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決策規則,即“反向協商一致”規則。該規則得到了所有專家的一致好評,認為是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一個偉大貢獻。但通過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幾年運行,該規則也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克服各決策規則的不足,wTo爭端解決機制應采取多個規則組合的模式來決策。
關鍵詞:WTO爭端解決機制;協商一致;反向協商一致;決策規則模式
中圖分類號.D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06)07-0147-03
一個組織的決策規則涉及到組織成員的權力分配。在不同的決策規則中,各成員的權力是不一樣的。各成員從其自身利益出發,都十分關注決策規則。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決策規則,即“反向協商一致”規則。該規則得到了所有專家的一致好評,認為是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一個偉大貢獻。但通過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幾年運行,該規則仍然有值得探討的地方。WTO爭端解決機制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決策規則仍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WTO爭端解決機制決策規則的確立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決策規則是在GATT爭端解決機制的“協商一致”規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GATT第22條和第23條隱含著這一規財,并在以后的文件和實踐中,如東京回合談判達成的《關于通知、協商和解決爭端的諒解》,加以確定和強化。“協商一致”規則就是當有關機構就提交的事項作出決定時,如果出席的成員并未正式提出反對所建議的決定,則視為該機構已協商一致作出了決定。在一事項表決中,任何一成員都擁有否決權。這就使得在爭端解決實踐中會產生一些問題。一是敗訴方利用自己的否決權封阻專家組的報告,使爭端解決陷于“專家組裁決——封阻——再裁決”的無限循環中,導致專家組報告裁而不決,無果而終;二是起訴方根本無法預見其訴求的結果,由于被訴方擁有否決權,專家組的報告能否在爭端解決機構獲得通過由被訴方決定,起訴方無能為力;三是協商一致規則暗含著實力的較量,一些大國可能利用它們在政治、經濟上的優勢向弱小的國家施壓,使小國不得不服從符合大國利益的裁決。
基于“協商一致”在GATT爭端解決機制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各成員方最后確定了“反向協商一致”的決策規則。“反向協商一致”是指只要不是有權投票者全體一致對有關事項進行否決,就視為該事項獲得通過。當然,不出席會議或出席會議但保持沉默、棄權不能視為否決。所以,“反向協商一致”規則意味著只要一個人同意,該決議就算通過,即所謂的“一票通過權”。確定“反向協商一致”規則的法律基礎是《諒解》的以下條款:第6條第1款規定,如起訴方提出請求,則專家組應最遲在此項請求首次作為一項議題列入爭端解決機構議程的會議之后的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設立,除非在此次會議上爭端解決機構經協商一致決定不設立專家組;第16條第4款規定,在專家組報告散發各成員之日起60天內,該報告應在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通過,除非一爭端方正式通知爭端解決機構其上訴決定,或爭端解決機構經協商一致決定不通過該報告;第17條第14款規定,上訴機構的報告應由爭端解決機構通過,爭端各方應無條件接受,除非在報告散發各成員后30天內,爭端解決機構經協商一致決定不通過該報告;第22條第6款規定,如發生第2款所述的情況,則應請求,爭端解決機構應在合理的期限結束后30天內,給予中止減讓或其他義務的授權,除非爭端解決機構經協商一致決定拒絕該請求。
從上述的規定可以看出,一是反向協商一致規則是以協商一致規則為基礎的,它是就否決一事項時應采取協商一致方式決定,否則就自動通過;二是該規則適用的程序范圍包括設立專家組、通過專家組和上訴機構的報告、授權報復等重大問題。
WTO爭端解決機制在確定反向協商一致規則的同時,對協商一致規則也作了一定的保留。WTO爭端解決機制有三種訴訟:違約之訴(violationcomplaints)、非違約之訴(non-violation complaints)和情勢之訴(situation complaints)。違約之訴、非違約之訴的所有決策規則適用反向協商一致規則,就情勢之訴而言,反向協商一致規則只適用到專家組報告散發各成員為止,對于建議和裁決的審議通過、監督和執行等程序應適用GATT《1989年4月12日決定》(BISD36冊61至67頁)所含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序。這就意味著情勢之訴的專家組和上訴機構報告的通過及授權報復不能采用反向協商一致規則而應采取《決定》的協商一致規則。除此之外,《諒解》第2條第4款還規定,如本諒解的規則和程序規定由爭端解決機構作出決定,則爭端解決機構應經協商一致作出決定。
二、“反向協商一致”決策規則的缺陷
反向協商一致的決策規則是對GATT爭端解決實踐中因協商一致規則常出現敗訴方封阻專家組報告這一制度性痼疾的一種治療,顯示出許多制度性優勢。反向協商一致規則的引入使爭端解決的程序具有鋼性,這樣,專家組的設立、專家組和上訴機構報告的通過、授權報復具有準自動性,避免了爭端解決時間的拖延,提高了爭端解決效率,維護了勝訴方的利益,這無疑增加了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可靠性和可預見性。在認識到上述制度優勢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在WTO爭端解決的實踐中看到一些缺陷。
1.公平性問題依然存在。反向協商一致規則實際是賦予了勝訴方一票通過權,雖提高了爭端解決效率,但隱含著公平性問題。當一個專家組的報告有利于勝訴方而不利于敗訴方時,勝訴方可以利用一票通過權讓該報告通過,這顯然對敗訴方不公平。雖然有些學者提出,上訴程序可以起到救濟作用,事實上也確實對一些案件進行了糾正,但不可否定,一個不公平的專家組報告在上訴程序中也可能會出現不公平裁決,這個裁決的通過仍是采取反向協商一致規則,這樣一來,不公平問題仍不可避免。
2.它使爭端方有可能濫用權利。由于反向協商一致是一條自動通過的決策規則,它很容易滋生爭端國濫用手中的權利,導致專家組的大量設立和有問題的報告的通過。WTO成立以來,提起的爭端急劇增加,這與該規則可能有一定的影響,這給本來法律資源比較缺乏的WTO爭端解決機構增加了很大的壓力。
3.使爭端解決出現了執行難問題。在GATT時代,爭端解決是通過協商一致作出的裁決,它是得到敗訴方的同意,敗訴方一般會自動執行。在反向協商一致決策規則中作出的裁決,有可能沒有得到敗訴方的同意,敗訴方對裁決就會不服。對不服的裁決,敗訴方在爭端解決中已無能為力,只好在執行階段采取一些阻撓措施,使得爭端解決從“立案難”轉變為“執行難”。美歐“香蕉案”就是一個典型,一方面不得不承認裁決結果;另一方面在執行中又不愿遵守,結果因執行又導致一系列爭端。執行難使整個爭端解決變得勞而無功,所以,從案件的最終效果來看,并沒有提高效率。
三、WTO爭端解決機制決策規則的設計
問題的解決首先需要確定一種設計理念,只有在一個科學的理念指導下,才能構造一個合理的規則。國際爭端解決的決策規則應具有哪些理念呢?
