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5月26日上午10時,一場莊嚴的宣判在山東省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第八審判法庭進行。當審判長擲地有聲的宣判結束,法槌落下之時,昔日叱咤商界,動輒揮筆調用上億元資金的原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大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化大明)副董事長、總裁李榮興,頓時癱坐在被告席上。李榮興因貪污3698萬余元,受賄483萬余元,一審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他的同案犯黃敏、劉毅也因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分別被判處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與40萬元。
設計鯨吞3500萬元
在李榮興貪污的3698萬余元中,有一筆3500萬元是李榮興與黃敏和劉毅合謀,以抬高土地價格的手段,一次鯨吞的國有資產。那么,李榮興是如何將這筆3500萬元的巨額國有資產侵吞為已有的呢?事情還得從黃敏和劉毅說起。
2000年12月,福建人黃敏的井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征用660余畝土地,其中的550.53畝準備建造“井田花園專家住宅小區”。黃敏于2003年10月辦畢土地審批手續和項目規劃手續,但是大量的土地補償金、出讓金卻沒有能力支付。此時,正值國家調整房地產信貸政策,銀行提高了貸款門檻,井田公司原計劃從銀行貸款開發已不可能。為此,黃敏想尋找合作伙伴共同開發,他找了劉毅所在的北京新時代房地產開發公司和浙江一家公司談判,結果因資金等問題都沒有成功。劉毅是北京新時代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副總經理,他分析了井田花園項目的可行性后,認為這是一個掙錢的商機,就想到了他在北京大學讀EMBA時的同學、石化大明的副董事長、總裁李榮興,認為李榮興的公司具有絕對的資金優勢,是合作的合適人選。
劉毅與黃敏達成這個共識后,來到石化大明駐北京辦事處與李榮興談了井田花園項目以及其他有關情況。因是老同學,他毫不客氣地對李榮興說,如果你愿意同黃敏合作,超出合作價格的一部分資金要運作出來給黃敏。李榮興當即表示可以考慮。于是劉毅告訴黃敏,石化大明有與他合作的意向,并要黃敏提供井田花園項目的有關資料。
聞聽此消息,黃敏喜出望外,他知道石化大明是上市公司,資金十分雄厚,當即委托劉毅從中斡旋,力爭促成這項合作,并告訴劉毅事成之后少不了他的好處。
隨后,劉毅將井田公司的有關資料交給了李榮興,并陪同李榮興實地察看了井田花園項目的地塊,李榮興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讓劉毅轉告黃敏,大明公司準備與黃敏正式談判合作事宜。
于是劉毅領著黃敏來到李榮興的辦公室。李榮興提出合作項目由大明公司控股,合并財務報表,井田公司成為石化大明的子公司。黃敏知道李榮興合作心切,便堅持合作雙方各持股50%的意見,結果未能達成協議。但事后李榮興仍表示合作的事可以進一步商談,并要求黃敏將井田花園項目以外的資產先行剝離,核算出井田公司的總資產。
此時石化大明正面臨大股東重組整合,李榮興的總裁職務可能變動。李榮興剛剛再婚,女兒又在國外留學。由于開銷巨大,又為了給自己留下一條后路,他便想到了劉毅提出的可以運作出一部分資金的提議,想通過井田花園項目的合作運作出一些資金。
10月下旬,李榮興將劉毅叫到他的辦公室問:“黃敏這個人可靠不可靠?”劉毅說:“黃敏的嘴比較緊,有什么事你盡管說。”李榮興就把自己想通過這個項目運作出一些資金的想法告訴了劉毅,并說做這事“不能太明顯,最好由你成立一個中介公司,以支付中介公司咨詢費的名義往外運作,因為你是這個項目的介紹人,這樣能說得過去,就是有人查也好應付。”劉毅問:“你需要運作出多少資金?”李榮興說:“2000多萬也行,3000多萬更好。”
