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生意人都想賺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滿腦子都是生意經,這只是一般人的想法。
很久以前,我曾接到一封從北海道的札幌市寄來的信件,內容大致如下:“我是一位眼鏡商人,前幾天,在雜志上看到了您的照片。因為您所戴的眼鏡不大適合臉形,希望我能為您服務,替您配一副好眼鏡。”
我認為這位特地從北海道寫信給我的人,必定是位非常熱心的商人,于是便寄了一張謝函給他,后來便將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凈。由于應邀到札幌市演講,不久我終于有機會一游北海道。在我演講完畢之后,那位曾寄信給我的眼鏡商人立刻要求與我見面。他的年紀大約在七十歲左右,當時,他對我說:“您的眼鏡跟那時候的差不多,請讓我替您另配一副吧。”我聽了著實吃了一驚。我被他的熱忱所感動,于是便說:“一切就拜托您了,我會戴上您為我配的眼鏡。”
那天晚上,我在旅館的大廳跟四五個人洽談商務,那位商人再度來找我,并且不斷地找話題與我聊天。大約花了一個鐘頭,才完成測量臉部的平衡,戴眼鏡的舒適感,以及檢查現在所使用的眼鏡度數等工作,并且言明16天之后將眼鏡送來。臨別時,他對我說:“您所戴的眼鏡好像是很久以前配的,說不定您現在的視力已經改變了。假如不麻煩的話,請您駕臨本店一趟,只要花費1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了。”因為10分鐘并不妨礙我的行程,于是我跟他約好在回大阪之前,去他的店鋪拜訪。
翌日,臨去飛機場之前,我來到了他的店鋪。
當我走近一瞧時,真是嚇我一大跳。那間店鋪位于札幌市類似東京銀座或是心齋橋的繁華街道上,站在店鋪之前,宛如置身眼鏡百貨公司的感覺。當我被招待進入店內之后,店里大約有30位客人正看著大型電視機,耐心地等待著。這里的一切檢驗裝置,都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真是令我嘆為觀止。這的確是家不同凡響的眼鏡行。
尤其讓我佩服的則是那些只有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才看得見的年輕店員的舉止。當時店內大約有30位客人,可是,他們那種敏捷的動作,以及待人周到的禮儀,的確讓人信服,那位老板如松鼠般在店內四處穿梭不停。
不錯,這的確是做生意必須具備的作風。我的內心不禁對他欽佩萬分,于是走近他的身邊說:“您的工作這么繁忙,竟然在看到雜志之后,馬上寫信給我,我認為您的用意不只是為了做生意,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老板笑著對我說:“因為您經常出國,假若戴著那副眼鏡出國,外國人會誤以為日本沒有好的眼鏡行。為了避免日本受到這種低估,所以我才寫信給您。”
聽了這番話后,我感到他的銅臭味一掃而光,我也更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思考能力,直覺地認為他是世界一流的眼鏡商。就這么回去,似乎說不過去,于是我將一架新型的手提收音機留下來當禮物。相隔10年才有北海道之行,卻訂制了三四年未曾改變的眼鏡,而且懷著不得不饋贈禮物的心理,這種巧妙地突破常理的生意手腕,你認為如何呢?
很明顯的,我非常欽佩那位商人的堅定信念,并且感謝他教我這招做生意的秘訣。我已被他那種處處為他人著想的觀念和熱忱所折服。當我也持有這種想法時,覺得自己仿佛年輕了10歲一樣。
追求利益并不是做生意的最終目的。開闊視野,摒除銅臭味,以誠待人,努力工作,這才是做生意的不二法門。(摘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