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站在歷史的新高度,從戰略全局出發,制定了我國在新世紀第二個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動員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建議》中所提到的有關加強產(商)品質量管理和監督的一系列新任務和新要求,為我們進一步做好新時期質量技術監督各項工作提供了動力和機遇,明確了目標和方向。當前,擺在全市質監系統全體干部職工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深入學習、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同時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國家總局、省局、市委、市政府的有關要求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全面總結過去五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本著促進和推動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主導思想,立足開局,著眼長遠,研究好、謀劃好、制定好本系統今后五年質量技術監督事業的發展規劃,切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不斷凝聚起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力量,努力為全市推進“富民強市”工程、實現“兩個率先”目標發揮我們應有的作用,作出我們更大的貢獻。
“十五”期間的五年,正是我們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五年。新的體制、新的職能為質量技術監督事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新的活力。五年來,我們在省局黨組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圍繞實施“質量興市”、名牌品牌、人才隊伍三大戰略,在狠抓源頭、提高質量,突出重點、深入打假,嚴把廠門、整頓市場,確保安全、減少事故,加強技術基礎、提供有效保障,帶好隊伍、優化形象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系統呈現出一股心齊、氣順、干勁足的精神面貌。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技術推進器”和“質量監控器”,我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廣大干部職工在這五年里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面對中央提出的“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面對各行各業你追我趕、搶抓機遇、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緊迫形勢,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要加倍努力,加快發展。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質監部門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履行從源頭抓質量職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開創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新局面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質監工作對于今后五年具有重要影響。
第一,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以質取勝的戰略。圍繞中央確定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方針,拓展質量工作的內涵。通過實施“質量興市”戰略,叫響以質取勝口號。緊密結合我市“十一五”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研究制定《鎮江市質量振興實施意見》,并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加快外向型經濟發展為主線,逐步健全規模企業及名牌產品、強制性認證產品、主導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檔案,加強對企業質量信息的統計、分析,實現質量狀況動態管理,全面提高從源頭抓質量水平。通過強化全社會質量意識,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完善質量評價方法,強化質量監督管理,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同時,進一步采取扶優扶強措施,加強對大企業集團的服務,提高我市產業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要大力加強名牌、品牌產品的培育工作,圍繞我市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做好優勢產品的培育工作,使我市的鎮江名牌、江蘇名牌和中國名牌不斷發展壯大,從而推動我市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優化,促進地方經濟競爭力的提升。
第二,要切實履行從源頭抓質量的職能。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要牢固確立從源頭抓質量的責任意識,切實做好源頭抓質量工作。一是完善從源頭抓質量的工作制度,明確監管責任、形成有效機制、實施責任追究;二是對抓質量的源頭進行前后延伸,有效實行產品生產、包裝、運輸、倉儲、銷售等全過程的監管。三是嚴格行政審批和嚴格許可證的發放,完善質量、安全、能耗、環境等方面的市場準入條件,加強后續監管。四是嚴格監督、抽查、整改制度,加大對質量不合格產品及企業的后處理力度。五是加大標準化工作力度,著力強化對工業企業的標準化指導與服務,使全市工業企業的產品標準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加快農業標準的推廣實施,在原有基礎上再啟動10個以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推動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提高國際標準的轉化率,努力提高企業產品應對WTO技術性貿易壁壘能力,加快我市產品與國際接軌,提高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六是組織開展節日商場、超市、餐飲業、集貿市場零售商品的凈含量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計量違法行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第三,要高度負責地抓好兩項安全工作。一是抓好食品質量安全。全市系統要從生產源頭入手,協助地方政府建立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的工作機制,強化市場準入制度、區域監管責任制度、應急處理制度,全面開展十三類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市場準入工作,重點做好我市有一定數量的茶葉、黃酒、醬腌菜等食品加工企業的市場準入工作,確保食品安全不出重大問題。二是抓好特種設備安全。深入貫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落實依法監管的責任,加強現場安全監察,督促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督促檢驗機構強化技術把關的責任。
第四,要嚴肅認真地抓好打假責任制的落實。通過進一步強化行政轄區打假責任制,做好打假治劣工作。繼續抓好食品、農資、建材、危險化學品、煤炭產品以及禽流感等專項整治活動,尤其是對肉制品、乳制品等10類無證QS產品的查處。繼續加強醋業、酒類市場、強制性認證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產品、纖維制品、特種設備安全、保護知識產權、網絡產品、加油站等專項整治工作,切實解決區域性造假問題。此外,要強化流通領域打假工作,按照省高院《關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與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有關行政執法權限劃分問題的意見》的解釋,在職責范圍內依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商)品的行為,整治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第五,要卓有成效地推進技術機構的健康發展。按照“適應市場、統籌規劃、優勢互補、高起點定位、新思路發展”的要求,抓好技術機構建設,增強技術機構自我發展能力。主要抓住三個“關節點”:一是盤活存量,走集約經營之路。注入必要資金,加快檢測設備維修和改造,提高設備完好率,增強檢測能力,改善服務條件,為服務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礎。二是優化增量,走項目推進之路。面向市場,科學定位,加大項目投入力度,市質檢所的低壓成套開關設備檢測項目、市計量所的大氣體流量檢測項目、丹陽的燈具和眼鏡檢測中心要盡快做好認證認可的完善工作,發揮大項目作用,增強技術機構檢測能力,提高服務經濟發展的有效性。三是抓好開發,走科技強所之路。定期研究和指導各技術機構搞好科技人才引進工作;大力開展新產品質量檢驗方法的研究和檢驗儀器的研制,努力開發快速、便捷的新型檢測儀器、檢驗方法;加強高新技術領域和信息化領域的標準研究;加強現代測量技術的研究以及工程計量和測試技術的研究,力爭在一些關鍵性技術上有所突破。通過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引進技術人才步伐,將技術機構做大、做優、做強,為綜合管理和行政執法提供技術保障。
第六,要突出抓好干部隊伍的教育和管理。一要繼續抓好《干部選拔任用條例》貫徹落實,完善制度,提高透明度,增強公開度,堅持推進基層領導班子和中層崗位競爭上崗工作。二要繼續抓好干部實績考核標準體系。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要求,堅持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制定規范化的年度考核辦法。三要繼續抓好干部監督工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紀律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責任分解、責任考核、責任追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四大紀律八項要求和省局關于行風建設的“六條禁令”,樹立“科學、公正、廉潔、高效”的行業形象。
(作者系鎮江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金山雜志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