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2006.5.4)
不可遏制
“一個歷史傳奇的鑒賞家、一個善良的愛國者、一個熱愛和平的教師,到現在,沒有傷害過任何人。”這是在以色列把自己比喻成希特勒之后,內賈德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對自己的評價。從他冷靜的表現看,人們看不出伊朗正面臨制裁甚至美國的入侵——如果他們繼續核濃縮項目的話。
其實內賈德不是伊朗核計劃或外交政策的決定者,決定權在宗教領袖哈梅內伊和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主席拉里賈尼手里,但是他把自己和伊朗的野心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制裁的后果難以預測,但軍事入侵將更加讓伊朗人民同仇敵愾,不久以后,內賈德好斗的樂觀主義將要經受考驗。
瞭望新聞周刊
(2006.5.8)
老北京的死與生
被譽為“人類在地球表面上最偉大個體工程”的北京元明清舊城,正面對一場或死或生的考驗。拆與保的力量在進行最后的角逐。面對推土機的轟鳴,有人踩剎車,有人踩油門。新老北京的生死演義仍在發展,新老北京的共存愿景仍在期待。
明鏡周刊
(2006.5.3)
新加坡變身
整潔、優雅的新加坡,是一個看上去有些無聊的地方,對任何不衛生的行為,都有嚴格的禁令,但是為了維持一直以來的繁榮,他們正準備改變自己一直以來正直的形象。他們對未來的信條是:生活、工作、玩。他們希望把新加坡變成一個擁有賭場、夜總會和摩天大廈,西方自由和寬容與東方的儒家生活方式和諧共存的生機勃勃的國家。
環球
(2006.5.16)
誰能最先建立月球基地
隨著探月理想從“登月”到“建立基地”的升級,人類開始憧憬,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由人類設立在月球的基地,將會在遠方守望著蔚藍色的地球。那么在太空六強中,是誰會最先建立這個基地?是美國、俄羅斯、日本、歐盟、印度,還是中國?
民族周刊
(2006.5.22)
母親節
人們經常說,做母親是地球上最重要也最困難的工作,她們不僅要用愛與關懷養育孩子,而且需要把他們培養成健康、快樂、負責任的成年人,這是一個國家未來的關鍵。但是現在,母親的社會身份處在一個臨界點上,她們的工作使很多孩子無人照料。我們處在一個21世紀的經濟模式和過時的工業時代家庭支持結構共存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