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7日晚央視3套的“聯合對抗”節目中,當紅花旦主持人王良在給挑戰者劉文濤讀題時,有這樣一題:“李白詩句‘陳王昔時宴平樂’中的‘陳王’指的是誰?”大凡有一些古文學素養的人都知道,“陳王”指的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曹植曹子建,在此毋庸贅言??伞捌綐贰敝皹贰弊质欠袢缤趿妓x之“yuè”音呢?我們不妨推敲一下。
“陳王昔時宴平樂”出自李白《將進酒》一詩,從與對句“斗酒十千恣歡謔”韻腳關系看,“樂”字讀“lè”讀“yuè”都不與韻腳發生沖突,甚至可以說讀“yuè”更為和諧。到底是該取哪個讀音呢?溯本求源,李白是化用陳王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的詩句。“平樂”即“平樂觀”,漢明帝所造,在洛陽西門外。(《三曹詩選》)此處之“平樂觀”作何解釋又當何讀?這與“平樂觀”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平樂”之詞義息息相關。
一、“平樂觀”最早出現在漢代,它與音樂無關
《辭源》對“平樂觀”的注釋為:漢代宮觀名。漢高祖時始建,武帝增修,在上林苑中未央宮北,周圍十五里。東漢都洛陽,明帝永平五年于長安迎取飛廉銅馬,置于西門外,筑平樂觀,也作閱兵的地方。在今河南洛陽市故洛陽城西。見三輔黃圖五、后漢書靈帝紀中五年、資治通鑒十八漢元光五年“馳逐平樂觀”注。從此條注釋看,漢明帝所造之平樂觀與“飛廉銅馬”有些淵源。
(一)“飛廉銅馬”為何物?
東漢的銅奔馬是1969在甘肅武威出土的,據云當時被定名為“馬踏飛燕”,也有學者引經據典,將其定名為“馬超龍雀”。最后可能因為眾說紛紜,無奈之下取名為“銅奔馬”?!般~奔馬”一名簡明扼要,但有馬無燕,未愜人意。
關于“飛廉”,注家多有出入。前書音義曰:廉,鹿頭龍身,神獸也。鐘鼓之跗,以猛獸為飾也。武帝置飛廉館。(《后漢書·董卓列傳》)音義云:“飛廉,神禽,身似鹿,頭如爵,有角,她尾,文如豹文?!?《后漢書·明帝永紀》)《墨子·耕柱》云:“夏后啟使飛廉折金于山川?!薄妒酚洝で乇炯o》云:“飛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币陨蟽蓵@然認為飛廉是人?!冻o·離騷》王逸注:“飛廉,風伯也?!焙榕d祖補注:“飛廉,神禽,能致風氣。”由是可見,飛廉到底是人是神,是獸是禽,古人未能蓋棺,且今天也不曾定論。
(二)“飛廉銅馬”所出現的歷史背景。
中國歷史上,漢與邊疆的少數民族之間的戰事烽煙不斷。衛青、霍去病、班超、蘇武這些時代的英雄,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昭示了那個時戰時和的年代。歷史上,漢與匈奴戰事頻繁,交往很多。無疑,人類社會的歷史充滿硝煙,但人們更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明帝永平五年于長安迎取飛廉銅馬,“迎取”二字可以看出匈奴送來的是以示友好的禮物。所以我們可以不用考慮“飛廉銅馬”到底是為何物,從明帝的“迎取”以及置于西門外,筑觀而藏之就可以斷定:這個供奉“飛廉銅馬”的“平樂觀”一定是一個用以象征、昭示和平、友好、安樂的建筑物,從某個角度說,它代表了人們對和平安樂的渴望和追求。
二、“平樂”當作何解
“平樂觀”是一個觀名,“觀”,是建筑物的類型,而“平樂”才是建筑物的真正的意義取向。《辭源》對“平樂”的注釋是這樣的:①和平安樂。史記——匈奴傳漢文帝與匈奴書:“愿寢兵休士卒養馬,除前事,復故約,以安邊民,使少者得其成長,老者安其處,世世平樂。②縣名。屬廣西僮族自治區。
很顯然,“歸來宴平樂”中的“平樂觀”地處洛陽,是觀而非地名。對《辭源》的注釋,我們只能采用其對“平樂”注釋的第一條,即“和平安樂”之意。作此解釋,“樂”字讀音不言自明。
綜上兩點,李白《將進酒》之中“陳王昔時宴平樂”之“樂”字應該讀“lè”而不讀“yuè”。
