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今年11歲了,她曾有過很斑斕的童年。她幸福極了,就像輕輕飛在天空的無憂無慮的天使。可她對此卻不以為然。她認為她不幸福,因為她太忙了,以至于忙到她都沒有了玩的時間。玩就那么重要嗎?我問她。她生氣不理我。在她看來,生活是應(yīng)當(dāng)由一連串的玩來組成的,那樣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憤怒了,我說我如果不真正疼你愛你,你就可以整天玩。
沒想到她比我還憤怒,她流著眼淚對我說,你為什么總是讓我彈琴,學(xué)英語,讓我寫作文,我連和白耳朵、思努比(兩只玩具狗)一起玩的時間都沒有了!女兒說得眼淚漣漣。她那么傷心,那么可憐,好像她生活在一個專制暴君的殘酷統(tǒng)治下,仿佛我每天都高舉著鞭子,逼著她背上那許多沉重的負擔(dān)。
于是,我在她的眼淚中反省著一個母親的責(zé)任。我想,有可能是我們的出發(fā)點不同。如果換上是我11歲,我肯定也會喜歡玩的。但我依然不能認同她。我對她說,玩怎么能是你的最大目標(biāo)呢?你難道一生都愿陷在玩中嗎?然后我心平氣和地對她講,我一直認為人是需要從童年就開始負載人生的,至少你該懂得你是對自己的未來負有責(zé)任的。玩到終極也并不能帶給你真正的歡樂。歡樂是在成功中,而成功則需要你從小努力學(xué)習(xí)。為此我在女兒5歲的時候為她買了鋼琴。我要求她每天堅持彈琴一小時。這樣5年下來,她已經(jīng)掌握了音樂的語言,并能彈出連她自己都認為很美的樂曲。她盡管總是說“我討厭彈琴”,但我知道其實她已經(jīng)在自己的彈奏中獲得了歡樂,并且在彈琴這件她認為很艱苦的事情中,學(xué)會了堅持和尋找,這是一種人類的品格。我督促她并不是要她成為一個鋼琴家,而是希望她能從彈琴中學(xué)會負載人生。
但女兒畢竟是孩子,她當(dāng)然需要和布娃娃、“白耳朵”們一起玩,還需要每天看電視里的動畫片和“動物世界”。這在女兒的日程表上是雷打不動的。對此我并沒有阻攔過,但必須是在做完了她該做的事情之后。我很嚴(yán)格,但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要求,竟使她在無形中學(xué)會了合理分配時間。她每天放學(xué)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對我說,媽媽,這樣吧,我五點到六點做作業(yè),六點到六點半看動畫片,然后我就彈琴一直到吃晚飯,行嗎?我很喜歡聽她這樣安排時間。然后她便很嚴(yán)格地按時間表去做,她總是抓得很緊。其實我知道她這樣安排就是為了擠出更多的時間和她的布娃娃、“白耳朵”們玩。我覺得這也并不是壞事,她不僅業(yè)余活動豐富,而且從沒有一邊玩一邊做功課把時間無限拖下去那樣的壞毛病。
后來她一天天長大,并開始了朋友間的交誼。她時常提到班上的一個叫靜的女同學(xué),那是個和女兒性格不大一樣的安靜的小姑娘。她們確實很要好,過生日時彼此送禮物,放寒暑假時彼此通信。有一次女兒病了,躺在家里不能上學(xué)。到了她每天下學(xué)的時間,我家的房門被輕輕敲響。我打開門,原來是靜,靜的小臉被冬天的冷風(fēng)吹得通紅。她進門就問:阿姨,若若怎么啦?她站在床邊看著生病的女兒,然后掏出并解開用小小的花手絹包著的一個鮮紅的蘋果,放在了女兒的枕邊。我當(dāng)時看到這幅情景真是感動極了,我知道這對于病中的女兒來說究竟有多么重要。因為靜是女兒的朋友,靜也就成了我的朋友。每到靜過生日,我和女兒總是一道想著該給靜送什么禮物和該選擇一張怎樣美麗的賀卡。我覺得生活在女兒的感情世界里,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女兒讀到五年級之后,開始喜歡寫作文了。有一天中午,她回家吃飯時,突然為我讀了這樣一段話:“雪不停地下著,轉(zhuǎn)眼間已經(jīng)很厚。原來湖水那輕軟的手臂,現(xiàn)在已變得僵硬。人們被那寒冷的天氣凍得發(fā)抖,臉上什么表情也沒有,只是匆匆地走著。有時候,孩子們想在雪地上堆堆雪人,打個雪仗,可是他們被大人領(lǐng)著,無法脫身。頭頂上那夏日異常繁茂的老梧桐,現(xiàn)在也變得光禿禿了。”
