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陶瓷“傍名牌”風波尚未平息。
2006年4月26日,法國博內特里塞文奧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國“夢特嬌”)在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一紙訴狀將佛山市石灣新科迪陶瓷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原告法國博內特里塞文奧勒有限公司認為,佛山市石灣新科迪陶瓷有限公司于2002年7月開始在其瓷磚上使用與“夢特嬌”法文標志相同的商標,并注冊了“夢特嬌”中文通用網址。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其商標專用權,因此向法院提出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行為并消除影響,還要求賠償其經濟損失2000萬元,并將“夢特嬌”中文通用網址移給原告。
法院當庭做出一審判決,被告佛山市石灣新科迪陶瓷有限公司賠償原告50萬元,“夢特嬌”中文通用網址歸原告所有,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我們企業內部還沒統一意見是否上訴,等過一段時間再通知你好嗎?”《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多次聯系新科迪陶瓷公司董事長梁偉鴻幾乎都得到同樣的禮貌推辭,顯然已經被“傍名牌”風波折磨得焦頭爛額的他不愿再面對媒體。
“我們肯定要上訴!”梁偉鴻的“高參”、行業資深人士藍衛兵斬釘截鐵地說:“現在的情況明擺著是法院與工商局互相矛盾。”顯然,藍衛兵并不認同法院的一審判決。
憑什么說我們“傍名牌”
“2002年,我去北京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夢特嬌’陶瓷商標的時候,得到的答復是‘夢特嬌’商標當時在陶瓷領域沒有注冊,因此商標局可以受理新科迪公司的申請,商標局并在2003年12月28日正式批準了新科迪公司對‘夢特嬌’商標在陶瓷領域的專用權。”藍衛兵的這些談話充分顯示了他在這場風波中的分量之重和超前的法律意識。
即使有這種超前的法律意識,接下來的麻煩還是避無可避。2004年4月上旬,新科迪公司接到了法國博內特里塞文奧勒有限公司對新科迪公司“夢特嬌”陶瓷商標的異議書,新科迪公司隨即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申述答辯。
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對新科迪的申述答辯還沒有回復的情況下,法國博內特里塞文奧勒有限公司一紙訴狀把新科迪陶瓷公司告上法庭,而且法庭又做了一審判決。
“這分明是法院和工商局在‘打架’。”藍衛兵感到很委屈,“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收到商標局對新科迪申述答辯的回復。”
“即使從時間關系上來說,法國‘夢特嬌’也是沒道理的。2003年底,新科迪實際上擁有了‘夢特嬌’商標在陶瓷領域的專用權,而法國博內特里塞文奧勒有限公司在2005年才在陶瓷領域補充注冊了‘夢特嬌’商標。”
藍衛兵說:“即使在2004年底法國‘夢特嬌’被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但新科迪自從法國‘夢特嬌’起訴的那一天起,就已經停止了‘夢特嬌’牌的生產與銷售。”
藍衛兵認為,法國“夢特嬌”各地搜集到的新科迪侵權的產品“證據”主要是新科迪經銷商手中的存貨。但他承認,新科迪公司網站未及時清除“夢特嬌”使對方抓住了“把柄”。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被告在瓷磚產品及網站的顯著位置上使用的“夢特嬌”符合商標法規定的“相同或近似”商標,構成對原告法國“夢特嬌”商標的侵權行為。
為什么是“夢特嬌”
“我們在注冊‘夢特嬌’陶瓷品牌時從沒想過要‘傍名牌’。”藍衛兵否認新科迪有“傍名牌”之嫌,“到了國家商標局才知道有這么一個服裝品牌,但商標局受理這件事的人又認為可以注冊,沒有違反法律。”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通過多種渠道找到了一本新科迪公司在2003年對“夢特嬌”陶瓷品牌的廣告宣傳畫圖案,上面的圖案是早晨日出時北京天壇的雄偉景象,廣告詞是“秦磚漢瓦大王旗,白云黃鶴夢特嬌”,不僅不洋氣,倒有幾分“江山如此多嬌”的復古情懷。

“在眾多的洋名品牌中,之所以瞄準新科迪,就是因為新科迪是廣東省著名商標,名氣比較大,這是在殺雞嚇猴。”輾轉景德鎮和佛山兩個著名陶都的佛山資深傳媒人愈鎮榮談出了他的看法,“國內‘傍名牌’企業屢遭棒打,一個接一個落馬的背后,是我國保護未注冊馳名商標愈趨接軌國際,‘傍名牌’之路將成死胡同,喜起洋名的企業最好靠原創。”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思:法國“夢特嬌”在內地多個地方就“傍名”侵權問題打過50多個官司,幾乎全勝。陶瓷行業一直是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行業,這次法國“夢特嬌”將目標鎖定陶瓷產品,佛山新科迪隨即卷入“傍名牌”風波之中。
洋名為什么滿天飛
陶瓷企業崇尚起洋名?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南國陶都佛山到底有多少陶瓷企業為自己的產品起了洋名?