(黃瑞金,河北省承德民族師專附中;董業鐸,承德民族師專平泉分校)
“制服”與“治服” 吳校華
《現代漢語規范詞典》將“制服”與“治服”一并收錄并特別指明“治服”不同于作動詞“制服”。(因為“制服”還可以作名詞,因而在此特別指出本文中分析的是作動詞的“制服”,下文不再予以說明。)但是,在現實使用過程中,“制服”與“治服”的用法常常發生混淆,我們先看以下幾個例句:
(1)“卡薩諾鬧劇”進入倒計時,壞小子已被治服。(《東方體育日報》2004年11月1 2日)
(2)英勇市民孤軍奮戰,徒手治服了兩劫匪。(中國常德網2005年11月25日)
(3)持刀搶劫,交警徒手制服歹徒。(《華西都市報》2004年5月22日)
(4)寧波街頭特警三槍制服歹徒。(新華網2005年4月6日)
(5)如何將豬治服打好防疫針。 (西部畜牧信息網2006年4月13日)
(6)好在貨車上押豬的人沒有受傷,制服豬也很有一套。(《都市快報》2005年3月9日)
(7)洪水的猖獗使人們產生了制服洪水的強烈愿望。(《法制快報》2005年9月22日)
(8)當我趕到一八五團的時候,洪水已被英勇的軍民制服,乖乖退回了界河。(《兵團日報》2006年8月17日)
(9)然而,黃河就像一匹桀驁不馴的野馬,千百年來在西起鄭州,北抵天津,南達江淮的25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橫沖直撞,人們始終沒能治服黃河。(新華網2003年6月25日)
(10)為了戰勝井下流沙,高總工等工程技術人員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將鋼制沉箱拆開越過井口電纜,然后在井下半空中焊接,再沉入井底,最終將流沙治服,完成了頂管任務。(新桂網2002年11月14日)
以上例句對于“歹徒”、“豬”、“洪水”等同樣的對象,有的用了“制服”,有的卻用了“治服”。從上面的例句中,“治服”與“制服”好像看不出什么區別,它們之間似乎可以互換使用。難道這兩個詞完全等同嗎?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分清這兩個詞的確切含義?!冬F代漢語規范詞典》對這兩個詞的解釋為:
制服 ① 動 用強力壓制使馴順或服從:烈馬被~了/~罪犯。
治服 動 治理使馴服:~沙塵暴/將流沙~。
(該詞典在解釋這兩個詞時,都在其義項后特別指出“制服”不同于“治服”。)
《新華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沒有收錄“治服”,但對“制服”一詞的解釋比較具體,使人一看就明白,其解釋為:
制服 ②用強制手段使人或動物服從馴服。
由以上兩部詞典對“制服”的解釋及用例中可以看出,“制服”的對象應是人或動物,如“制服罪犯”“烈馬被制服了”等。而“治服”一詞,除《現代漢語規范詞典》收錄以外,其余如《新華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古今漢語詞典》《辭源》《辭?!返却笮驮~典均未收錄該詞。但是我們從《現代漢語規范詞典》對其的解釋及用例中可以看出,“治服”應該是更偏重于無生命的對象,如“沙塵暴”“流沙”“洪水”等,但該詞典未作確切說明。
“治服”一詞雖然大部分詞典都未收錄,但是,既然現實生活中人們會經常使用該詞,而且易與“制服”發生混淆,我們就應該給其一個確切的定義并使其合法化,即把它收錄其中,以便人們在使用時有據可依,把“治服”與“制服”明顯的區別開來。另外,我們建議各詞典在收錄這兩個詞時,應當將這兩個詞的釋義表達得更確切些,使人們一看便能明白這兩個詞的使用對象是不同的,這也符合語言的發展及語言表義精確性的要求。
(吳校華,南昌大學中文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作”“做”及其他 徐勁東
現代漢語中,有許多詞語讀音相同、意義相近,在組詞及運用上,不容易區分和把握?,F舉幾組常見的字詞試作區分,以饗讀者。
