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賭球的人越來越多了,賭球的方式、技術含量也在“與時俱進”
“百度”一下“世界杯賭球”這個關鍵詞,馬上彈出相關網頁554000篇,搜索用時千分之一秒。
據國外媒體預測,在為期一個月的世界杯期間,將有幾千萬人直接或者間接參與賭球。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目前與足球賭博相關的網站有大約2300多個,其中有330余家是中文賭球網站。
在德國世界杯期間,國內到底有多少人參與了這種非法的地下賭球活動,恐怕很難有一個準確的統計數字。一個地下莊家稱,作為國內地下賭球勢力活躍的南方某省,幾乎每個縣級市都有境外博彩公司的代理。
“參與賭球的人越來越多了”
“參與賭球的人越來越多了”,這是一個賭球者對今年世界杯期間廣州賭球的一個判斷。

世界杯期間,《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隨機調查了身邊以及社會上的一些朋友,發現有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賭球。賭球者中少的一場下個五十、一百元,多的一場能下到上千元。理由基本上都是——“小賭怡情”,認為賭球是調劑生活的一種手段。個別人甚至“理直氣壯”:“很多比賽都在后半夜,不下點注刺激一下,一個人看球怎么撐得住呀!”
公司白領小林說:“平時工作壓力很大,借著世界杯小賭一下主要是為了放松。”在小林看來,賭球并不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我覺得和打麻將一樣,有輸有贏,只要能控制住,不玩太大的就行了。”
世界杯期間,廣州許多酒吧以看世界杯的名義招攬球迷。在酒吧中看球,能發現不少人邊看球邊撥打手機,內容很多都是“幫我落xx隊x百塊”。一名酒吧服務生告訴記者:“為了看球時更刺激,來看球的人大多數會下注,而且下注具有傳染性,本來不想下的人看到這個場面也會被裹挾。”除了酒吧外,在一些茶藝館、咖啡館甚至茶餐廳,人們也可以參賭。
獲取賭球資訊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即使不上網,報刊攤上也可以買到各種“波經”之類的賭球指南,就連正規出版的報紙上也都赫然列著澳門、歐洲的賭球開盤指數。
為了吸引更多追求刺激的賭球者,地下莊家的花樣也越來越多。除了賭輸贏外,有賭世界杯第一個進球的,有賭阿根廷的比賽中馬拉多納會不會出現在電視鏡頭里的,有賭哪支球隊先開球的,甚至連球員的發型也賭……
為了逃避警方打擊,賭球的方式、技術含量也在“與時俱進”。與上屆韓日世界杯不同,由于網絡的日漸普及,廣東現在最流行的是賭“走地盤”。“走地盤”即是根據比賽的進程隨時滾動變化盤口、賠率,刺激性很強,風險很高,而且必須在網上下注。可以賭半場、賭全場、賭黃牌總數等等,即使是120分鐘內打平,還可以賭點球決戰的勝負。總之,比賽沒開始就可以下注,一直可以下到比賽結束。
一個地下小莊家介紹說:“這些賭博網站基本上都是國外的,有專門的中文版,針對國內賭客。網上的賬號是由本地的小莊家分給熟人,再由熟人帶熟人,關系好的連押金都不用。一個人有了網上賭球的ID后就能隨便賭,他身邊往往就會聚集一幫朋友、同事,好多人通過一個賬號來玩。”
一個地下莊家的自述
黃海(化名),大專學歷,曾經做過地下小莊家,現為自由職業者。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他見證和親身經歷了廣東賭球的發展變化,他自己也一直在賭球,但按他的習慣說法叫“玩球”。
“直到現在,家里人都不知道我有過一段當地下莊家的經歷。他們一直認為我是為廣告公司做平面設計的自由職業者。”黃海一直認為自己還算是一個“很有理智”的賭徒,“我曾經做過莊,也一直在賭球,但通算下來賭球輸的不算太多,因為我很少下大注來賭,就像販毒的人很少吸毒一樣。”
對于莊家來說,不怕你贏錢,就怕你不賭。對于賭徒來說,輸掉的是錢,贏來的永遠是紙。因為一旦賭上了癮,就很難收手,無論你贏了多少,最終還是會再輸回去的。“十賭九輸”,這是賭場的鐵律。
“廣東賭球應該是內地最早的,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吧。當時都是一些香港、澳門的人過來,發展一些代理人。那時候手機還不普及,也沒有網絡賭球,有時干脆就是拎著一個提包上門收錢。”
