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次,他邁過了鬼門關。
兩次,他與死亡擦肩而過。
……
生與死,對李寧來說,不再是陌生的話題。關于生死的話題,永遠也抹不掉沉重的意味,尤其是對于一個1983年出生的男孩來說,做到坦然去面對,是非常難的。但這個兩次在死亡線上掙扎過的男孩,相對同齡人來說,因為經歷過生死的邊緣,對生命有更為深刻的感悟:“不管未來怎樣,現在我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價值。”
兩次,在死亡的邊緣
2002年11月13日,李寧被查出患有急性非淋巴白血病,之前他老是覺得身體乏力。爸爸媽媽瞞著他,說他只是貧血。后來,李寧看到了化驗單,才知道自己患病。那一刻,他的爸爸媽媽都哭了,但李寧一滴眼淚都沒有掉。“最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很不公平,為什么這么倒霉的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后來,我還是不相信這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相信自己肯定會好起來的!”
那時,李寧剛剛上大一。此后,因為需要長期的化療,李寧面臨著休學。這時,他和父母產生了爭執。父母希望李寧能休學專心化療,安心調養身體,而李寧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樣繼續自己的學業。但體諒父母的心情,李寧最終選擇了休學。可喜的是,李寧一開始接受治療時的效果就特別不錯。主治醫生說,按照這樣的效果,一年內做6-8個療程,第二年李寧就可以返校了。李寧積極地配合醫生做相關的治療。“爭取第二年回到學校繼續上課”,成為李寧當時最大的目標。
2003年9月,李寧的病情好轉并趨于穩定,他終于重新返回學校。因為中間耽誤了課程,李寧告別以前的班集體,隨下一年級上課。面對生病期間落下的功課,李寧開始了追趕的腳步。但是,三年半后噩夢再度重演——李寧發現自己的胳膊上出現了血點,并持續發燒,他的病情復發了。這次化療用的劑量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大,化療后的毒副反應比以往都要強烈,全家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這對李寧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是比上次更為沉重的打擊。父母給他最堅強的精神支持,李寧沒有悲情、絕望,他一直堅信上天以后要安排他做更多的事情,他現在是不會被病情所打倒的。李寧說他是這樣再度踏進病房的:“腳步踏實,昂首挺胸,紅光滿面”。
在這個過程中,李寧對生命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事情,要處理和面對很多事情,不論什么事情,自己都能坦然面對,認真處理,不論最后結果如何,不要在乎世俗是如何看的,自己努力過了,沒有遺憾了,那么就是有價值的。”
在SOVO的日子
李寧用自己的行為詮釋著生命的價值。事實證明,他雖然經常生病,但他在學習和其他方面并不比別人差,甚至比別人更好。
從大一到大二上學期,李寧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班級的第一名。大二下學期,他決定報考學院的定制班。定制班是李寧所在的東軟信息學院的特色培養模式之一 ——學校在全面培養學生的基礎上,與企業聯合起來,密切結合企業業務發展的人才需求,制定有切實針對性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課程;學生畢業后經過考核可進入聯合企業就職,也可以自主擇業。定制班是學院優秀的學生向往的地方。
這期間因為治療,李寧請了一個月的假,落了一個月的課,回校后也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來準備定制班的考試了。當時,共有1000多人報名,經過篩選,只有500余人有考試資格,最終只錄取90人。憑著良好的基礎,李寧順利考進了移動互聯網定制班。這里匯聚了全校最優秀的老師和學生,老師的要求格外嚴格,課下的作業常常需要拿大塊的時間來鉆研。“是否感覺到壓力?”“大學的學習是個自主性的問題,是個主動學習的過程,談不上壓力,更多的時候我感覺到的是一種樂趣。”
除了抓緊課程學習,李寧還積極地尋找機會鍛煉自己的其他技能。通過仔細觀察,他發現學院SOVO(Student Office Venture Office,大學生創業中心)很適合自己——在SOVO可以通過參與導師承接的項目獲得項目實訓經驗,并通過虛擬公司的實體運作獲得企業的管理經驗。經過筆試、面試,李寧成為SOVO盛世信聯公司的一員。但讓李寧始料未及的是他竟然在進公司不久成為公司的HR。
