的,總想看完它。有人說,這樣的戀物是因為缺乏安全感,而我,只不過是無聊罷了。
《最想念的季節》是陳坤厚導演1985年的電影,改編自朱天文的同名小說。李宗盛扮演被算命先生告誡30歲之前決不能碰女人的畢寶亮,而張艾嘉扮演給他帶來無數麻煩的女人廖香妹。隨性大方的廖香妹,第一次搬過來就買了牛肉面、炸排骨和小菜請房東太太和畢寶亮吃。簡樸的畢寶亮喜歡過井井有條的生活,一想到要和這個女人分攤房租和生活費,就覺得懊惱不已。雖然自從她出現之后,他熟悉的平靜生活就都被破壞了,但這一季的回憶,卻足夠讓他心甘情愿地為那個平地走路都會摔跤的可愛女人放棄自己的堅持。這樣一部輕松的電影,講的都是瑣碎事,卻會讓人看過之后,覺得暖融融。
牛肉面也是我喜歡的食物,因為,它總是與一些饑餓的記憶有關。深夜餓得睡不著,想吃點兒又香又好做的東西,然后就去廚房煮面,加上燉熟的牛肉和醬汁,隨便放點兒蔬菜,就成了一碗噴香誘人的牛肉面了。出去工作,餓了的時候也想吃牛肉面,似乎只有滑溜香軟的面條才能撫慰我疲倦的胃。
忘了已經多久沒有懶散地躺在家里,獨自一個度過悠閑的下午了。大概,比沒有再看臺灣電影的時間還要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