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有不少茶樓,但依湖而建的流花湖茶藝城卻是一道獨特而恬美的風景。
十年前,香港即將回歸,廣州的旅游業空前高漲,在流花湖公園的西苑,廣闊優美的湖天一色,誕生了流花湖茶藝城。

茶藝城有專門喝茶的“迴波榭”。既是“榭”,自然依水而建,與湖水相伴,裝修得古色古香。室內存放著多種難得的好茶與茶具,室外數張茶榻臨著欄桿,波光蕩漾中。茶香繚繞。
茶船則與“迴波榭”隔水相望,踩過木板小橋,才能進入窗明幾凈、全紅木的畫舫,船頭置有青瓷的茶幾與茶凳。每到晚間,古裝的佳人于船頭演奏古樂,佳音與白鷺的歸鳴相應和,月色在樹木間隱約可見……
主建筑的兩側分別有雅室與飄臺。雅室的布置簡單而潔凈,一排玻璃房子藏在“水君子”藤下,玻璃是綠色的。“水君子”也是綠色的,背后的相思樹、大葉榕還是綠色的,所以,往雅室一靠,呼吸也自然地輕盈起來。在好地方喝好茶,直叫人想做個好而又好的人。
飄臺靠湖而建,藤桌藤椅露天而設,座位恰在榕樹下。臨水而坐,相顧無言,只有清凈心,與天地相映。
茶藝城的主體是一千多平方米的茶藝商場,商場外,巨型的宜興紫砂壺終日在榕樹下倒著清水。走進商城,玄關處供著紅豆杉的根雕:送子觀音、千手觀音、達摩祖師、彌勒佛。紅豆杉根雕年代已久,開始往外冒紅油,佛雕也格外生動光明。茶葉茶壺擺滿商場的四壁。中間橫著跨度6米的紅豆杉茶臺,繞臺可坐三十余人。佛山石灣的陶瓷、中國內畫、廣彩等,都在廳內占有柜臺。佛山石灣的陶瓷在廣州就稱為石灣公仔,民俗風情都在陶土中記錄下來。瓶內畫栩栩如生,鼻煙壺上男耕女織、四季百子的形象令人驚嘆不已。
走出室外,正是流花湖公園的西苑,西苑是聞名中外的“嶺南盆景之家”。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在流花湖公園的西苑手植一棵橡樹,今天,這橡樹仍默然獨立一隅。當時,時任廣東省省長的葉選平代表廣東人民送給英女王一盆樹齡60歲的九里香盆景,不知這棵九里香在異鄉生活得如何,它與英女王都80歲了。
當年。關山月老先生也到畫舫來喝茶。那時候的茶師傅今天已經是總經理。記起關老來喝茶。皮總經理欽佩之情溢于言表:“關老留了長胡子,沒有人告訴我那就是嶺南畫派的高人關山月,但我素來喜歡他的畫,他眉間的痣也叫人一眼就認得他這個人。我給他們沖茶,表演茶藝,關老在畫舫中喝了一下午的茶,喝完茶,由請他來的人攙扶而去,我立在畫舫邊送客,他轉身伸出手來,與我深深一握,說:‘謝謝你哦,茶師傅?!菚r候,我的茶藝并不嫻熟,覺得擔不起‘茶師傅’這樣的稱呼……很可惜,關老在這里喝完茶的第二年就去世了?!?/p>
“來這里喝茶的,有的是愛茶癡人,一周來幾次,一人來,一家人來,三五個朋友也來。有位福建商人,40多歲,看上去35歲的樣子。干凈樸實,從事的貿易與茶沒有半點關系,但每次都來喝鐵觀音,喜歡清淡的點心,隨意地喝茶,淡淡地說話,茶藝城開業十年了,他來這里喝茶也十年了。”
“還有一對人,男的高而瘦,女的相貌平常,一百個人當中絕對找不出來這樣一個人。兩個人總是晚上十點后才來,總是要西湖龍井,一兩個點心。喝茶,談心,有時甚至不說話。人前。他說她是他表妹,兩個人經常在這里消遣時光,喝了六七年了,最近才知道所謂表妹其實就是他太太。這一對人,叫人想起陸游與唐婉,想起古老時候的種種情懷,兒子都讀大學了,她仍舊是他的表妹,不時攜手在茶室。品茗,閑話。”
茶藝城的茶葉點心也是鎮城之作,四喜餃、步步高、蝦多士都有茶味。四喜餃的面皮半透明,如玉一般光滑,又有青豆、蟹黃、香菇、蛋黃作點綴,蝦仁作底,茶粉就放在蝦仁里。色清秀,味清甜,鮮嫩無比。步步高以云南紅茶茶水加馬蹄粉與牛奶制成,玫瑰般的茶香,加之馬蹄的清甜,口感彈性十足,色澤也亮麗。
六月,古榕樹遮日蔽天,洋紫荊收盡花期,西苑的文殊蘭卻開得正好,佛指般的花瓣潔凈無比。中國蘭郁郁蔥蔥,期間美人蕉、叢竹等依地勢而生,襯著茶藝城的紅燈籠,風景舊曾諳。若是有雨,會叫人直把廣州當杭州吧?這,已是詩詞意境。在這喧囂的都市。還有一處喝茶品茗的地方叫人懷想古老的生活與審美情趣,實在難得。
鏈接:廣州茶樓速寫
嶺南地熱,粵人愛飲茶:早茶、下午茶、晚茶。清晨4點即開門,臨晨2點才關門,可見,廣州人的生活由來晝夜出沒。既是飲茶,就少了品的風味又不是喝的通俗,好似飲馬長江,有解渴之意,卻在無意間描出一卷風俗畫。

廣州的早茶、下午茶不過是過日子的佐料,三四個人,一壺茶,兩碟子點心。謂之一盅兩件,茶是越喝越淡,話是越說越多。功名利祿、生意感情,都在茶水間流轉,一直到飯食上來,該談的都談了,才戀戀不舍離開茶樓。既消遣了日子又商議了正事,熱火朝天當中自有清涼片刻。舊時,老廣州“妙奇香”茶樓的對聯就是: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飲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飲茶時候的點心,中和了茶的蛋白酶,不會太飽,不至于耽誤正餐,也不至于喝茶喝得太過迷醉,悠閑從容,舒適滋潤,小情小調非常寫意。廣州的茶點真多,蟹黃餃、綠豆餅、馬蹄糕、叉燒包、水晶包、水籠肉包、蝦仁小籠包、蟹粉小籠包、蝦餃、魚皮餃等等,每一款都色香味俱全,叫人口水直流。
晚茶的本質接近于夜宵。而廣東的涼茶其實已經是中藥。嶺南人把中草藥煎水作飲料喝,以清毒去濕。廣州的涼茶鋪可以開成百年老店,“王老吉涼茶”就形成于清嘉慶年間,現在更是滿街的“黃振龍涼茶”,連新開的“清心涼茶”也已有一百多家分鋪。若是陸羽到廣州來,怕也要驚嘆廣州人對茶的理解與處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