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尊祖廟也?!薄敖?,上所施,下所效也?!边@是《說文解字》對于宗教的解釋,“宗教”是個外來詞,在我國古代書籍中僅有“宗”和“教”這兩個字,但沒有“宗教”這個詞。進一步追根溯源,宗教這個詞在中國出現源自印度佛教。佛教以佛陀所說為教,以佛弟子所說為宗,宗為教的分派,合稱宗教。雖然是一個外來詞,但與我國古籍中的神道設教思想頗為吻合,并不同程度地強調和突出了宗教的教化功能。
宗教的思想極為豐富。宗教的教理、教義和思想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有一神論的,也有多神論的,有泛神論的,也有理性神論的。宗教思想與各種意識形態,如哲學、政治、法律、道德、文藝、教育、科技等互相影響,相互作用。因而從整體上說,宗教是一種社會文化體系,而不僅僅是一種意識形態。
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在很大的程度上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影響。中國宗教和其他國家的宗教具有共性的一面,但是作為植根于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中國的宗教又有其獨特的一面。而對于游戲產業發展來說,宗教不論在背景上還是題材上都深深影響了游戲的發展。
宗教與中國文化的動態互補
中國傳統文化由多種文化融會而成,呈現出多元一體的整體。中國文化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完成了整體構建之后,包括外來宗教與本土宗教在內的各種宗教也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結構的重要內容。各種宗教的不同文化要素之間的沖突與融合,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框架,它們之間的內在統一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主體,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中國文化的最初形態就是史前巫教系統以及隨之而來的三代天命神學,它們同時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初形態和總體,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誕生和發展奠定了第一塊基石,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后來,當諸子百家紛紛起來沖破傳統宗教的束縛,獲得了相對獨立的發展,不再與天命神學體系混而為一,從此以后才有了本質上完全不同于天命神學體系的各種世俗文化形態。在諸子思想體系中,人文主義的因素極大地突顯,消解和轉化了傳統宗教和天命神學的內容,改變了它的迷狂與非理性的成分,從而在本質上有別于天命神學體系。尤其是在兩漢以后,宗教對中國文化可以說具有啟示性的影響。
在理論上,宗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宗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形態構成了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的完整的文化共同體。這是一種動態互補結構,宗教與中國傳統文化整體之間在長期的歷史行程中彼此認同,相互影響,共同發展。因此,宗教受制于中國傳統文化背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并只有在中國傳統文化所能提供的框架內合理地發展,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其它各種形態中吸收養料來充實豐富,同時也表明了適合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起積極的作用。
宗教對于提高中華民族的抽象思辨能力,展現人的創造性、能動性與想象力,豐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提高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深度,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及其生活態度、人生價值、人格理想、道德修養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價值。如果不能在這方面滿足人們精神需要,宗教就不可能具有價值,也不會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影響,其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中國歷史上的所有宗教現象都不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結構與基本精神在中國宗教領域內的特殊表現。它們存在于中國傳統文化氛圍之中,受制于中國傳統文化環境,認同于中國傳統文化,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時,它們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整體中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的文化形態,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而不是完全消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其它形態之中。在宗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之中,宗教積極地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影響,與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一種動態互補的關系。