1.公平與效率的理念。從GATT到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決策規則有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這一變化明顯是在追求效率原則。迅速解決爭端對勝訴方有著重要意義,因為在WTO爭端解決中,敗訴方并不會對勝訴方的利益損害給予經濟賠償,而只要求對原有規則的遵守。所以,爭端解決時間越長,敗訴方違法行為時間就越長,勝訴方利益損害也就越大,這對勝訴方是不利的。在爭端解決中,也不能盲目追求效率,它可能會對公平等理念帶來危害。反向協商一致規則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并沒有解決公平性問題。在一個法律規則中,很難作到既絕對公平又是高效的,關鍵是在效率與公平之間尋求一個合理的平衡。這應是我們構建決策規則的一個基本理念。
2.民主與科學的理念。一個科學的決策規則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民主協商,交流看法,加深認識,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協商一致規則充分尊重了國家主權,強調在議事中的民主原則。由于這個規則太民主,往往導致元政府主義狀態,如專家組的報告因敗訴方一人就可以封阻,使決策難以進行下去。反向協商一致規則由于一人就擁有某事項的決策權,顯然在民主原則方面存在不足。民主也是相對的,要防止濫用民主,否則,決策難以進行,國際組織也就不可能運轉,這就要求對一部分權力集中到國際組織。所以,一個民主與科學的國際規則既要尊重國家主權又要使組織有效運轉,這是構建國際法規則的又一個基本理念。
WTO爭端解決機制基于上述理念如何來選擇其決策規則呢?目前,國際組織的決策規則有很多,主要有一致通過、多數通過、加權表決、協商一致、及反向協商一致等。一致通過規則尊重了各國主權,但常因出現任意否決而使決策效率低下;多數通過規則可能出現多數國家對少數國家利益的侵害;加權表決是以實力說話的規則。這些規則各有自己的優勢,也有缺陷。各國際組織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決策規則。
由于采取單一的決策規則,都有可能因其缺陷而給決策帶來這樣或那樣的難題,所以在選擇決策規則時,應走出采取單一的決策規則的思維路徑,可以采取決策規則組合的模式。決策規則的優化組合可以發揮各規則的優勢,克服其不足。從WTO總體上來看,它的決策規則的創新不僅在于設立了一個“反向協商一致”規則,更為重要的是它創立了一個采用決策規則的組合模式來決策。在WTO各機構(爭端解決機構除外)的決策中,采取了“協商一致”與“投票表決”相結合的模式。協商一致為常規和先導,投票表決為另外和后盾,這種組合能發揮二者所長,避其所短,為WTO順利決策起到了積極作用。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決策事項包括專家組的設立、專家組報告和上訴機構報告通過及報復授權等,這些事項有些是程序方面的,有些是涉及雙方實際權利和義務的,純粹采用一種決策規則,很難達到爭端解決的目的。對這些事項的決策,我們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采取一些決策規則的組合模式進行決策。就專家組的設立等程序事項仍可采取反向協商一致規則,這有利于保護爭端方的訴權,符合現代訴訟理念。專家組和上訴機構的報告涉及到爭端雙方實體權利和義務,對這些事項的通過可以采取“協商一致”與“投票表決”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協商一致,尊重了國家主權,發揚了民主決策的原則。它為各成員的利益得到適當的考慮提供了一定的保證。這種方法作出的決定更能獲得所有成員的接受,避免了執行難的問題。為了防止敗訴方的封阻,使決策民主化變成無政府狀態,利用“投票表決”作為一種外在壓力,促使各方盡快達成協商一致。在難以達成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啟用“投票表決”,對無政府狀態予以糾正。這種組合相當于“民主集中制”原則。這樣,既能促使爭端解決事項迅速解決,又能控制一方濫用民主的局面。
WTO爭端解決機制這一獨創性的決策規則在實踐中雖遇到一些麻煩,但畢竟瑕不掩玉,它對WTO爭端解決是功不可磨的。該機制克服了GATT爭端解決機制存在的缺陷,在沒有更優的規則情況下,仍不愧是一個優秀的決策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