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是“為無法預料的事情做準備”。投入少量資金購買保險,可以在意外情況發生時彌補經濟損失,所以保險是理財規劃中必備的一項。怎樣才能將安逸的生活安穩地鎖定在“保險柜”里呢?不同年齡段的人又需要哪些不同的保單呢?
第一把鎖:“意外險”
適合人群:23歲開始
27歲的蘇蘇,大學畢業后工作不到3年,目前已晉升為一家計算機硬件設備公司的品牌主管。基本上處于“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自由狀態。她惟一擔憂的是經常要做“空中飛人”,到全國各地出差,就怕有閃失。
保險建議:“意外險”是一種消費型的險種,不帶儲蓄性質。最大優勢就是費率低、保障高。
險種舉例:太平人壽綜合意外傷害至惠計劃30歲女性,投保金額20萬元,1年繳費期,年繳費954元,保險期限1年。保險利益:意外身故20萬元,意外住院費用或醫藥費報銷均為6000元/次,意外住院補貼60元/天,手術費用4000元/次。
第二把鎖:“重大疾病險”
適合人群:25歲左右開始
32歲的沁月是公司經理,家庭和諧幸福。但當她不斷聽到同齡人患一些重大疾病的消息時,就有些擔心未來的醫療保障問題。如果大病一場要開銷2萬元,其中九成醫藥費用需自掏腰包。
保險建議:30歲的人尤其是女性如果不注意保養,健康度就會打折扣。所以建議購買商業性的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其中還有針對女性的各種婦科重大疾病險種,包括生育健康保險。
險種舉例:中宏“多姿人生”女性分紅終身壽險25歲女性投保,保險金額10萬元,25年繳費期,年繳費3669元或月繳325元,保險期限至80歲。保險利益:55周歲一次性給付6萬元。若55周歲前身故給付10萬元。女性特定手術和妊娠期疾病與新生兒疾病給付2萬元,期滿給付1萬元。
第三把鎖:“養老險”
適合人群:30歲開始
32歲的徐剛是一個追求生活品質的人,目前的家庭生活讓他過得瀟灑自在。但他想二三十年后,退休了,在收入無法保證的前提下,如何保證優越的養老生活呢?靠吃“老本”?指望孩子贍養?別忘記了,以后可是兩個孩子養四個老人!
保險建議:在收入允許的情況下,應該考慮從35歲左右開始購買“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兼具保障與理財功能,可以抵消一部分通貨膨脹的影響。
險種舉例:平安“鐘愛一生完滿退休計劃”30歲開始,20年繳費期,每月保費約315元,保險期限至88歲。保險利益:從55歲開始,每年可領取3000元,養老金按每3年遞增保額的0.6%計算,保證領取20年。88周歲時還可領取3萬元祝壽金。退休前還有重大疾病、身故雙重保障,并享受分紅、保費豁免等利益。
第四把鎖:“壽險”
適合人群:35歲開始
36歲的楊康,家庭月收入有3000元。他們夫妻2002年買了一套25萬元的房子,向銀行貸款15萬元。他總有些擔心,一旦發生意外,誰來償還銀行貸款?
保險建議:這種情況,轉移風險的最佳途徑是購買壽險保單。你不妨算算貸款總額多少,再買一份同等金額的人壽保險。
險種舉例:友邦護身符定期壽險35歲開始,投保金額40萬元,20年繳費期,年保費1060元,保險期20年。保險利益:身故或殘疾,保險受益人最高可得保險金20萬元。
【延伸閱讀】
“保險鎖”加牢法則
買長期險比買單年險好雖然一年期險種看似保費低廉,但沒有太多實質意義。如果每年續保,由于重疾險的費率是隨年齡增大而增加的,顯然投入更多。目前不少保險公司的長期型重疾險都是還本型的。如果期內你仍然身體健康,還可以收回以前積累下來的本金。
保費年繳比較好這不會帶來太大負擔。加之利息等因素,實際成本不一定高于一次繳清的付費方式。另外,不少保險公司都有“保費豁免”的規定,若重大疾病保險金的給付發生在繳費期內,從給付之日起,免交以后各期保險費,保險合同繼續有效。
10萬到20萬元保額較合適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少則七八萬元,多則十幾萬元甚至更高,因此購買10萬到20萬元的保額比較合適。低于10萬元的保障功能太弱,而超過30萬元對大眾來說沒有必要。
(編輯/李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