對于如此巨額的運作,劉毅有些猶豫擔心,李榮興卻不以為然地說:“大點就大點吧,你以中介費的名義搞,看上去手續合法,就是有人說,我也能解釋。”
一番密謀兩人商定讓黃敏將每畝土地的報價由原來的35萬元提高到40萬元,每畝虛增5萬元,套出2700萬元來。但是當劉毅將李榮興的意思告訴黃敏后,黃敏卻認為既然是兩家合作那就各占50%的股份,你李榮興這樣做損害了我的權益。只同意給李榮興1300多萬元。
在得知黃敏的意見后,李榮興為了再多運作出一些錢,又提出將土地價格再提高到每畝45萬元,并讓劉毅轉告黃敏在與石化大明的人談判時扛住45萬元這個價格不松口,由他李榮興來想辦法做石化大明的工作。
黃敏表示同意后,劉毅立即打電話告訴李榮興,并問李榮興:“需要運作出多少資金才夠?”李榮興認為劉毅是自己的同學,靠得住,黃敏這個人通過幾次接觸也值得信任,而且這樣的運作方式又非常安全,就想“自己怎么也得掙他個3000來萬元,劉毅也不能讓他白忙活,得給他幾百萬元”,便提出要運作出3500萬元。
與此同時,為了順利運作出這3500萬元,李榮興授意劉毅抓緊成立一家咨詢公司。2003年12月4日,劉毅以其妻子和岳母的名義,在北京市延慶縣注冊成立了華嘉興咨詢有限公司。
2003年年底,黃敏在與石化大明代表的談判中,按照上述李榮興設的“計謀”,一口咬定每畝土地45萬元的價格分文不讓,石化大明的談判代表認為土地價格過高,就向李榮興匯報,李榮興答復說:“黃敏想和我們合作是真誠的,報價雖然偏高,但這個項目的利潤相當高,我們不能不讓黃敏賺錢,否則人家不會和我們合作。”并親自出面與黃敏“談判”,“迫使”黃敏每畝降下了一萬元。
就這樣,經李榮興設計,黃敏原來每畝土地35萬元的報價變成了現在的44萬元,井田花園項目的550.53畝土地使石化大明的國有資產一下子“消失”了近5000萬元。
精明的黃敏見石化大明確實財大氣粗,為了讓石化大明在這個項目上多投資,他偽造了7份假合同虛報其前期投資井田花園的數額,使井田公司的總資產虛增了1.92億元的投資成本。隨后與石化大明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書》和《井田花園項目合作協議書》,約定雙方各占50%的股份合作開發井田花園項目。
2003年12月29日、31日,石化大明通過其下屬的大明置業公司分別向井田公司支付了注冊資金1150萬元、投資井田花園項目款1.227億元。事后,石化大明財務部部長告訴李榮興,石化大明對井田公司的投資額已超出他總裁的投資權限,需要提交公司董事會研究決定。為了回避董事會的監督,李榮興安排人對井田公司的資產重新進行評估,將井田公司的總資產降到1.457億元,并簽訂了兩份假協議。石化大明投資井田花園項目款一到位,黃敏即與劉毅簽訂了一份《項目咨詢協議》,以咨詢費的名義將3500萬元從井田公司提出,于2004年1月至7月分5次匯入劉毅的北京華嘉興咨詢有限公司賬戶。至此,3500萬元的巨額資金變成了李榮興的囊中之物。
在法院認定的李榮興的貪污數額中,還有一筆是李榮興與石化大明原副總裁西某、石化大明博杰投資公司原總經理李某(均另案處理)共同私分的賬外股票款198萬多元。石化大明的股票上市前,李榮興安排人收購了一部分股票,但沒有記入財務賬。1999年6月,石化大明的股票正式上市,3人合謀將這部分賬外股票賣出私分,李榮興分得了106萬余元。
權錢交易 瘋狂受賄
李榮興自從1994年擔任石化大明副董事長、總裁之后便走上了瘋狂的斂財之路,他先后收受了17個單位和個人的現金、有價證券及禮品,價值493萬多元。在這些受賄款中,有某些人為謀取生意上的利益而送的“意思”,更多的是他的下屬因得到他的提拔或在他的關照下獲得重獎而送的“感謝”。在法院認定的受賄事實中,沒有一筆低于一萬元,高的一筆竟達上百萬元。
1994年7月,李榮興從美國出差回國途經廣州,廣州某實業公司總經理林某為感謝李榮興在石化大明支付其貨款方面的關照,馬前鞍后地為李榮興安排食宿,并送給李榮興港幣2萬元。
1995年秋天,李榮興到深圳出差,某工程公司廣東分公司副經理陳某為感謝李榮興在業務上對他的關照和今后能夠繼續承攬到新工程,特意趕到李的住處送了2萬元,而陳又于2000年8月如愿承攬了石化大明駐京辦事處1800萬元的裝潢工程。
