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有人看到她在離開政府總部時,竟忘了關大門是應“拉”還是“推”
在眾多頗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中,中國人似乎與“一把手”無緣。然而,這一歷史可能被一位杰出的香港女性改寫一她就是陳馮富珍。
7月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正式宣布,中國政府已決定推薦世界衛生組織負責傳染病事務的中國籍助理總干事陳馮富珍女士競選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
推薦一個人擔任這樣的重要職務絕不是隨意的,所具備的能力一定是舉世認可的。陳馮富珍在世衛組織中的工作經歷只有三年,可謂資歷最“淺”的助理總干事。那么,她憑借什么贏得國際聲譽呢?
抗“疫”女斗士
人們認識陳馮富珍,還是在1997年香港爆發禽流感的時候。這種可怕的病毒讓當時的香港人“談雞色變”。為了安定民心,陳馮富珍向媒體表示她“日日食雞”,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3年,陳馮富珍又親身體驗了未知病毒“非典”肆虐香港。與看不見的“敵人”作斗爭會讓人心中感到恐慌,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署署長,她站在了抗擊“非典”的第一線。
陳馮富珍主持的疫情通報會已經像天氣預報一樣地每天播報,人們幾乎每天都能在各種媒體上看到她宣傳抗“非典”的知識。“我是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這句人們耳熟能詳的話語,安撫著香港人忐忑不安的心情。偶然有幾天人們看不到她的身影,那是因為她專程赴日內瓦,為撤銷世界衛生組織對香港的旅游警告而各方游說。
陳馮富珍為抗擊非典的醫護同仁“三次落淚”,已經在香港傳為佳話。那是她在一次接受電臺采訪時談到了一些醫護工作者受到感染。“工作壓力,我個人還能夠處理得很好,但是看到自己的同道們一個個病倒,我很難過,也感到很孤獨,而且要走的路很長,沒有同道們一起去做是不容易做的。”陳馮富珍哽咽的話語感動了坐在一旁的主持人,這個現場訪問的節目竟然出現了半分鐘的無語。
責任感強的實干者
“非典”期間,陳馮富珍除了忙于醫療防范工作,還聯合社會福利署長林鄭月娥、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李麗娟和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發起成立了“護幼教育基金”,向因“非典”而失去雙親的兒童提供援助。短短20天就募集到了4500萬港元。
為公眾全心全意的陳馮富珍,每天早出晚歸之余,還要想著抽空去買消毒水,為自己的家人盡到一份責任。曾經有人看到她在離開政府總部時,竟忘了關大門是應“拉”還是“推”,人們從心底里能感覺得到她已經竭盡所能了。
陳馮富珍在經歷“生與死”斗爭中所表現出來的果敢和透明,使她成為香港人的驕傲,也為她贏得了國際聲譽。
陳馮富珍對工作的責任感中包含著對故土香港的無限眷戀。到世界衛生組織任職之前,曾多次受世衛組織總干事李鐘郁邀請出任該組織要職,但她都婉言謝絕了。她說,因為她對香港特區政府有過承諾,那就是要為香港政府和市民工作到退休。
20余載在香港衛生署工作,陳馮富珍送走了許多另謀前程的同事,她自己因為對工作的熱愛而耐住了寂寞。不過,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她也收到了豐厚的回報,最終成為衛生署署長,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為愛情投身醫療
有意思的是,這個功績卓著的“女強人”,當初投身醫療事業卻純屬偶然。
看過陳馮富珍履歷的人,除了驚嘆她在五個國家的教育背景之外,還會對她從文學專業一下子轉到醫學有些納悶。這其中的奧秘,竟然是感情因素。
當年,陳馮富珍的男朋友要去加拿大學醫。為了能跟心愛的人在一起,陳馮富珍毅然決定“為君子千里學醫”。這樣的感性和柔情似水很難與如今理性而叱咤風云的“鐵娘子”相提并論,但那卻是一個“鐵腕柔情”的傳奇。
人們也許很羨慕陳馮富珍在愛情和事業上的“雙贏”,但這一帆風順的背后還有更多的艱辛,只有她自己才能感受得到。
“非典”過后,關于陳馮富珍在“非典”時期的“功過是非”曾經有過激烈的爭論。其中,對她的質疑包括:在處理淘大花園非典疫情時是否做到及時隔離;是否在“非典”初期阻止“非典”疑似病人出院;衛生署為何在2003年2月得知廣東疫情后仍遲遲不派官員到廣東了解情況,等等。
為此,2004年香港特區立法會動議辯論調查“非典”專責委員會的報告。該報告指出,陳馮富珍在防止和處理“非典”疫情中存在很多錯失。
在立法會上作供時,面對各種細節的責問,陳馮富珍都一一據實回答。關于淘大花園的隔離,她強調時機并不遲,因為沒有居民因為在其中多住一天而染病;關于疑似病人的出院,她承認自己確實有地方做得不足,如果當時阻止那些病人出院,整個疫情可能會被改寫。
立法會通過了對她作出譴責的動議。在香港這個法治社會,譴責動議是否真的能對陳馮富珍“蓋棺定論”呢?
時任香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認為,調查報告中的批評不足以支持對她的譴責。他深信,陳馮富珍與其他抗疫的公職人員一樣,在極困難的處境下,已經努力不懈對抗疫情了。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余達明也表示,“非典”是一種不知名的新疫情,沒有經驗可取,在當時的情況下難以作出最完善的處理方法。
不管這種譴責是否合理,對陳馮富珍來說,所謂的“功”與“過”都是她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畢竟,她的所有努力都是想換來人類的健康,而不是自己的榮辱。
隨著全球衛生防疫的重點轉移到不斷爆發大型傳染病預防工作上,像陳馮富珍這樣具有直接領導抗擊傳染病實戰經驗的人才,對世衛組織來說顯得尤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