宗教非主流文化對于游戲的輔助
如果說起宗教和游戲的聯系,可能很多玩家,即使一些對游戲相當癡迷的鐵桿玩家也不會立刻想到有什么游戲是宗教題材的,這的確是一個難題,因為直到現在也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在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像東南亞有的國家那樣以佛教為國教,一切社會意識形態均受制于佛教教義的現象,也未產生過基督教在歐美一些國家社會生活中那樣的作用,更沒有像歐洲中世紀的天主教和近代阿拉伯國家的伊斯蘭教那樣在國家生活中占絕對統治地位的時候。而儒家思想的存在及其主導地位,在中國歷史上始終是政權決定宗教,宗教總是服務于政權的,舉例來說,漢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表面上是統治者尊崇儒教,而實際上是便于鞏固統治,也謂之“外用儒術,內用黃老”,就是對外宣稱的是儒術,而同時以 道家思想去麻痹人民。這也是中國宗教的顯著特點。這種特點也直接決定了在中國的游戲題材中,雖然都會涉及到宗教的內容,但是沒有直接以宗教為主線題材的游戲,這和電影相似,在中國是很少有宗教主線題材的電影,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宗教在中國的非主流文化的影響。
游戲中的宗教背景總是和其他的題材緊密相連的,如上古時代題材游戲,總要以神話傳說為背景,即使涉及到宗教內容的,如游戲《封神演義》中涉及到的道教人物也都是為封神這條主線服務的;而涉及到西漢江山的游戲《大漢王朝》又始終是以歷史為主線的,宗教只是一項政策而已;再涉及到武俠類游戲,不管是《金庸群俠傳》還是《古龍群俠傳》里面都要涉及到門派少林、武當、峨嵋,這些其實也都是宗教門派,只不過以武功見長。以上種種,宗教在游戲中起到的都是輔助作用,但是如果仔細想想,這些題材游戲中,不論是武俠、歷史抑或者是神話,如果去除了其中的宗教的輔助作用,無疑這些游戲都會大大遜色。
宗教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并存與相融,在游戲中,宗教也與其它題材并存與包容,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本來就是由各種不同的形態的文化構成的共同體,游戲世界也具有開放性、包容性等特點,主張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從而能夠容納不同質的游戲特征于一體,為游戲發展提供了寬松的環境。另一方面,宗教不是游離于中國傳統文化整體之外的另一個獨立的文化形態,它就存在于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之中。它的思想內容和基本結構是中國傳統文化整體在宗教領域內的曲折反映。在游戲之中,宗教背景也從來不會孤立存在,它們無不主動地、自覺地附麗于主流游戲題材的基本架構上。
宗教題材游戲驚鴻一瞥
《天地玄門》是一款道教題材游戲,李白有詩《夢游天姥吟留別》,描繪了想象中的仙境。夢幻中神圣的太虛仙境、莊重嚴肅的神殿,這些地方也許只有在夢中才有機會一游。《天地玄門》宏偉龐大,每個NPC(系統控制角色)都與故事的架構有緊密的聯系,在逐漸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都會對游戲本身產生影響,觸發未知事件。五彩繽紛的色彩風格,豐富多彩的城市風光,完美地將中國傳統的道家文化與超現實幻想融合貫通,在保留原有的建筑風格的同時,充分體現奇幻美麗的游戲風格。而獨特的PK對戰系統。活潑可愛的人物造型與游戲本身提倡的“健康”概念也頗為吻合。
《末日謎蹤:永恒的力量》背景地點設置在末日時代來臨的紐約的曼哈頓區。游戲講述了世界末日來臨之際,世界一片混亂,虔誠的基督教徒已經升入天堂,此時撒旦邪惡的力量趁機侵占人間,試圖統治整個世界,留在人間的非基督教徒從圣經中領悟到末日的真相,他們重返基督信仰,并決定開始抵抗邪惡的黑暗勢力。在游戲中,玩家需要加入“苦難軍隊”,要在世界末日來臨前夕的曼哈頓區,同代表撒旦的“惡靈軍隊”進行正義與邪惡的戰斗。以基督教為題材的游戲并不多見,《末日謎蹤:永恒的力量》的新概念與高質量制作可以讓有興趣的玩家作以嘗試。
《真封神》講述的是公元前1100年間,恰逢千年浩劫來臨之際,在華夏中原大地曾發生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商周之戰。在這場交戰中,君臣主仆、三教九流,仙界妖道、凡夫俗子都被卷入了滔滔歷史之中……這款游戲是以封神為背景,期間涉及到很多道家人物,可以算為宗教題材與神話題材融和較好的一款游戲。亂世出英雄,生與死,成或敗,榮及辱,還需玩家自己去體驗。
隨著中國游戲產業的不斷發展和豐富,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會與中國游戲文化相伴而行,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貫通,因而,充分利用宗教文化對于游戲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并且特殊的意義,就仿佛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這一笑便是宗教文化之于整個游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