2000年年初,大明公司副總裁兼投資部部長西某與公司簽訂了年度資產經營責任書,規定如果超出2000萬元利潤可按20%提成獎勵,獎金由西某自主支配。這年投資部在股市上賺了1億多元,李榮興給西某兌現了91萬余元獎勵,西某多次找李榮興要求兌現全部獎勵,后經李榮興批準西某又拿到獎金873萬元。為表示感謝,西某以李榮興前妻的名字開戶存入80萬元,以李榮興女兒的名字存入20萬元,將兩張存折交給了李的前妻,并電話告訴了李榮興。2001年7月,西某又將一張100多萬元的存折送到李榮興的辦公室。此前的1998年春節前西某也是為了兌現獎勵,在李榮興的辦公室送給李現金15萬元。
2001年1月,李榮興提拔馬某擔任石化大明一分公司經理,根據李榮興主持制定的資產經營責任書,每年馬某都能領到很高數額的兌現獎金。2003年2月,公司又為馬某兌現了上年度超額獎金91萬余元,馬某聽說公司其他領導在兌現獎金后都會向總裁表示謝意,便拿出10萬元到李榮興辦公室送給了李榮興。2004年2月,馬某又得到兌現獎金16萬余元,他再次在李榮興的辦公室送給李榮興10萬元。
李榮興所在的大明公司,發放高額獎勵已成慣例,為了兌現這些獎勵,李的下屬總會給李送上巨額的“感謝費”,在李榮興收受的近500萬元的賄賂中,絕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情形。再譬如大明公司副總裁兼油氣事業部部長余某,為感謝李榮興對他的提拔及同意給其兌現年度超額獎勵,從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送給李榮興人民幣34萬元、美元2萬元。2000年2月,為感謝李榮興批準兌現上年度的超額獎勵60余萬元,余某送給李榮興4萬元。2001年11月,同樣為感謝李榮興批準補發2000年年度獎勵200萬元和確定本年度獎勵220萬元,余某又送給李榮興20萬元。2002年春節前,在得知李榮興將在正月初一舉辦再婚婚宴,余某來到李的辦公室,拿出裝有1萬美元的信封給李說:“這幾年在你的關照下得獎很多,這就算是我給你的賀禮吧,禮重一點是應該的。”2004年3月,余某又以李榮興的女兒留學學費的名義,再次送給李榮興1萬美元。
石化大明深圳博杰投資公司從事股票交易業務,證券公司為爭取客源將傭金按一定比例返還給博杰公司,博杰公司沒有將返還款存入公司賬戶,形成了一筆賬外小金庫。自2000年2月至2004年3月,博杰公司從該小金庫中先后8次以獎金的名義給了李榮興77萬元,以結婚禮金、喬遷新居的名義送給李港幣3.6萬元,并為李購買了12.5萬余元的一套高級音箱。
在法庭上李榮興稱他所收受的下屬公司送的錢,是他自己應得的獎金。還辯稱他所收受的結婚賀禮和別人送給他女兒的錢是正常的人情往來。但是行賄人的供述和大量的事實都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其權錢交易的實質。
恢恢天網 疏而不失
在李榮興大肆瘋狂侵吞國有資產和收受賄賂的同時,有群眾不斷地向上級舉報。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紀檢組、監察局根據舉報于2004年6月對李榮興的問題進行初查。同年8月,成立專案組,在中紀委一室和七室的直接領導下,對李榮興立案調查,并在北京對其實施“雙規”,初步查明李榮興涉嫌犯貪污罪、受賄罪,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了法律。同年11月18日對劉毅實施“雙規”。2005年2月4日紀委將該案移送檢察機關立案偵查。4月13日,檢察機關在廈門將潛逃的黃敏抓獲歸案。

在紀檢部門對李榮興初查期間,李榮興與劉毅商量對策,約定如果紀檢部門調查,就說是石化大明炒股虧空,運作出3500萬元是為了彌補虧空。李榮興被“雙規”后,劉毅也和黃敏多次商量對策,劉毅說:“這件事只要我倆抗住,李榮興就會沒事,我們的合作就會繼續下去。如果抗不住,就說這些錢是李榮興為了彌補炒股虧空。再不行,就說這3500萬元是我劉毅個人的錢。”
機關算盡的李榮興最終沒能逃脫法律的制裁。李榮興歸案不久就交代了其貪污犯罪的事實,坦白了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賄事實。之后隨著同案犯劉毅、黃敏的相繼歸案,這起瞞天過海、鯨吞巨額國有資產的騙局被揭穿。劉毅的華嘉興公司賬戶上尚存的2217萬元,黃敏掌控的1000萬元贓款都被收繳。
編輯 盛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