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生命的維持,必須依賴食物的各種營養。對于腫瘤等消耗性疾病來講,補充合理營養就更為重要。研究表明,5%的惡性腫瘤患者在確診時已伴有營養不良,而死于惡性腫瘤的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生率幾乎達100%,故營養不良患者的予后明顯差于營養良好者。營養治療的目的,就是合理調配飲食中的營養來改善病人全身狀況,更好地接受手術或放療化療治療,延長病人的生命。
引起腫瘤病人營養障礙的原因
精神因素約40%的病人由于突然發生癌癥,精神緊張,情緒低落,食欲下降,進食過少,造成營養不良。
腫瘤代謝產物由于腫瘤的擴散和變化,腫瘤產物進入血液引起病人味覺和嗅覺以及胃腸道感受的改變,造成食欲下降。
放射、化學治療反應由于放、化療加重了腫瘤患者的厭食,引起口腔潰瘍、食道炎、胃炎及消化道功能紊亂,小腸黏膜萎縮,絨毛縮短,使營養狀況更加不良。
惡性腫瘤的增長由于癌癥病人腫瘤的不斷增長,大量消耗能量和營養,再加上許多病人飲食攝取不足,使其陷入營養不良。
如何進行營養治療
心理治療加強對病人的心理鼓勵,樹立戰勝癌癥的信心,給予飲食護理及指導。
供給充足的熱量及蛋白質如牛奶、雞蛋、魚類、家禽、豆制品等,還可多食蜂蜜以及含糖豐富的食品,如米、面等。有專家提出,由于癌癥病人多存在氨基酸代謝不平衡問題,故多主張蛋白質應按每日1.2~1.5克/千克體重供給,并應優先選擇完全蛋白質的食物,以矯正氨基酸的不平衡。癌癥病人總熱量需要量:經口進食時為126~147千焦/千克體重,胃腸外營養時則為147~168千焦/千克體重。
多采用能增強免疫機能的食物
如香菇、靈芝、木耳、銀耳等,腫瘤病人應在平日飲食中多進食這類食品,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選擇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許多食物都含有天然抗癌成分,如芥菜、芋頭、黃花菜、胡蘿卜等。胡蘿卜含有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吞食癌細胞的活力。此外,常吃菜花、洋蔥、花生、鮮杏、葡萄、蘋果、堅果、中華獼猴桃等食物,不僅有益健康,而且還能防癌抗癌。
多進食含維生素C、E、A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及食物如油菜、大白菜、西紅柿、卷心菜、菜花、萵筍、青葉蔬菜及橘子、山楂、紅棗、檸檬和豬肝、魚肝油、奶油等。維生素C、E、A可發揮屏障作用,刺激機體免疫系統,調動機體抗癌的積極性,抵御致病物質侵入體內。
避免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盡量少吃油煎、油炸的食物,膳食的烹調采用蒸、煮、燉的方式,注意菜肴色、香、味的調配,以刺激病人的食欲。
給予高營養素飲食或靜脈給養
腫瘤病人放療及化療時,反應較大,常引起病人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嚴重地影響了營養的吸收利用,使病人的營養入不敷出,造成身體極度虛弱,這時可給予高營養素飲食或靜脈補充營養物質,以增強病人的抵抗力。
腫瘤病人還可根據其食欲和特殊要求開展飲食療法,盡可能滿足病人的營養要求,有利于機體的康復。又如病人手術不久,仍有腹脹、大便稀溏、無食欲時,宜用山藥、山楂、麥芽、雞內金、陳皮等健脾和胃之品,并采用藥粥,如山藥粥、薏米粥等作調補,不宜因術后氣血大傷,而不顧胃納情況投以滋補品。
通過營養治療,可保持病人良好的營養狀態,以支持抗癌治療的順利進行,并可預防機體組織過度分解,增強病人的抵抗力,減輕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在營養治療期間,癌癥病人必須戒煙,戒酒,不吃鹽腌、煙熏、炭烤的食品,不吃霉變的食品。
應用營養支持以改善腫瘤患者的營養狀況,減輕毒性反應,提高手術、放射、化學治療的敏感性和病人的生存率,也是抗癌治療中最重要的措施,且已為人們廣泛關注,并為提高腫瘤治療的療效提供了一種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