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山藥鮮桂花10朵,山藥250克,桂花醬50克,白沙糖、面粉各100克,濕淀粉30克,干淀粉50克。
先將鮮桂花擇洗干凈,山藥洗凈剁成末。炒鍋上火,放清水500克,下山藥末和白沙糖燒開,下濕淀粉調成糊,倒入一方糖盤中,待凝結后取出,切成花塊。把面粉和干淀粉攪拌均勻,放少許水調成薄糊,把山藥花塊投入掛糊,攪拌均勻,薄厚一樣,待用。炒鍋上火,放油燒至七成熱,將掛糊的山藥花塊,放入鍋中炸,并用手勺不斷地攪動,待山藥花塊炸至深黃色,撈出控油。用適量清水與桂花醬拌勻,放小鍋里,用小火燒開,再放入鮮桂花,立即出鍋,將調好的鮮桂花汁澆在炸山藥塊上即成。
此款的特點是外焦里嫩,具有桂花芬芳,并具有補益脾痛、養陰生津的功效。
桂花兔肉桂花2克,兔肉150克,雞蛋1個,淀粉16克,面粉、白糖、醬油、蔥花各5克,黃油、生姜末、鮮湯各10克,味精2克,米醋、蘇打粉、精鹽各適量。
先將鮮兔肉切成寬2厘米、厚0.3厘米、長3厘米的大片裝碗,加冷水用少許蘇打粉浸泡30分鐘以去除腥味,再用冷水漂洗兩遍,清除殘堿,用潔凈的白紗布吸去浮水,加黃油、醬油浸制片刻,沾面粉,即為桂花兔肉生坯。蔥、生姜均切細絲,雞蛋打入碗里,加淀粉打勻待用。炒鍋上火,放油燒至五成熱,將沾面粉的兔肉逐片掛好蛋糊,放入油鍋內炸。取碗1個,加入鮮湯、精鹽、黃酒、白糖、桂花、醬油、味精,調和為清汁,配好咸甜口味,當兔肉炸呈金黃色倒入漏勺,瀝去余油,原鍋放蔥花、生姜絲,倒入炸好的兔肉,放一點米醋,翻顛幾下,將調好的清汁入鍋烹炒幾下,出鍋裝盤即成。
此款的特點是色澤金黃,咸甜質嫩,清淡濃香,并有涼血解毒、通利大腸的功效。
桂花脆皮鱖魚鮮桂花20朵,重約500克的鱖魚1條,精制植物油、蔥花、生姜末、蒜茸、白糖、醋、黃酒、醬油、精鹽、濕淀粉、鮮湯各適量。
先將鮮桂花擇洗干凈放入小盤,鱖魚去鱗鰓,剖腹去內臟,用清水洗凈,再用凈布擦干水。在魚身兩側各劃五刀,深約1厘米,劃口距離大致相等。將魚用黃酒、醬油、精鹽腌漬5分鐘,使入味,瀝干待用。取碗1個,加入醬油、白糖、醋、黃酒、精鹽、鮮湯、濕淀粉,兌成芡汁。炒鍋燒熱,放油燒至九成熱,將濕淀粉均勻地抹在魚身上,魚頭先下鍋,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放在盤內。鍋內留底油約100克,油熱時投入蔥、生姜、大蒜茸炒勻,將兌好的芡汁均勻倒入鍋內進行翻炒。炒至起泡時,加少許熱油,淋在盤中的魚身上,鮮桂花撒在魚上即成。
此款的特點是色澤金黃,外酥里嫩,花香撲鼻,并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化痰止咳的功效。
桂花糖熘卷果山藥1 000克,紅棗250克,油皮3張,青梅50克,京糕100克,白糖40克,飴糖100克,桂花10克,芝麻50克,面粉300克。
先將山藥洗凈去皮,拍松切成碎片。紅棗去核洗凈,青梅切絲,京糕切成條。將山藥、棗、青梅放入盆中,加入適量水、面粉攪拌均勻,均放在3張油皮內卷成卷,放入鍋中蒸30分鐘至熟。用凈濕布將卷果裹上折成三角狀,晾涼后切成1厘米厚的片。將卷果片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色。炒鍋上火,放入白糖、飴糖、水,熬至糖熔化成黏汁,加入桂花,放入卷果,顛翻均勻,撒上芝麻,分裝在盤中,再撒上白糖,放上京糕條即成。
此款的特點是甘甜鮮香,生津止渴,并具有健脾養胃、散痰止痛、補肺益腎的功效。
面托肥膘條桂花3克,肥膘肉150克,白糖50克,干面粉75克,紅糟、紅米汁適量。
肥膘洗凈,瀝干水分,投入沸滾的水鍋中,上下翻動焯一焯撈出,切成條,放容器中加白糖25克,紅糟捏碎后放入,再加入桂花拌和,腌漬5分鐘,使之入味。碗中放入面粉,加水調成薄糊,在炸前放入發酵粉及紅米汁少許拌勻,放入肥膘條。炒鍋置旺火上燒熱,放油燒至六成熱,用筷子夾牢肥膘一頭,掛滿糊漿放油鍋中,用筷撥轉,炸至淡紅色、紅殼時撈出。炒鍋留微油,放入肥膘條,端鍋連翻,灑上白糖、桂花,出鍋裝盤。
此款的特點是香酥爽口,具有養胃健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