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在推行建筑節能時,采用 “大棒”加“胡蘿卜”的政策,讓人們過上既節能又溫暖的冬天。
加拿大屬于典型的大陸型氣候,冬季漫長,氣候寒冷。為了過冬,加拿大每年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加拿大政府通過制定建筑行業標準和規范、應用綠色節能技術、生產和設計、在項目中推廣革新技術和采用相應的標準等手段,來提高建筑物的節能水平,從而降低建筑和社區能源損耗,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嚴格標準保證節能
一系列的行業標準和激勵方案被加拿大各個組織建立起來,這些指導性的項目通過設定高行業標準,建立定性和定量的指標和建筑規范標準,從而提高建筑物要求和規范。在建筑評估(測量)的方面,加拿大已經建立了國家標準來評定建筑節能的情況,如R-2000和加拿大標準,這些技術標準包括能量效率評估、提高室內空氣質量、建筑物環境職責和房屋性能。
加拿大創建的健康和舒適的住房標準包括五個方面的特征:居住健康、提高能源效率、資源功效、環保和價格合理。該標準給住房居住者提供隨生活改變而變化的住房方案,其三個基本的原則是:適應性、可接受性和價格合理性。
加拿大的開發商不僅僅重視節能和技術利用,而且重視建筑物與周圍視覺的協調,注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動空間,增加單體房屋的功能性,使社區可以容納不同種類的人群,以滿足社會、經濟和環境的要求。同時,這種混合性的建筑物也順應了城市密度不斷增加的趨勢,有助于減少汽車的使用,使人們更多地使用自行車或者通過步行街到達目的地,增加了人們出行的靈活性。這種經過良好規劃的建筑區結構提高了人們生活的效率,使土地利用更合理,對未來進一步發展城市也很有利。
木制房屋猶如保溫瓶
大多數加拿大人都住在木制別墅里。加拿大木結構住宅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保溫能力強。和中國通常的磚混或水泥墻體的隔熱效果相比,木制別墅的墻體就像保溫瓶膽,而普通磚混或水泥墻體就像玻璃杯。木材是一種多孔性材料,導熱系數小,導熱能力低。加拿大木結構住宅利用夾層保溫和空氣屏障的原理,使住宅的保溫能力甚佳。木材和石膏板都是熱的不良導體,二者結合的框架結構形成相對封閉的室內空間。因此,無論是冬季取暖,還是夏季制冷,木結構住宅的能源消耗僅為磚混住宅的1/5,大大節省了能源費用。 由于墻體內裝有保溫隔音材料—玻璃纖維巖棉,更有效地提高了木結構住宅的保溫能力。同樣厚度的玻璃纖維巖棉,其保溫效果是混凝土的8~12倍,其降噪吸聲效果是混凝土的4倍。實際檢測結果表明,50mm厚的玻璃纖維巖棉可以降低噪音50分貝。中空玻璃窗的選用也提高了保溫隔音效果,創造了靜謐溫馨的居住空間。木結構房屋采用了高效絕緣玻璃棉的結構設計,它的防潮性能甚至可以達到磚混結構的10倍左右。同時木材自身具備吸收和釋放濕氣的作用,能夠緩和室內濕度的變化,透氣性與保溫性極佳的板材結構給人一種清爽、舒適的宜人感覺。
現在許多中國家庭把擁有小中央空調作為一種享受,然而,如果在沒有保溫措施、四處漏氣的房屋安裝這種空調實在是“高耗費”。首先,在磚混結構的房屋里要取得滿意的制冷和制熱效果必需雙頻功率的主機。其次,由于房屋散熱快,機器的日開機時間長,每月的電費至少加倍。與之相比,木結構別墅可節能60%。
另外,隨著加拿大的建筑節能政策逐步落實,高性能中空玻璃不斷得到推廣應用,在節能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們都知道,通過玻璃的熱傳遞包括三個方面,即熱輻射、對流和傳導,高性能中空玻璃三管齊下,針對輻射、對流和傳導同時入手,節能效果的提高是十分顯著的。此外,高性能中空玻璃的性能還包括:抗冷凝、降低噪音、提高熱阻和減少中空玻璃炸裂等。與普通中空玻璃相比,高性能中空玻璃的節能改善程度是36%~44%。高性能中空玻璃在配置上,采用低輻射玻璃和超級間隔條時,比普通中空玻璃提高節能36%;采用低輻射玻璃、超級間隔條和氬氣時,比普通中空玻璃提高節能44%。
目前,節能已成為一個發展趨勢,緊密地與加拿大房屋建筑和操作相聯系。加拿大木質房屋已經被證明是最健康、安全、節能、環保和高效能的結構體系。木結構住宅采用天然材料作為結構主體,配套建材也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是理想的綠色居住空間。與健康材料和有效的絕緣技術相配合,木質房屋將比普通混凝土房屋的能量消耗降低80%。
為進一步節能,加拿大還在嘗試綠色屋頂,通過在屋頂進行綠化,提供延伸的綠地。無論是高層還是低層建筑,綠地的輔助能效都會使房屋冬暖夏涼。綠色屋頂還吸收雨水,防止雨水流失,給屋頂帶來生機和活力。從屋頂下來的雨水通過收集還可以再利用。
“大棒”加“胡蘿卜”
如果有兩套住宅,一套是節能建筑,另一套是非節能建筑,前者每平方米售價要比后者貴幾百元,假如你是購房者,會選哪一套?多數購房者可能選擇的是后者。盡管節能建筑的好處人人皆知,可是一到要為建筑節能掏錢的時候,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縮回去。只要不節能建筑仍有廣闊市場,開發商、建筑師就不會鐘情于采取節能措施的建筑。因此,加拿大在推行建筑節能時,就采用了“大棒”加“胡蘿卜”的方式。所謂“大棒”,是指一系列強制性的政策與規范。同時,對新型的節能材料進行政策上的支持和財政上的幫助。
比如全水基現場軟發泡建筑保溫隔熱材料就是加拿大某公司于1985年研發生產出的一種綠色環保、高效節能的聚氨酯類保溫產品,是一種新型的發泡保溫隔熱材料,發泡速度快,施工簡便,可現場噴涂在新建建筑結構上,在填充式保溫隔熱結構產品中優勢尤其明顯,它還可現場灌注到既有的建筑圍護結構的空腔內,能完全改變傳統保溫隔熱材料在商業建筑及住宅建筑里所起的作用。作為膨脹性現場軟發泡保溫隔熱材料,該產品能使整個建筑的氣密性變得非常好,而且所有材料都很密實地依附在墻體上,將保溫隔熱和阻氣兩個功能合二為一,因此該產品被譽為硬泡聚氨酯保溫產品的升級換代產品。
在開發該產品時,加拿大政府就提供了各種優惠政策和財政支持。在走向市場時,加拿大各個專業協會又積極向建筑開發商推薦該產品,甚至政府官員也利用各種場合向國外企業介紹該產品,使該產品迅速贏得市場,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為加拿大節省了大量的能源。
過去,建筑節能主要是關注建筑在建設階段如何運用新技術的集成,減少對資源的損耗。從加拿大的經驗來看,在建筑醞釀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里,每個環節都有節能的文章可做。設計階段,除了考慮節能省地,景觀、綠化、水景的設計,也會考慮資源、能源的最少消耗;在建設和使用階段,除了考慮土建的資源節約,還得考慮裝修的節約資源,同時重視對建筑的保養,減少廢棄物的數量;即便在建筑老化階段,仍可通過一系列的改造手段,使其“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