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年齡稍長或對中共黨史、共和國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在1962年初,中共中央曾在北京召開一次擴大的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對劉少奇在會上提出的“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大膽結論,人們也都耳熟能詳。但是,對中共中央所以決定召開這樣一次規??涨暗臅h前后經過;“白天出氣,晚上看戲,兩干一稀”典故的由來;毛澤東何以一反常規,提出劉少奇的報告不必經中央政治局討論,直接發給與會人員討論;毛澤東對劉少奇、周恩來、朱德、林彪、鄧小平在大會上的講話如何反應;中央七大常委之一的陳云,為何婉拒毛澤東之請,不在會上講話;1967年2月,毛澤東在同卡博和巴盧庫談話中所說,他在1962年七千人大會的講話就指出,“修正主義要推翻我們”,這句話是有所指的,“那時已看出一些問題”,又究竟指的是什么?等等,人們不僅不知其詳,而且存有很多疑惑。
最近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張素華著《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以下簡稱《變局》)一書,使人感到現在有了一部全面解讀七千人大會的專題史書??v覽全書,可以看出,作者是積多年之功,在大量搜集和充分占有資料的基礎上,成就此書的。此書的最大特點是可讀、可信。
所以稱它為“可讀”,不僅僅是作者的語言生動、文筆流暢;更在于作者的視角新穎,全書是沿著人們關注的一系列問題步步深入,逐一展開的。這些問題是:
為什么要開一個規模如此巨大的會議?
大會的進程,又為什么出人意料地不斷改變?
毛澤東究竟對劉少奇主持起草的報告怎么看?
劉少奇的書面報告在大會中引起了怎樣的反響?
各個層次的反響是否一樣,又有著怎樣的不同?
劉少奇、毛澤東、鄧小平、朱德、周恩來先后在大會講了話,他們的具體表現如何?
林彪,除人們熟知的情況之外,他在會上還講了些什么內容,毛澤東當場的反響如何?
大會留下的懸念,陳云為什么不講話?
會議主題何以由反分散主義到統一思想,又轉向開“出氣會”?
省委書記和部長也都作了檢討,他們檢討些什么?
曾希圣到底受了怎樣的沖擊?
七千人大會隱現的毛劉分歧。
這些多年為人們關注而又無力解開的謎團,正是這本書的“看點”。
說它“可信”,在于作者對上述所有問題的闡述,基本都是用材料說話。尤其是第一手資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中央工作會議的有關記錄、中央書記處會議的有關記錄;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與大區、省等各級領導人的談話記錄;有關會、院領導人在各種會議上傳達中央領導人的講話記錄;七千人大會簡報等一般研究者所難以尋覓的檔案資料。還有,楊尚昆、胡繩、吳冷西、鄧力群等中央機關工作人員的日記和回憶;當年《人民日報》的新聞和報道;作者參與對當年參加會議的袁寶華、李瑞山、陶魯笳、汪東興、杜潤生、梅行、趙家梁等人的訪問記錄;等等。因此,書中對上述問題的敘述,具有極大的可信性和權威性。
從《變局》一書的立意來看,把住了七千人大會的脈搏。自1958年“大躍進”到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這個時段,對中國社會發展發生重大影響的有四個會議:1958年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1959年7-8月的廬山會議;1962年1-2月的七千人大會;1962年8-9月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蹲兙帧芬粫?,沒有把七千人大會作為單個的歷史事件進行敘述,而是把它放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全過程加以考察,從而顯現了歷史的連續性,并深刻感受到七千人大會是眾多歷史環節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鏈條。從當時的情況看,1958年相繼出臺的“大躍進”、總路線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曾被認為是找到了在短期內超英趕美和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捷徑。1958年冬,毛澤東對“大躍進”,尤其是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出現的問題有所察覺,但并沒有改變上述的基本觀念。正因為此,1959年廬山會議發動了對彭德懷的所謂“右傾機會主義”的批判,在捍衛“三面紅旗”的熱浪中,使原已發生的錯誤越演越烈。七千人大會雖然沒有動搖“三面紅旗”,但整個來說是持一種保留態度;從中央、大區、省、地、縣各級領導人在會上都有檢討,事實上承認了主觀錯誤是造成三年嚴重困難的主要原因;“出氣會”使省以上領導人認識到幾年來黨內殘酷斗爭造成的嚴重危害,決心要發揚民主、讓人講話,并進行大規模甄別平反。這一切,對恢復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民主作風,對重新喚起廣大干部和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團結一致貫徹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起了重大作用,在歷史上確實具有重要意義。七千人大會帶來的這股新風,可稱為是一個“變局”。
然而,對這次大會,毛澤東在當時沒有作過明確的表示。對劉少奇、周恩來、朱德、林彪、鄧小平五大常委的講話,除林彪外,毛也一概未作評論。唯一稱贊的是林彪的講話,毛澤東當場就說:“林彪同志講了一篇很好的講話,關于黨的路線,關于軍事方針。我希望把它整理一下。給你一個星期、半個月搞出來?!边@顯然是一個重要信號。此后,毛澤東對林彪主持出版的《毛主席語錄》大加贊賞。1965年11月15日,毛澤東在蚌埠同安徽省委負責人談話說,這個本子(指《毛主席語錄》)不錯。這本書共有23章,夠了,比孔夫子的著作還多,老子的文章也只有5000字,還沒有這個本子這么多。馬恩列斯文章太長,我主張寫短文章。安徽省委負責人當場表示群眾很歡迎這本書,最好一個生產隊發一本時,毛說,好嘛,向中央辦公廳要,提不通,到下次中央工作會議上再提。與之相反,對七千人大會,1964年8月20日,毛澤東在北戴河同中共華北局第一書記李雪峰等談話時說:“七千人大會有綱,也有目,把一些缺點錯誤講得嚴重了一些,以后在4、5月更講得嚴重?!?966年8月,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期間,毛澤東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中,明確點出了“一九六二年的右傾”。1967年4月12日,江青的一句話說得更直接。她說,毛主席在七千人大會時憋了一口氣。七千人大會與四年后發動的“文化大革命”的聯系被一語道破。可見,七千人大會對爾后中國政局的發展,同樣又是一個“變局”。
(摘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