女兒在讀過這段話之后,微笑著問我,這段話寫得好嗎?一開始我并沒有注意,因為她常常喜歡讀一些語文書上的段落給我聽。我有時候認真聽有時候不認真聽,但這一次,我好像有了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我要她再讀一遍。在認真仔細地聽過之后,我對她說,不錯,我覺得挺好。這時候,我正看見女兒期待聽到我的判斷的大眼睛。然后她說,我也覺得不錯,媽媽,這是我寫的。
你?我驚訝極了。
真的。女兒肯定地說,并拿出課本上要求寫一段冬天情景的題目給我看。
我當(dāng)時的感覺真是幸福極了。女兒一向喜歡讀書,但絕不喜歡寫作文,對此我盡管覺得不滿意,卻從未刻意要求過她。她總是把作文寫得簡又簡單,簡潔得你幾乎無從評價。但是這一次不同,她竟能把冬天寫得那么逼真形象,把冬天的大人和孩子們寫得那么傳神。我抱住女兒,使勁親著她柔軟的臉頰。我對她說,真的很好,媽媽非常喜歡你寫的這段話。后來在寫作文的問題上她好像產(chǎn)生了一個飛躍。
但并不是她所有的學(xué)習(xí)都讓我放心。我記得很清楚,一個早晨,我和女兒像平時一樣匆忙地起床。我為她煮牛奶、煎雞蛋。突然,衛(wèi)生間里傳出來女兒的哭聲。我不知道怎么了,趕緊打開衛(wèi)生間的門,正看見她滿臉淚水地悲傷地哭著。當(dāng)時我一下抱住了她,我拍著她的后背輕聲問她:怎么了?什么事?告訴媽媽,好孩子,別哭。
她依然不停地哭著,她的身體在我的懷里抽動著。過了好久,她才鼓起勇氣來對我說,媽媽,我沒考好,我今后不這樣了。
什么?沒考好?我突然想發(fā)火兒。
數(shù)學(xué),是數(shù)學(xué)沒考好。她從口袋里掏出來那張只有70幾分的數(shù)學(xué)測驗試卷交給我時,一邊流淚一邊說,媽媽,是我不對,我今后再不考這么點兒分了,我一定不粗心大意了。
她依然眼淚汪汪,可我已是火冒三丈。考這么低的分?jǐn)?shù)確實讓我非常生氣,我真想對她大喊大叫,甚至想抬起手來打她。我問她:你為什么昨天晚上不告訴我?她哭得更厲害了,她說,媽媽,我怕你難過。
怕我難過?當(dāng)時我真想哭出來。我知道女兒說的是真話,她知道這樣的成績一定會使我生氣的,她知道她錯了,她為她的錯而不停地哭著。
我一時不知道該拿她怎么辦。她就站在我的對面,眼淚一滴一滴地掉下來。我問她是因為不懂還是粗心,她說是粗心,我說那就更不應(yīng)該了。我又說,別哭了,趕快吃早點,要不就遲到了。她不再哭,但她幾乎沒吃什么就上學(xué)去了。
女兒一走出家門,我便驟然覺得辛酸極了,并一個勁兒地責(zé)怪自己。我覺得自己態(tài)度不好,不該這么嚴(yán)厲地說她,既然她已經(jīng)知道自己錯了。后來我很不安,不知道她是不是還會流淚,更不知她一上午會不會很餓。我在房間里走來走去譴責(zé)自己并牽掛著女兒,直到熟悉的腳步聲在樓梯上響起來。我趕緊打開門,把她緊緊地摟在懷里。我心里想,媽媽愛你,那種愛的情感真是非常強烈。
我知道,其實這就是幸福。幸福就是由這些瑣碎復(fù)雜的感覺組合起來的一種苦苦甜甜的心境。
把女兒一天天帶大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為她分心為她操勞,你要被她牽扯著,但牽扯也是一種幸福。你能擁有這一份幸福,是因為你首先擁有了愛。沒有愛是不會有幸福的,就像我愛我的女兒。每個人都希冀幸福能伴隨其左右,但幸福又似乎飄渺悠遠,難以詮釋。如果我們能夠吹開眼前的浮塵去挖掘生活現(xiàn)實背后的真諦,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幸福的最大前提是愛——熱愛生活、關(guān)愛他人。
愛讓我們內(nèi)心產(chǎn)生牽掛,在平平淡淡中嘗出生活的酸甜苦辣;愛讓我們感受被愛的溫馨,一次次流出感動的熱淚……只有勇敢去愛,才能走上幸福生、舌的彩虹橋。
責(zé)編 趙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