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在聯合國:天使還是惡龍?
Michael Fullilove(悉尼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
《國家利益》
2006年9/10月合刊
美國尼克森中心出版
聯合國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可以促進其自身安全與經濟利益的平臺。在歷史上,中國很少使用否決權,除了臺灣問題也很少涉入敏感議題。但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代表在安理會中表現得更為自信。在聯合國的維和行動中,中國派出數量眾多的軍人和民事警察。現在,派駐聯合國的中國官員“希望傳播他們的影響力”,其外交自信在阻止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國的過程得到很好體現。但在能源安全等方面,中國片面追求自己的利益。中國應該以更廣闊的胸襟去實現其國家利益,并承擔幫助構建國際體系的責任。目前,朝鮮的核問題就是對中國領導權的一個考驗。中國應該意識到,大國就意味著承擔更多的責任。
曲 兵

阿富汗鴉片貿易結構發生變化
Joanna Wright(簡氏雜志特約撰稿人)
《簡氏情報評論》
2006年9月刊
簡氏信息集團出版
2001年“塔利班”政權覆亡后,阿富汗鴉片貿易的結構相應出現重大變化。在官方的打擊下,鴉片貿易風險陡升,部分中小毒品走私者要么選擇退出,要么以更隱蔽和謹慎的手法火中取栗。但貿易門檻的提高并不意味著貿易量的減少,阿富汗的鴉片貿易日益為少數具有龐大資金和顯著影響力的大毒梟控制,他們通過賄賂和扶植代理人尋求更加穩固和錯綜復雜的政治保護。余燼未滅的“塔利班”與毒梟的相互利用和勾結進一步助長了毒品貿易的泛濫。阿富汗政府必須標本兼治,在減少鴉片種植的同時,一方面以強硬手段對付大毒梟,一方面嚴厲打擊體制內部的腐敗,如此長治久安才有望實現。
張 建

企業利潤驅動中國經濟增長
Bert Hofman(世界銀行駐北京首席經濟學家)
《遠東經濟評論》
2006年10月刊
評論出版有限
公司出版
過去十年,企業利潤增長是中國儲蓄水平居高的主要原因,并且推動了投資和經濟的快速增長。這與人們對中國經濟的一般認識有兩點不同:第一,中國投資過熱并非銀行信貸推動。據統計,銀行主導的外部融資僅占中國企業投資來源的三分之一,而企業自身儲蓄的比例則超過一半。雖然生產成本上升,但物流銷售成本、管理成本、融資成本和間接稅費下降,利潤增長為企業儲蓄做出重要貢獻;第二,儲蓄過高的主因不在家庭部門。中國家庭儲蓄約為GDP的16%,高于發達國家水平,但仍不及印度。對宏觀調控而言,這意味著貨幣政策對抑制中國投資過熱作用有限,需要其他措施彌補不足。
王 力

我們知之甚少
Laurie Mylroie(美國企業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美國觀察家》
2006年10月刊
《美國觀察家》雜志
社出版
1993年世貿中心大樓遭到炸彈襲擊,標志著以自殺式恐怖襲擊為特征的“新”恐怖主義的開始。這次襲擊的主犯約瑟夫以及9.11事件的幕后主使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簡稱KSM)都是俾路支人。在當時,美國對這一族群毫不了解。1996年,本·拉丹被從蘇丹驅逐到阿富汗時,KSM率領俾路支部落加入了“基地”組織。正是他們的“加入”幫助“基地”組織于1998年成功地襲擊了美國駐非洲的使館。直到這時,“基地”組織才進入美國情報機構的視線。巴基斯坦的情報機構認為,在兩伊戰爭中薩達姆政權利用了俾路支人仇恨伊朗政府的情緒;同樣,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復興黨也支持“圣戰”分子。我們不能再認為恐怖分子的行為與政府的支持無關。
曲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