“陶瓷企業生生死死,很難統計,但大概的數字應該有400多個吧。”佛山資深傳媒人愈鎮榮確實不愧為“佛山通”,他所知道的絕不僅僅是洋名品牌的粗略數字,而且精通佛山陶企祟尚洋名的歷史,“時間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葉,當時馬可波羅、蒙娜麗莎等品牌嘗試使用洋名銷售策略,產品賣的價格高、銷量大,市場反響強烈,一舉成功。在這種‘榜樣’的有效刺激下,別的企業紛紛跟進,‘羊群效應’形成了,‘金發碧眼’滿天飛了。”
“實際上,國外對此非常清楚,主要用來‘忽悠’國內的消費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梅文鼎補充道。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走在佛山石灣和南莊的大街發現,與國外名牌、名車、名表,名人,名畫等品牌名稱相同的陶瓷品牌廣告大行其道:蒙娜麗莎、馬可波羅、歐神諾、帝舵、LV、路易斯、華倫天奴、諾貝爾、羅馬、帕薩特、寶萊、賽歐……令人眼花繚亂,別有一番“異國風情”。
“甚至還有企業曾計劃注冊‘克林頓’,‘薩達姆’作為產品的商標。”佛山圣陶坊陶瓷公司董事長毛靖華嚴肅的表情分明在表明他確實不是在開玩笑。
蒙娜麗莎、馬可波羅等品牌先期的“榜樣”作用造就了今天的“金發碧眼”滿天飛,而新科迪“傍名牌”所引發的“榜樣效應”在佛山陶瓷界也引起了連鎖反應:新科迪卷入“傍名牌”風波之中,蒙娜麗莎、路易摩登等陶瓷品牌相關負責人紛紛發表談話,表明自己絕無“傍名牌”之嫌。
“實際上利用洋名的銷售策略現在已經做濫,目前企業在產品商標中對洋名已經沒有什么刻意,主要是看廣告策劃公司的喜好。”愈鎮榮分析了當前佛山陶瓷界為產品起名的趨勢,“目前,倒是出現了一種從中國古代文化中汲取‘營養’的復古之風,這可能更加符合‘china’(陶瓷)的本原吧。”
目前的佛山陶瓷界正在興起一股復古浪潮,“仿古磚”在中國家庭裝修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圣陶坊、金意陶、婁蘭等明顯帶有中國古典文化色彩的品牌已經嶄露頭角。圣陶坊“石灣魂”系列把石灣傳統的手工工藝融進現代工業產品的做法更是在行業內引發了轟動。
政府的目光
“我們會尊重法律的公正判決,決不‘護犢子’。”有過軍旅生涯的佛山市禪城區副區長戴一民斬釘截鐵的態度充分表明了佛山市政府對待知識產權的態度,“最近,我們有個陶瓷機械生產企業與意大利的企業發生了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我們已向意大利薩索羅市表明態度,積極配合,協助調查,通過法律途徑公正解決。”
石灣瓦,甲天下,五百年的南風古灶窯火不熄。據中國陶瓷協會提供的數據,佛山陶瓷已經占據了中國陶瓷市場60%左右的份額,在首批評出的12個陶瓷“中國名牌”中,佛山一舉拿下8個。作為政府一方,現在更關注的是陶瓷產業的升級。
“我們的企業到底應該賣什么?”戴一民反問道,“到目前為止,能夠代表中國去意大利參加世界上頂級的陶瓷博覽會——博羅尼亞展覽會的企業只有一家,但屜廳里放的產品卻很多都是‘MADE IN CHINA’。”
“我們的企業干巴巴地在層位上放著幾塊瓷磚,太可憐啦。”戴一民說,“有一個賣浴缸的國外企業,展位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而擺放的產品只有一個浴缸,各種燈光輪番變幻,兩個黑人男女模特在浴缸水浪的沖擊下表演。”
“人家是在賣什么?”到現在他還顯得非常激動,“人家不是在賣產品,是在賣品牌、賣藝術!誰看了這種浴缸不會買呢?”
戴一民受到了深深的刺激,刺激的結果是他從博羅尼亞回來之后馬上給佛山幾個知名陶企的老板“狠狠地上了一課”。
在對企業是賣產品,還是賣品牌和藝術的爭論上,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西方時,以“石灣公仔”名揚天下的佛山工藝陶瓷已經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在江西景德鎮的瓷器漸漸淪落為地攤貨的時候,石灣工藝美術陶瓷廠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目前最高的賣價已經達到50萬元/件。
“目前還沒賣到作品應有的價值。最近我們要拍賣一個大師的作品,起拍價是80萬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梅文鼎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我們石灣的工藝陶瓷向兩個方向走:珍貴的越珍貴、普及的越普及。”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是石灣的寶,南風古灶是石灣的根。”戴一民結束了與本刊記者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