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脫離母體后,自然而然就融化進了社會。
社會的人和自然的人是大不相同的。社會人他有可塑性,可選擇性,他能在社會的范疇里提升質量;而自然人就不同了,自然法則是鐵定的法則,從坐胎母親的子宮,到回歸黃土,人幾乎沒有選擇。
生與死是恒定的,人從生的那一天起,注定要死。生是一種責任,死同樣也是一種責任。人不能永生,人也不應該永生,世界是個吐故納新的世界,永生只能是理念。想當年成就了霸業的秦始皇,想求長生不老之術,到頭來非但一無所獲,連人壽也沒做到盡頭。
人面對社會,只能去思考屬于社會的事情,想把社會中的條條框框放進自然,那么人就會背離社會人的原則,更多地流露出獸性的一面。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生活,人一定要有一種做人的責任。
如今的人不知都怎么啦?面對社會,常常忘記了自我,忘記了做人的價值。有時候我想,為人兒女怎能不盡做兒女的孝道,因為你也要為人父母。
做人的確不容易,但做人應該有做人的準則,因為你是人類的一分子,你也是人類延續的一個扣;面對社會你可以無所顧及,但你不能不孝敬父母,不能不哺育兒女。
人也許什么都可以離開,惟獨離不開父母。人也許什么都可以不顧及,但不能不顧及后代。也許有生命的物種,只有人類知道父母的意義,才有了人類主宰世界的現實。
不敬父母,說白了是不敬自己。誰都有衰老的那一天,誰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今日的你也許就是明日的他,昨日的他也許比今日的你更出色。 人不能說是赤條條而來,又赤條條而去,雖說來時朦朧,去時無牽無掛,可生命的過程總會為社會留下印痕。人生肯定也有價值,不過這價值相對于社會來說,也許很??;但人作為人,它的價值很大,因為人有自已的準則。
人不能只為自己活著,人也不能只求自己安逸,是人就應該有責任,應該遵循一種規則,守住做人的本分。不然不論是做社會人還是自然人,什么也不會留下,什么也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