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勞動節的主角?
——新華網發表作者賈玉韜的文章說,“五一”勞動節期間,很多人出去游玩,火車站又排起長長的隊伍,商家也在這個時候打出“假日打折”、“跳樓大甩賣”之類標語來吸引顧客,到處都是一片繁華忙碌的景象??墒?,這紛紛擾擾的景象并沒有讓我看到節日的內涵和意義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人們將視線鎖定在更高更遠的范圍,很少將注意力投向身邊的普通勞動者。
——賈玉韜還寫道,即使是在勞動節,我們也只是看到喧鬧的商家、趕路的游客。普通勞動者已不再是節日里的主角,甚至已失去了參與自己節日的機會。因為,許多做著社會上最辛苦,最繁重工作的勞動者,他們的收入還停留在社會的底層水平,假日消費是他們的不能承受之重
一個人的抗爭和一個群體的緘默。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正式實施已兩年,該法規定,警察只有在四種情況下才可以檢查居民身份證。仗著這個“尚方寶劍”,湖南法學博士陳杰人在火車站與隨意檢查旅客身份證的警察較上了勁,他認為這樣做,不僅是維護自己的公民權,也在提醒警察要依法辦事。與之相比,大多數人卻表現出集體性的緘默,順從地把身份證遞過去讓警察查驗,沒有一個人屬于法學博士的同盟軍(據《瀟湘晨報》)
順從,更多地表現在公權對私權的侵犯時。
——作者王石川發表評論說,警察在火車站隨意檢查旅客身份證,理由也許冠冕堂皇,聲稱為了公共利益。然而,法律專家認為,警察此舉是用不合法的手段,去達到抓逃犯的目的。這就像刑訊逼供一樣,雖然目的正確,可手段違法,亦為法治社會所不允
總統親自捍衛法語。
——不久前,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出席歐盟首腦會議期間一度憤怒離席,原因是一名法國同胞在發言時用英語。事情是這樣的,會議過程中,歐盟下屬雇主聯盟負責人塞埃在歐盟25國首腦面前發言。當聽到身為法國人的塞埃用英語演講時,希拉克打斷其講話,并詢問他為什么用英語發言?!拔矣糜⒄Z發言,因為這是商務語言,”塞?;卮?。聽到這句話,希拉克帶領身邊的法國外長,財政部長離席,以示抗議,直到塞埃發言完畢后才返回會場,各國首腦目瞪口呆
漢語,誰將給我們上“最后一課”?
——作者何旭發表評論,對希拉克贊賞不已,然后說,我們中國的文化重心已經搖蕩漂浮了,漢語的自信力,已經被消解許多。并且,我們還沒有看到一個能捍衛漢語的有影響力人物的出現
說白了,這是某些團體、部門利益在作怪,一場職稱考試下來,全國接近天文數字的銀錢收入難道進了國庫?
——何旭接著寫道,在中國,外語已經不是單純的語言交流工具,而是職稱、職務、學歷的一個部分,一個具有決定作用的前提。千篇一律地強調外語,已經被無數人詬病。但這樣的事情,就是改變不了。某些部門打著種種幌子,以改革開放為借口,實則不肯放掉嘴邊的肥肉而已
房價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
——作者岳建國發表評論說,今年以來,房價上漲的消息不斷見諸媒體,在中央已下了大力氣抑制房價的情況下,這個問題為何愈演愈烈?有人認為問題主要出在“地方政府抬高地價,開發商攫取暴利、中央調控無力”。但這些都不是單純的經濟現象,背后隱含了地方政府權力缺乏限制,公眾難以與開發商博弈等深層問題,說到底,這是一個涉及民主力量,法制尊嚴的政治問題。不從政治來看待房價,就難以解決這個問題
今年房地產價格上漲得非常奇怪,不太正常。
——4月23日,地產大佬潘石屹對記者說,今年房價與空置率同時上漲,肯定會出事兒。次日,潘就收到了“莫談房價”的要求
警惕人為操縱房價“恢復性上漲”。
——一直唱衰樓市的中國社科院學者易憲容說,近來國內各種房地產信息紛至沓來,又有《2006年房地產藍皮書》發布,預測全國房價將長期上漲。房地產信息之多、之雜、之亂,讓一般人無法判斷。但是要看到,房價的上漲是由市場供求關系變化造成的嗎?是市場的產品短缺而造成的嗎?
