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月2日,朔風凜冽,大雪紛飛,侗鄉(xiāng)一片雪白。賀龍、蕭克領導的紅二、紅六軍團,冒著嚴寒,一路浴血奮戰(zhàn),搶渡了澧水、沅水,來到了晃縣(今新晃侗族自治縣)侗鄉(xiāng)山城——龍溪口。
為了宣傳革命道理,紅軍在墻上書寫“不拉夫,不擾民”、“保護民族工商業(yè)”、“打倒土豪劣紳”等巨幅標語,為窮困戶送米、送柴、挑水。賀龍還親自帶司令部的同志上街掃雪,與群眾談家常,擺龍門陣,問寒問暖,并且與開明紳士交朋友。
當時龍溪口商會會長賀定榮,是“濟榮華”商號的鹽店老板。當天晚上,賀龍?zhí)嶂R燈,和一名警衛(wèi)員到賀定榮店里拉家常,宣傳革命道理。自此以后,賀龍與賀定榮二人便經常往來。賀龍還請賀定榮到司令部吃飯。賀定榮很受感動,主動向紅軍提供線索,在“唐萬盛”成立沒收委員會,沒收不法資本家“慶云豐油號”的兩船布匹,數(shù)桶銅板,發(fā)給當?shù)刎毧嗝癖?。賀定榮還立即召開商民會議,給紅軍籌集經費,共籌集銀洋8000余元,有力地支援了紅軍。賀龍離開晃縣時,將自己喜愛的一把紫紅色茶壺,送給賀定榮,以示留念。
賀龍帶領紅軍到達晃縣時,侗族貧民羅菊英,正在坐月子。由于饑餓,羅菊英擠不出一滴奶水。她男人到外面去找吃的東西,已經一天沒有回家。這天清早,羅菊英眼看自己的骨肉將要活活餓死,想到街上去討點米湯,剛推開房門,突然兩眼漆黑,暈倒在地。過了一會,羅菊英睜開眼睛,看見扶她的是兩個帶槍的軍人,一時驚慌失措,害怕得哭起來。
“大嫂!不要怕,我們是紅軍,是賀龍的部隊,是專門打土豪救窮人的,我們都是窮人?!?/p>
過了不久,一個小紅軍,端一碗熱乎乎的白米飯和一碗鯉魚湯,送到她的手里,親切地說:“大嫂!吃吧!吃鯉魚湯,最好發(fā)奶?!绷_菊英看紅軍這樣親熱,接過飯碗。
紅軍戰(zhàn)士從山上砍回好幾捆柴,在堂屋里燒了一爐大火,火光熊熊,戰(zhàn)士們圍著火爐烤火,談論打土豪的經過。羅菊英吃了一大碗飯,抱著嬰兒和戰(zhàn)士們一塊烤火。屋里正熱鬧,忽然進來一個身材魁梧、蓄著一字胡的紅軍。一進門,戰(zhàn)士們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
“賀軍長!你來看我們呀,烤火吧?!?/p>
“同志們,你們辛苦了!”賀龍撫摸著小紅軍的肩膀?!靶」?,你冷嗎?”
“我不冷?!毙〖t軍眼睛盯著軍長,自豪地回答。賀龍轉眼看見羅菊英抱著嬰兒,面黃肌瘦,便關心地問道:“這位大嫂,正坐月吧?”羅菊英埋頭盯著手中的寶貝,點點頭,一聲不吭。賀龍當即把自己身上穿的大衣脫下,交給小紅軍,“把這件大衣送給大嫂蓋小孩吧!”這時又有兩個戰(zhàn)士,一個端著臉盆,一個提著一口小壇子,放在大嫂身邊。
“大嫂!這是給你毛伢兒磨好的一盆米粉,這是打土豪得來的一壇紅糖,收下吧!”賀龍也說:“收下吧,我們是窮人的軍隊,都是一家人?!鞭D身對戰(zhàn)士們:“你們要好好照顧大嫂,她有什么困難,能夠解決的,都要幫助解決?!?/p>
羅菊英看看身上的大衣和身邊的米粉、紅糖,抬頭望著賀龍的背影,又看紅軍們頭上的五角星,激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第二天清早,紅軍走了。羅菊英的男人也回來了。夫妻二人激動得落下了眼淚,為了永記紅軍救命之恩,他們就給這孩子起名“紅明”。
紅明現(xiàn)在已70歲的人了,身體還很結實,曾當過民兵、生產隊副隊長,他常說:“沒有紅軍,就沒有我紅明。”
紅軍和老百姓,魚水相親,特別是侗族貧民,更深受感動,把紅軍當作自己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