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畫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課文。作者以生動活潑的兒童語言.講述了一群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故事,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知識目標:
識字15個,學習多音字“哪”,寫字7個,學習筆畫“橫折彎”,學習感嘆句、比喻句,背誦課文。
3.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內容是識字、寫字和理解課文;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學習感嘆句和比喻句是本課的又——教學難點。
三、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個謎語。謎面是:“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從天上來?!?/p>
生:(高興地)雪花!
師:在我們北方什么季節能看到雪花呀?
生:(齊答)冬天。
師:誰喜歡冬天?(生紛紛舉手)這么多同學都喜歡冬天,那你們可高興了:冬天已經到了,你們看!(動畫出示:雪花紛飛的銀色世界)大家看到了什么?想一想,大家在雪地上可以做什么活動?
生:我看到了美麗的雪景……
生:在雪地上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滑雪車、抽冰猴……
師:我們在雪地上玩很高興,小動物呀也很高興,它們來到了雪地上,個個都成了小畫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看看文中的主人公在雪上都做了些什么?
[評析:由“雪花”——“雪景”聯想到一個個情境,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來個移花接木,把人的感情傾注到可愛的動物身上,巧妙地引出了課題。]
2.閱讀課文。
師:下雪了,大地像一塊白白的軟軟的地毯,小動物們都畫了非常美麗的圖畫,讓我們一起看看它們都畫了什么?(出示課件。)
師:看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畫家就是小雞、小鴨、小狗、小馬。
生:我知道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生:我知道它們畫的畫就是它們自己的腳印!
生:老師,能讓我們自己讀讀課文嗎?
生:我們就用以前的讀書方法自己讀,行嗎?
生:我們很想讀一讀!
師:行,你們就盡情地讀吧!
師:學習時應該互相幫助,這樣我們才能共同進步??茨銈兊恼J字方法多好哇!不但能認識這么多的字,而且還增進了友誼??赡苡械耐瑢W有個別的字不認識,這不要緊,同桌再來讀一讀,一個讀,一個聽,聽你同桌的讀音正確嗎?要是他有困難,你就幫幫他。
(生互相幫助讀課文。)
師:接下來,我們在小組內讀讀課文怎么樣?注意:小組同學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讀,小組讀時誰讀課文誰就是小組長。其他同學仔細聽,看他讀得正確嗎?流利嗎?
(小組互讀。)
師:同學們沒有老師的幫忙,自己就把課文讀得這么好,你們真的很棒。
[評析:初讀時,借助多媒體化文為境,讓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動態化。強化學生視覺和聽覺刺激,突出鮮明的觀察對象,從而豐富學生靈活的想像能力。然后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和已有的學習方法,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把課文讀準、讀通、讀順,培養了學習能力。]
3.趣味識字。
師:同學們,課文中的字寶寶大家都認識了,智慧老人想讓字寶寶單獨和你們見面,你還能認識嗎?(多媒體出示單個字。)
生:(齊答)能!
師:嗯,齊讀的效果還真不錯。如果讓你一個人把剛才這些字都讀下來,你行嗎?(師指著一名學生問。)
生:行!
(生讀生字。)
師:真了不起,不用老師教你們就認識了這些字。既然都認識了,我們就做個游戲吧!你們想做個什么游戲呢?
生:猜字游戲。
師:好!我們就做猜字游戲。
師:字寶寶想回家了,誰想幫助它?
生:我送字寶寶回家。
[評析:一年級的重點是識字,教師遵循趣味性原則,離開課文語境單獨識字或到別的語境強化學生記憶、理解,摒棄了傳統機械、枯燥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4.朗讀、背誦。
師:游戲過后,字寶寶都回到家了嗎?誰想來讀讀。(指名讀)其他同學當評委,注意聽他讀得對嗎?
(一名學生讀,其他同學評。)
師:你們評得不錯,真像個小老師。老師給你點時間,你自己喜歡哪句就帶感情地讀一讀,要是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更好了。
師:誰能來讀讀你喜歡的句子?
(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師:它們是怎樣畫出這些美麗畫面的?
生:它們是用腳在雪地里踩出來的腳印!
師:你還見過哪些小動物的腳印?它們像什么?
(生自由發表意見。)
師: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動物?
生:蛇、狗熊……
[評析:“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弊寣W生在讀中感悟,并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對課文再創造,體現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師:這首詩這么美,想不想把它留在我們的記憶里?老師給你點時間,你看著屏幕試著背一背,
(生練習背誦。)
師:能背的我們就站起來看著屏幕的提示背,背不下來的,照書有感情地讀也行。(多媒體展示提示內容。)
(生有感情地背。)
師:還有誰想背誦?你想背給誰聽就背給誰聽,如果能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就更好了。
(生背給喜歡的人聽。)
師:你們的表現很出色,看來你們很喜歡這些小畫家。你們想當一名小畫家嗎?
生:(齊答)想!
師:快快拿出你的畫筆,發揮你的想像,畫出你熟悉的小動物的腳印,如果你還能畫出小動物來就更好了!
(生動手畫小動物的腳印。)
師:看了你們的畫,我想說:你們才是真正的小畫家!
[評析:豐厚的文化底蘊是靠積累得來的,背誦的目的在于積累和運用,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接著,教者化文為畫,讓文字形象化,由此引發的想像更清晰,更生動,更能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5.總結。
師:現在,我們僅僅知道幾種小動物在雪地上的腳印,更多動物的腳印是什么樣呢?這就要靠你們用善于觀察的眼睛去發現,等到上語文活動課的時候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
總評:
教者把全新的教育理念融匯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發展為本的課改理念。整節課充滿了詩情畫意,充滿了情感,使學生感受到了“我快樂是因為我參與”、“我自豪是因為我成功”的情感體驗。真正體現了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幫助者、引導者、組織者、探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