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人迫切想看到的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溫嶺的天更藍、水更清,溫嶺的下一代能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
溫嶺市地處浙江東南沿海,長三角地區南翼。近年來溫嶺經濟發展迅速,其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市的第32位和第15位。
然而,在擴大經濟發展的同時,溫嶺也逐漸出現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為了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出這些存在的問題,《小康》從民間角度做了一次采訪調查。
治安難放心
在《小康》記者調查的過程中,當地人反映最多的是治安問題。“溫嶺的治安實在是讓人不放心啊!”一位被訪者表示。
據當地知情人透露,隨著近年來溫嶺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涌入溫嶺,一定程度上給當地的社會治安帶來了壓力。甚至有部分外來閑散人員與當地不法分子勾結,拉幫結派,嚴重威脅到當地社會的穩定。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橫峰工作生活的外來人員數量,已遠遠超過了當地居民的數量,這些外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給當地的治安管理帶來了相當的隱患。
“其實許多案件都與她們有關。”一位受訪群眾表示,他口中的“她們”,指的是在溫嶺大大小小的按摩院和KTV中從事色情工作的女子。
目前在中國的很多小縣城,都存在因色情業帶來的治安隱患。雖然國家對色情場所進行嚴厲打擊,諸如分布在各個街頭的按摩院、發廊、舞廳、KTV等,但結果常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溫嶺市也不例外。溫嶺市三星小區一帶各個大街小巷都有類似的場所,它們大部分以按摩院和KTV的名義存在,卻暗地里存在色情交易。
“我們也知道溫嶺的人口密度大,外來人員多,治安管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希望警察能把工作重心放到一些重點問題的治理上面,而不是整天在路上開著車巡邏,找違章停車的車輛開開罰單而已。”一位手機店老板抱怨說。
據其反映,除了猖獗的色情業外,目前溫嶺小額偷盜案件也比較多。“我的店鋪在一個月內就被小偷光顧了好幾次。特別是在入夜后,小偷趁著夜色,甚至變成了明搶。”
手機店老板的擔心在問卷調查中得到了體現。48%的受訪群眾表示,目前當地政府的主要目標應該放在“治安穩定方面”。
一位群眾對記者說:“許多地區的聯防隊,都是由當地民警的朋友、親戚等組成的。這些人的素質大多很差,根本不能完成當地的治安聯防的任務。”
在諸多社會問題突出的同時,溫嶺市的各種“環境”同樣不容樂觀。

“環境”待改善
溫嶺目前有4000多家鞋業企業,可謂是中國鞋都,然而在這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卻存在諸多隱患。
記者在對中小鞋業企業較為集中的橫峰、澤國地區進行調查時,業主紛紛表示,目前溫嶺鞋業正處于市場競爭的風口浪尖,形勢十分嚴峻。
“我們這些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落后,再加上缺少品牌意識,大多都是沿襲低價低檔的發展戰略。但是現在原材料價格、管理費用、工資成本一漲再漲,導致利潤大副縮水。”一位鞋業老板無奈的對記者說,“更可怕的是企業間的無序競爭!”
據了解,目前溫嶺市的鞋業企業大多存在規模小、利潤低、經營散等特點。這些“低、小、散”的企業仍然是家庭作坊式的,處于發展不成熟時期,內部缺乏必要的組織協調,造成企業間相互壓價,生產偷工減料,一些敏感崗位互相“挖墻腳”的問題突出,無法對市場進行有效的掌控。
“現在市場環境那么混亂,政府怎么也不出臺些辦法來管管?”,“不能老是把焦點放在寶利特、喜來登這些大型品牌企業上,我們小企業更需要政府的扶持!” 面對較惡劣的市場經營環境,許多業主怨聲載道。
而當地群眾的看法卻與之大相徑庭。“這些小企業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環境,那些老板們把錢都賺走了,留了一大堆垃圾”,“你別看這些企業規模不大,但是他們的能耗和污染大著呢”,“每到高溫時節,我們這里就要拉電,都是拜這些小企業所賜”,“經濟雖然增長了,但是地區的生態環境被破壞了,還要花更多的錢來治理,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橫峰地區的受訪群眾對此體會更深。目前橫峰地區有2000多家鞋業企業,每天產生的生產垃圾和生活垃圾達到130多噸,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過這個小鎮的垃圾處理能力。各式各樣的垃圾堆積在房前屋后,讓這個繁榮的小鎮成了溫嶺最臟亂的地方。
據當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垃圾污染問題已經非常突出,我們這里得腫瘤的人數,要比溫嶺市其他地區高出許多。”民間流傳“罪魁禍首就是這些垃圾”的說法,使得當地群眾人人自危。
因此,當地百姓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呼聲頗高,有39%的受訪群眾表示政府“環保力度不夠,雷聲大雨點小”,更有46%的群眾表示“不好,環保管理很混亂。”
此外,政府服務環境也不容忽視。在調查中,40%的受訪者表示了自己的強烈不滿,認為“官員辦事情拖拖拉拉”,只有少部分受訪者認為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比較好”。
近年來,隨著行政改革制度的深入,政府部門的工作也日趨規范。但是在記者的調查中,仍有許多受訪者認為溫嶺政府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存在不透明操作。
“部分行政人員總是前面一套,后面一套,有時候很難相信。”一位受訪者如是說。這樣的不滿情緒也直接反映在問卷上,一半以上的受訪者表示當需要和政府行政部門打交道時,他們會考慮“在這些行政部門里是否有熟人”。
溫嶺亟待改善的環境既有企業經營的市場環境,還有自然環境以及政府的服務環境。
產業需升級
問題的存在,讓溫嶺市政府不敢怠慢。
《溫嶺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資源環境壓力加劇,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技術的粗放增長的局面,土地、水、電供應緊張,環境污染加重,將成為溫嶺“十一五”時期無法回避的矛盾和問題。
《綱要》提出,將在“十一五”期間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力爭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指標分別達到40%、60%。
在《綱要》中,溫嶺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保護和集約利用資源、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治理等方面,分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致力于打造生態溫嶺,將溫嶺的經濟導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為了實現這樣的戰略,溫嶺市市委書記陳偉義提出了“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等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三大主體任務,堅持以西部的城市化帶動工業化、東部的工業化支撐城市化,東西并進,整體躍升,力爭溫嶺經濟社會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的發展戰略。
而在具體執行上,他選擇了“品牌興市”戰略,在實施“品牌戰略”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從而達到實現產業品牌、城市形象品牌、政府服務品牌相互促進的目標,進一步提升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讓溫嶺經濟社會步入一個更良性、更具優勢的發展新階段。
盡管政府對長遠規劃信心滿懷,但一些群眾卻對此不以為然。“臺面上說的好聽有什么用,在我們看來怎么把這些問題落實到實處,納入長效的管理機制,才是真的。”
當地一些中小企業業主則表示,“政府提出這樣的設想也是從大局出發的,我們也會盡我們的能力來配合政府的工作。但是同時希望政府能夠對于我們這些中小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在問卷調查中,有52%的群眾認為目前溫嶺市比較突出矛盾的是,“地方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還有22%的群眾則表示“環境保護問題”依然十分嚴峻。
而對于市委書記,社會民眾也表達了自己的期望,39%的受訪者希望他能加大生態環境治理;35%的受訪者希望他能懲治腐敗;17%的受訪者則期望他能提高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使溫嶺變得更好。
“作為溫嶺人我們迫切地想看到,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溫嶺的天更藍、水更清,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在記者結束采訪時,一名教師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