“可以說,每經過一次歐洲杯、世界杯,賭球就會掀起一個高潮。參賭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因為人夠機靈,在這個圈子里混得時間又比較長,2002年世界杯的時候,黃海已成了一個地下小莊家,每到比賽日從其手上經過的賭注已有幾十萬元。每個月賺取的傭金、水位差(指利用莊家之間提供的水位區別向其他莊出讓賭資以套利),都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但黃海也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一來總是提心吊膽,怕公安來抓;二是怕家里人發現。不過,真正讓黃海放棄的直接原因,是一次意外的事故。
2004年歐洲杯的時候,一個平常和黃海很熟的下線因為輸得太多最終“蒸發”了。這個下線欠黃海有近十萬塊。下線甩手跑了,有家有業的本地人黃海跑不了,就得把這筆錢還給大莊家。那一次,讓黃海很受打擊。在經過慎重考慮后,黃海最終選擇了結束這種地下生活。
“我現在就是有大賽時偶爾玩一下。這次世界杯,我給自己定的上限就是兩千塊,輸光了就收手,我不想讓賭球搞得妻離子散,這種事我看得太多了。”
張林:“我算是被賭球毀掉了”
張林(化名)賭球,最早就是被朋友黃海介紹“下海”的。已經“金盆洗手”的黃海說:“他走到今天的地步,我覺得有點對不起他。其實我也勸過他好多次,讓他不要玩太大,可他完全陷進去了,我根本說不動他。”
今年過年前,黃海還見過一次張林。“有兩年沒見過了,他的頭發都白了一小半,30多歲的人卻像快40歲了。大家還一起吃了個飯,看得出他的日子不太好過,不過他并沒有向我借錢。大慨他也知道,即使開了口我也未必會借給他。他已經廢了。”
張林(化名),廣東某名牌大學畢業生,原本有著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1996年畢業后在一家媒體工作,賭球經歷八年。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張林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是能回到八年前多好呀”。可惜,現實生活中沒有能讓時光倒流的“月光寶盒”。
“我是從1998年開始接觸賭球的,本來我對足球沒什么興趣,也很少看球。當年賭的是法國世界杯,輸了幾千塊。我本來收入就不低,加上利用工作之便也經常出去掙些外快,一個月的收入經常能達到一萬多,當時算是很高了。”
1998年,正是廣州地下賭球開始抬頭的時候。當時那個賭球圈子還很小,多是通過手機和呼機來下注。雖然賭的人不多,但下注的金額都很高,一般要在1000塊以上,最低也要500塊。
“那時賭得還不算太大,真正陷進去就是從2002年世界杯以后網絡賭球真的是害死人,它把賭球擴大、普及化了。”2002年世界杯后,張林已經完全沉迷于賭“走地盤”子。“當時,每天一回到家我就坐在電腦前,一呆就呆到深夜。”張林說。
“走地盤”必須用電腦來賭,一年365天都開盤,盤口和賠率隨時滾動變化,刺激性極強。可以賭大賽、各國的聯賽、甚至連芬蘭、冰島這樣冷門的聯賽部可以下注。“當時我真的是瘋了,一天到晚腦子里想的都是各種盤口、賠率,在賭客聚集的論壇上做功課,交流心得。就算是出差也一定要帶上手提電腦,而且一定要找能上網的賓館住。”
張林也有“風光”的時候,最多的時候一夜間贏了五六萬。“那種敲敲鍵盤就能贏錢的感覺太刺激了。網絡賭的不是現金,下注的時候會更不理智。”不過,更多的時候張林那是在輸錢。
幾年下來,不知不覺問張林已經輸了四五十萬。張林的妻子了知道他在賭球,但從來都不知道張林賭輸了這么多錢。“讓老婆知道了肯定不行,只能經常向朋友借錢,這個借一兩萬,那個借兩三萬,一直拖著還不了。現在連朋友都沒幾個了,也沒人再肯借錢給我了。”
總結八年的賭球經歷,張林說:“錢輸了、身體垮了、心理病態了、工作也荒廢了,我算是被賭球毀掉了。”
打擊賭球任重道遠
面對賭球蔓延的嚴峻形勢,全國各地警方都在世界杯期間嚴陣以待,分別破獲了一批網絡賭球的大案。6月中旬,廣州市公安局破獲一個利用境外“波音有限公司”網站組織網絡賭球活動的團伙。該團伙組織嚴密,自上而下分為“股東”、“總代理”、“代理”、“會員”等層級。在深圳警方近日偵破的一起特大網絡賭球案中,莊家、總代理、操盤手、賭徒悉數落網,其中一名代理人一個月就接受投注3000余萬元。
成都市公安局網監處成功摧毀一個地下網絡賭球公司——“金利國際娛樂有限公司”。從去年7月至今年6月,“金利國際娛樂有限公司”賭球網站總共下注金額達10億元人民幣,有注冊會員賭徒2000余人,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上海等沿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