以后到外地辦事就有熟人了。
——語出在中央黨校學習的新疆某水泥制品廠廠長之口。據了解,近年來,中央黨校為民企老板開辦的培訓班已有60多期,學員近萬名,而“結交朋友”被許多老板學員視為收獲之一。作者馬國川就此評論說,目前我國法律制度還不健全,已有和正在建立的各種“熟人”關系卻往往以“擺平”法律為能事。權力大于法律、人情大于法律的意識仍然彌漫在社會各階層,從而鞏固了熟人社會排斥法律的基礎
今天對Google來說是偉大的一天。
——此話來自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據稱,Google對自己名字的“漢化”非常認真,為了取名,Google上下煞費苦心,按照英文發音,把所有G打頭和K打頭的漢字都羅列出來。在去除了生僻字之后,最終得到了30多個常用漢字,然后排列組合,產生了1800個待選名稱,“谷歌”最后脫穎而出
《2006年世界銀行發展報告》的主題是:公平與發展。
——該報告以2000年同一天出生的兩個南非兒童為例,分析了全球范圍內的不平等對人的發展的影響。黑人女孩恩塔比森出生在東開普省農村的一個貧窮家庭,距南非首都開普敦大約700公里,母親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白人男孩彼得出生在開普敦的一個富裕家庭,母親畢業于名牌大學。報告指出,國籍、種族、社會性別和社會群體造成的人生機會差別極不公平,這種差別導致人類潛力被浪費,錯失發展機會
小人物帕沃與印度的崛起。
——旅美學者薛涌發表文章,介紹印度49歲的清潔女工帕沃,帕沃的頭像和故事最近出現在《華爾街日報》上。從一個角度看,她是印度經濟起飛的絆腳石。她的存在,說明了為什么印度最近20多年遠遠落后于中國。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她的個人生活,卻比她在中國的同類小人物更有希望。從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為什么印度的發展引人關注
她手里有捍衛自己權利的武器:選票。
——1990年,帕沃為逃避貧困,離開農村,來到大都市孟買謀生。她,就是印度的一個農民工。她住在孟買機場邊上的貧民窟里,一呆就十幾年。如今,她面臨著許多中國的貧困階層都面臨的問題:拆遷。隨著印度經濟的高速增長,孟買機場已經嚴重超負荷,必須擴建。但帕沃和許許多多她這樣的人,頑固地擋住了發展的路,她就是不走
她和她的鄰居們,還把自己的代理人送進了市議會。
——9年前,帕沃在機場找到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這給她帶來了相當于285美元(接近2300元人民幣)的月薪、醫療保險、免費午餐。印度教節假日津貼、每月相當于15美元(120多塊人民幣)的交通費。由于同她一樣的人很多,她們的選票決定了選中的黨派在議會中的份量。這種政治權利,使他們能夠把資源配置權留在自己手里,改善自己的生活。有朝一日,政府和開發商們,會給他們更大的補償讓他們搬出貧民窟,基礎設施會緩慢而漸進地改善
權力資本茍合與仇富仇官合流。
——4月27日《華夏時報》報道,北京豐臺區林業局副局長黃朝明與妻子在別墅中被殺身亡。如此悲劇本應令人難過,然而,圍繞死者身份及財富的種種猜測和傳言卻將公眾的情感引向另一個極端。死者身居別墅且擁有多處房產、夫婦二人各開奔馳和帕薩特、家里看門的是德國名犬,妻子經營房地產個人資產達到4000多萬元。作者毛飛撰文說,這些信息激發了公眾的想象力。查看一下網絡跟帖,無人為這出慘劇掬一把清淚,到處彌散的是快意和詛咒,就連犯下如此兇殘罪行的殺人者也幾乎變成“替天行道”的好漢。這樣一起惡性刑事案件竟然使得大家熟悉的“仇富”與“仇官”心理合流一處,氣勢磅礴地噴涌而出
為什么窮人上不起大學,因為學費太低。
——與多數人認為時下大學學費過高相反,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再次重復了上述觀點。他自己解釋說,世行的研究、歐洲的研究都發現,我們用低學費的辦法實際上補貼的是富人,而不是補給窮人。如果我們把學費適當地提高,然后規定學費多少比例必須用于助學金,這些問題就可以很好地解決
巨幅香煙廣告仍高高矗立。
——位于安徽黃山市中心城區的市公安局辦公大樓樓頂設置的巨幅香煙廣告,從去年8月起就遭到市民強烈批評,但至今仍高高矗立在公安局大樓警徽上方?!缎戮﹫蟆纷恼f,這則廣告一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二有損公安機關形象。不僅如此,在工商部門明令撤除的情況下,該局仍拒不執行
當沒有教養的人搞起政治。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教授史蒂芬·卡特在所寫的《教養》一書里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教養已經徹底崩潰的時代,許多優秀的品質被遺忘了
教養乃是一種為了社會的整體利益,大家必須用基本的規范來節制一己私欲的品質。
——卡特教授說,但現實并非如此。搞政治的人,其人生目標乃是用盡方法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因此,政治總是而且似乎不可避免地,一直和道德處于對立的交戰狀態下。而我要悲哀地說,政治總是會贏,道德則老是被打敗
中國博士為何如此弱不禁風?
——近年來,博士自殺事件頻頻發生。去年9月,36歲的博士后、博士生導師,正研究員茅廣軍跳樓自殺身亡;10月10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王然從三層病房的洗手間跳下……作者吳應海評論說,中國博士弱不禁風的病根在應試教育上,學生整日埋頭題山書海,挫折教育、責任教育、生命教育自然被淡化。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由于一直“閉門苦讀”,也就一路“缺失”下去,以至于最終有人成了“自殺博士”
(責編/孫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