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漠王牌軍
“第一次海灣戰爭時,MAN軍車在伊拉克沙漠上表現出了良好的適應能力——沙漠那么熱,沙子那么軟,但是MAN軍車在沙漠上通行無阻。我們公司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決定購買MAN底盤裝備我們的油田車,并由此占領了沙漠油田市場。”
大港油田(直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測井公司設備科長李同華(熟悉的人都叫他老李),30多歲,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是一位軍事迷。正是他這種對軍事的了解,對軍車的熟悉,為其測井公司占領沙漠油田市場立下了汗馬功勞。
20世紀90年代初,李科長所在的測井公司接到一筆業務,在塔里木沙漠里進行測井作業。“在進塔里木沙漠時,當時的國產車輛和其他進口車輛都進不去,不是深陷在黃沙中就是發動機進沙而熄火。”
在這種情況下,測井公司派出了他們的殺手锏——裝有MAN底盤的車輛,“很容易就進入了沙漠。”老李說,“我們當時的MAN底盤并不是沙漠越野車底盤,而是普通越野車底盤,6×6帶前助力的。因為相比普通越野車底盤,沙漠越野車底盤要貴得多,而MAN的普通越野車底盤已經能夠滿足要求。但是在沙漠里運行,必須要對其空濾器進行改裝,為了保證車輛不因進沙而出現故障,我們特地在其空濾器上裝了2級空濾裝置。”
“這次在沙漠里作業持續了一年多,車輛沒出任何問題,客戶對我們很滿意,我們也從此在沙漠(測井)市場站住了腳。可以說,現在全國的沙漠測井、固井等市場都是我們的。”老李對此特別自豪。
為了進一步證明MAN車的優良性能,老李還不忘告訴筆者這樣一個事實:“塔里木有個專門的沙漠運輸公司,他們的汽車都是用特大和特寬的沙漠輪胎,而我們的MAN車用的還是其原來的普通輪胎,跑起來也不比他們差。”
驕子中的驕子
“李科長是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對技術非常精通,也是個車輛專家。”熟悉老李的北京MAN公司的白翎告訴我。她是我和老李的“紅娘”,也是老李與MAN的“紅娘”。
正如白翎所言,老李20來歲便到了大港油田測井公司,一呆就是十幾年,從一名測井設備操作員干到了設備科長。雖然只是一名科長,可是他麾下卻有200多輛油田專用車,按軍隊的建制,他的級別完全夠得上將軍了。而在這200多輛車中,MAN只占很少的部分,但卻是最精銳的部分。“我們進口底盤的車輛占到50%,有些車輛是底盤和上裝一起進口的。”老李說,“其中MAN車在用的只有7輛,還有1輛已經向北京MAN公司訂購,正在運來的路上吧。”
在油田專用車底盤領域,MAN的另外一個強勁競爭對手就是奔馳。在國內眾多油田專用車底盤的招標會上,以及其他專用車底盤的招標會上,奔馳和MAN都是如影相隨。“我們有十幾輛奔馳底盤的車,質量也非常好。”老李說。
“你覺得奔馳和MAN哪個質量更好?”筆者本不想能通過這個問題獲得什么信息,因為很多次很多人給我的答案都是:一樣好。老李他會怎么說?
“你知道,奔馳和MAN都是德國的品牌。說句實話,他們的生產廠可能都離得不太遠,而且在同一個市場上競爭,他們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當你進入他們的駕駛室,你會發現他們的儀表板、各種內飾和設備等都沒有太大差異,用起來都很舒服。底盤都可以用到8-10年不用大修,質量上真是相差無幾。”我正準備陷入失望。
“但是,我可以給你透露一個小秘密,我個人覺得還是MAN更適合在野外作業,特別是比較顛簸的沙漠和戈壁灘,因為它的減震性能比奔馳好些,坐在駕駛室里特別舒服,你看駕駛室下面有無數個橡膠墊。”隨即老李發出一串爽朗的笑聲。
MAN讓他們省心
其實很容易理解,不管選擇奔馳底盤還是MAN底盤,都是因為他們有出色的質量和可靠性。而這種質量和可靠性對于時常在野外作業的油田專用車而言,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我們的車輛在作業時壞不起,車輛的損壞可能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所以在條件比較艱苦的地方,我們都會派進口車過去,而MAN車是首選。”老李說,“但是用進口車也不代表我們就沒有擔憂,如果壞了維修很麻煩,必須由專人用專門的診斷器才能進行維修,不像國產車,掀開發動機蓋老師傅就可以赤膊上陣。”
“那你們的MAN底盤在野外作業時壞過嗎?”
老李沉默了幾秒鐘,“還沒有。”
這次輪到筆者哈哈大笑了,“那你一定跟北京MAN公司的‘寶寶’不熟了。”
老李確實不太熟悉“寶寶”,因為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其真名叫趙萬保,曼恩商用車輛企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維修服務工程師,被他們的副總裁努林格親切地稱為寶寶,也成了他背地里的昵稱。
“我見過他,給我們進行過使用培訓,但維修還沒有找過他。”老李肯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