“作”和“做” 這兩個詞作動詞時,在抽象意義的詞語、書面語色彩較重的詞語、特別是成語里,多寫成“作”,如“作罷”“作對”“作廢”“作亂”“裝模作樣”“忸怩作態”等;后面是雙音節動詞時,一般也用“作”,如“作調查”“作處理”“作研究”等。表示具體東西的制造時多寫成“做”,如“做藥材”“做衣服”等。
“決”和“絕”這兩個詞都可以作副詞用在否定詞前,如“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絕無此事”等?!皼Q”和“絕”的區別:“決”強調的是主觀態度,如“決不反悔”“決無二心”等;“絕”強調的是客觀上必定如何,排除其他可能性,如“絕無此事”“絕不可能”等。
“度”和“渡”這兩個詞都可用作動詞,有經歷、通過的意思,但“度”跟“渡”不同。在現代漢語中,“度”的基本義是時間上的經過,“渡”的基本義是由此岸到彼岸。用于與時問有關的意義時,一股用“度”,如“歡度春節”“虛度年華”等;用于與空間(特別是有水)有關的意義時,用“渡”,如“渡河”“遠渡重洋”等。如用于有人為因素的意義時,用“渡”,如“渡難關”等;沒有人為的因素則用“度”如“度災荒”等。
“定”和“訂”這兩個詞都可以作動詞用,“定”的意思是先期確定,“訂”的意思是研討或商量后(把計劃、章程、合同等)確定下來?!岸ā敝赜诖_定的結果,“訂”著重于商討的過程。如果是可以確定而且已經確定了的,用“定”,如“制定發展規劃”等;如果不是最后確定還在商討之中的,用“訂”,如“制訂發展規劃”等。
“連”和“聯”“連”和“聯”都可以作動詞用,都有互相銜接、接續不斷的意思。但要注意區別:“連”側重相接,“聯”側重相合?!斑B日”“連年”“連續”“連接”“株連”“牽連”“水天相連”等的“連”不能寫作“聯”;“聯合”“聯邦”“聯歡”“對聯”“聯綿詞”等的“聯”不能寫作“連”。
“匯”和“薈”這兩個詞都可作動詞用,有“聚”的意思?!皡R”一是指(水流)匯合到一起,如“細水匯成巨流”等,二是聚集、綜合的意思,如“匯印成冊”“匯報”“匯總”等;“薈”一般指杰出的人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匯聚到一起,如“薈集”“薈萃”等。
“練”和“煉”這兩個詞都可用作動詞?!熬殹痹赴焉z或生絲制品煮熟,使潔白柔軟,如“練絲”“練麻”等,后引申為經驗多、純熟老道,如“熟練”“老練”等;也可指語言文字簡明扼要,表情達意準確而生動,如“簡練”“精練”等;還可指練習或訓練,如“排練”“勤學苦練”等。“煉”本義指用加熱的方法提高物質的純度或性能,如“煉油”“煉鋼”等;后來引申為仔細使字句簡潔精當,如“煉句”“煉字”等??梢?,“練”的常用義是練習、純熟,如“操練”“熟練”等的“練”不能寫作“煉”:“煉”指用火燒煉,“錘煉”“鍛煉”等的“煉”不要誤寫作“練”。
“溶”“熔”和“融”這三個詞都是動詞?!叭堋钡囊馑际侨芙猓瑥娬{溶劑是液體,如“溶化”“溶蝕”等:“熔”指固體在高溫下變成液體,如“熔爐”“熔煉”等;“融”強調融合這一現象,也特指冰雪等受熱變成液體,如“融匯”“水乳交融”“融會貫通”等。需要注意的是,“溶”“熔”“融”分別可以組成“溶化”“熔化”“融化”?!叭芑敝腹腆w在液體里溶解;“熔化”指金屬、石蠟等固體受熱而暫成液體狀態或膠體狀態;“融化”指冰雪受熱變成液體。
“暴發”和“爆發”這兩個詞都是動詞?!氨┌l”有兩個意思,一是突然而猛烈地發生,二是突然發財或得勢;“爆發”也有兩個意思,一是突然而猛烈地發生、發作,二是火山內的巖漿、氣體等突然猛烈的沖出地表,向四處噴溢。用作第二個意思時,兩個詞語不容易發生混淆,用作意思一時,要注意區別。“暴發”側重于突發性,多用于洪水、傳染病等;“爆發”側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類似的詞語還很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留心搜集和整理,并小心謹慎地使用,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作貢獻。
(徐勁東,江蘇省宿遷中學)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