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選自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話題Section A。)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復習一些關于表示愛好的詞匯。Love,enjoy,like,prefer,beinterested in.
(2)讓學生們學會用英語去談論他們喜歡做的事情,并在生活中運用“I prefer/like/love/enjoy/am interested in…”,“I used to…but now I…and so on”.
(3)培養學生的聽、說、寫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了解表達自己喜好的交際過程;為學生創設自學、小組探索研究的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已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談論他們的愛好讓學生去熱愛生活和感受生活的價值;通過自學,使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二、明確教學五要點
1.重點:如何談論你喜歡做的事情。
2.難點: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自由靈活地練習。
3.德育點: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
4.創新點:在當堂訓練,內化所學的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
5.空白點:(1)在解決知識點的時候設置空白點,讓學生通過自學和合作探究來掌握知識。(2)板書的空白。讓學生完成老師的板書,既可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又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
三、教學內容與板書
Unit3 Topic 1
What things do you love collecting?
Section A
(板書內容由學生根據本課所掌握的重點內容來書寫。)
四、教具的選擇和使用目的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讓學生對英語感興趣;錄音機的使用可以糾正學生的讀音。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激發興趣。(以問題的方式直接導入。)
Teacher:I used to run,but now I like walking.Whatabout you?Let’s talk about what things you love:(以下5個問題用幻燈片打出來。)
(1)What do you love doing?
(2)What do you like doing?
(3)What do you enjoy doing?
(4)What do you prefer doing?
(5)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讓學生理解問題,知道本節課的重點是談論“喜歡做什么?”并且復習可以表示愛好的詞匯:love,like,enjoy,prefer,be interested in,出示5張圖片,根據圖片的內容讓學生結合以上5個問題來練習。教師示范引路,讓學生自由交流:
Teacher:Ask and answer in pairs.
Student A: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Student B:I’m interested in playing football.
使學生通過這5個圖片的使用過程進一步了解句型的含義和并能恰當地使用。解決了書中的2a部分。
2.I know what you like.Do you want to know some-body likes?Let’s see him or her likes.Open your books.Turn to page 54.Learn 2b.Look,listen and match.(完成書上的2b部分,聽聽力,進一步鞏固以上知識。)根據2幅圖片的展示,學習2個新單詞:painting valuable.(講解單詞的音,形,義,由學生出示例句。)
3.設計第1個任務,活躍課堂氣氛。
Studiol:Could you tell us what hobbies are?
本環節采用競賽的形式,通過抽簽,兩個同學相互配合,一個根據單詞來做動作,一個猜出單詞并用“喜歡做……”的句型來表達出來。
4.引導自學,發現問題。
I like collecting telephone cards.Because I can learn a lot about history and geography.What about you?(讓學生自由談論自己喜歡收集什么以及原因。)
(1)Now let’s learn la tagether.
Listen carefully,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What’s Marin’s hobby?
②What’s Michael’s hobby?
③Does Michael often listen to rock music now?
Listen again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④Why does Mafia love collecting stamps?
③What does Maria learn from the stamps?
(問題的設置是由易到難。)
(2)設計第2個任務。
Studio 2:Read la in paisr.(給學生3分鐘朗讀的時間,相互幫助糾正讀音。)
(3)設計第3個任務。
Studio 3:Act it ont.(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4)Discuss in pairs.(分組討論1a中的知識點,并且互相幫助解決討論中出現的問題,適當時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
5.點撥導學,合作探究。
Can you solve the problems by yourselves?
全班學生分成3組,共同探究本課中的重點和難點。老師給予點撥。學生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
(1)so many和so much.
(2)must情態動詞的用法。
(3)used to do句型的用法。(在完成本知識點的時候,放一段搖滾音樂,通過“My father used to listen to rock music,but now he likes Beijing Opera”引出本句型,并擴展其句式的變化:一般疑問句和否定句。本部分要詳細講解。)
6.當堂訓練,內化所學。
通過設置第4個任務,來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
Studio 4:
Step 1:按照句式I used to…but now I like(collecting/doing)…because…進行練習。
Step 2: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其他學生認真聽并做好記錄。記錄內容如下:
Name______ Used to do_______
Now_______ Reason_______
Step 3:整理記錄,選出一個記錄,參照記錄內容寫一篇小短文。然后向全班同學匯報。
(1)用表示愛好的詞匯完成簡單的句子。
(2)運用今天所學,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完成一篇關于自己愛好的短文。
點評: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立足文本,在學科教改的基礎上利用文本再拓展,再創造。在動口動腦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感悟理解內容,引導學生探究知識,加強合作學習,引領學生的思維并走向深層。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學習能力,體現了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生活出發,確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
1.教師在這節課的設計中采用7任務型教學途徑。每一個任務都是圍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的生活而設計。如:任務1:“做一做,猜猜看”,要求兩名學生相互配合,一人做,一人猜,大家評。這種形式非常適合初一到初二年齡段的學生,直觀性強,學生在玩中學。活化教材,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2.課堂上給學生留有空白,引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完成任務2、任務3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探究和交流、體驗、分享成功的感受。教師的設計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設計上,我們看出了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由教學內容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能力的培養者。
3.任務4的設計是本節課的亮點。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智慧,也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升華。在這個任務設計中又包含了3個小任務鏈。首先通過“Iused to…but now I like…because…”的句式進行自我模擬訓練;然后做記錄,進行加工處理再輸出信息。一系列的任務設計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挖掘了學生內在潛質。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清晰。以任務為途徑,任務設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了教師對課標、教材的理解和創新,是一節成功的教學設計。
編輯/于赫
E-mail:hehe6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