這里面有個小插曲。當時公司的HR布置了一項關于起草一份人力資源的報告的任務,有興趣的員工可以加入。李寧聽錯了,以為是所有的新員工都要做一份。可他并不知道任何關于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知識,就通過上網查資料、看書等多種途徑學習。剛開始時他做的報告根本就不成型,但李寧沒有放棄,前前后后大約修改了五次,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這份報告終于完成了。等提交上去,李寧才發現只有自己一個人做了這份報告,而且這份報告也被HR作了較多的修改,但李寧的責任心給HR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來當這個HR因畢業離任時,他向當時的公司CEO推薦了李寧接任HR的工作。

2006年初,隨著成員換屆,新領導層誕生,李寧順利就任SOVO盛世信聯公司的第四任CEO,自他就任CEO那天起,從員工的績效考核到參加每個項目組項目開發會議,公司大大小小的事他都需要管理。“我每天早6:00起床,晚9:00左右才能回到宿舍,過著宿舍、教室、公司、食堂四點一線的生活,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但每天過得都很充實。”
在盛世信聯,李寧最為自豪的是,把學校最為優秀的一批技術人員和各方面有突出能力的人召集到盛世信聯;自主招攬了SOVO自成立來第一個來自學校外部的項目,并且是有實際費用的對外項目,開SOVO之先河;承攬了學院日語系、數字藝術系等網站的開發權;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實際參與項目的開發流程,盛世信聯的每一個員工在“誠信+年輕+團結+自由+創新=盛世信聯”的公司文化中緊緊團結在一起。這些使盛世信聯成為在學校內實力最強的團隊之一。
在這個過程中,直至李寧病發之前,除了要好的朋友,沒有人知道他患有白血病。“我不想得到老師同學的額外照顧,我想像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雖然在盛世信聯的工作壓力很大,畢竟是帶領一個正規的團隊,但因為是我所喜歡的,并且我對它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感在里面,所以,不論壓力多大,我做的都是開心的,也許正是這種心理上的態度,使我做起事情來也都很順利。”
用心去感受
在生活中,李寧非常珍視友情,他珍惜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在茫茫的人群中,能相識本身就是一種緣分。既然大家有緣能相識,見面就要樂呵呵的,彼此要感到快樂。”
“生活中我和每個人都是用心交流的,包括盛世信聯的工作中,不論是誰,出現什么樣的問題,我都會去先了解發生了什么,然后大家一起來思考,一起想解決問題的辦法。”李寧的朋友圈很廣,包括各個不同的圈子。“晚上在天臺上聊天的朋友、輪流吃飯的朋友、在SOVO通宵夜戰的朋友……”
“我的好朋友都是彼此可以交心的。”李寧的真心也贏得了很多誠摯的朋友。他生病的時候,學校的事有朋友主動為他忙前忙后,盛世信聯的工作主動有人幫著去分擔,怕他在醫院悶,朋友下了漫畫送到醫院給他看。為了給李寧治病,他家里先后花了100多萬。李寧在學校42網站的一幫朋友把網站商城兩年的經營權,連同庫存的商品,一起賣了2萬塊錢,送給了李寧治病。經營過網站的人都知道,網站商城的經營權相當于什么?它決定著網站的內容走向和根本的運營形勢。這個網站是這幫朋友不知道耗費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才把它默默無聞做到校園門戶的。賣掉它不亞于賣掉自己的孩子!
正因為有這樣的種種經歷,李寧的同情心特別強。有次學校給李寧和另一個患有白血病的女生捐款時,李寧毫不猶豫地把捐給他的那一萬多塊錢轉給那個女生。“任何一個白血病患者都知道錢在關鍵時候的作用,這一萬多塊錢對那個女生來說很有可能就是救命錢。”
李寧的父親非常理解孩子的行為,“生與死,是他們這么大的孩子很少面對的話題,但李寧卻碰到了。他考慮問題的時候更習慣于先去考慮別人,他的心態比以前成熟了。”
因為有過生死邊緣的經歷,李寧更加認同父親曾經給他講的話。父親說:“人的一生,財富和地位都是虛空的,朋友和真情才是最珍貴的,做人一定要有責任感。”在李寧的博客上,掛著很多他和同學們在一起的照片,上面有他和同學們同樣青春飛揚、燦爛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