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丹陽市皇塘鎮,你會看到該鎮財政所扎實工作、銳意進取的工作勁頭:在老百姓家中,留下了他們發放糧食直補等財政支農資金的蹤跡;在私營企業的財會室里,留下了他們輔導企業會計財會知識的身影;在財政所辦公室里,更有他們勤奮學習,認真辦公的場面……
皇塘財政所立足本職工作,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三農”工作,始終把發展農業、富裕農民、繁榮農村作為第一要務,創新工作思路,勇當勤政為民的先鋒,盡心盡責完成財政職能和財政支農扶農工作,為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了貢獻。
當前,丹陽市各鄉鎮財政所正圍繞創建人民滿意的財政所而努力工作。皇塘財政所以群眾滿意為追求,堅持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精神,服務社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充分發揮財政職能,為皇塘富民興鎮樹立了財政干部的公仆形象。
事實上,皇塘財政所在創建人民滿意財政所活動中有實實在在的行動,該所結合本鎮實際,從老百姓最關心的切身利益做起,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力促財政支農扶農工作落到實處,如糧食直補資金發放、插秧機補貼等等。
用一組統計數據可以反映出皇塘財政所在推廣插秧機上所作的努力:截止到2006年上半年,皇塘全鎮插秧機數量達到80臺,消滅了空白村,按每臺插秧機可創利7400元計算,全鎮80臺插秧機可創收59.2萬元。為了使插秧機能在皇塘生根、開花、結果,皇塘財政所作出了辛勤的努力,財政補貼達16.962萬元。
任何新生事物的誕生與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要老百姓能心甘情愿地購買插秧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農民是最講實惠的,如果插秧機不能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那么就不能吸引他們加入到購買插秧機的行列。針對這一情況,皇塘財政所與鎮農服中心取得共識,將推廣插秧機工作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事來抓,從宣傳發動到政策激勵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最終使插秧機這一新生事物能被廣大農民兄弟接受并歡迎。
為了推廣插秧機,皇塘財政所進行了廣泛的調研,他們下村入戶,虛心聽取農民兄弟的意見,從反饋的意見上獲取了有價值的信息:因為插秧機能減少農民的田間勞動程度,可使農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苦勞作中解脫出來,并且有利于農民收入的提高。正因為如此,插秧機推廣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
皇塘財政所把插秧機推廣作為創建人民滿意財政所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抓。為了切實做好財政補貼農民購買插秧機這項工作,財政所堅持求真務實,創新創優。該所積極配合鎮農服中心進行宣傳發動,先后召開插秧機推廣動員會、座談會、現場會等,堅定了農民購買插秧機的決心。
與此同時,財政所工作人員下村入戶同村組干部一起進行走訪調查,重點考察選擇插秧機購買者,真正讓插秧機能發揮農戶獲益、機手獲益、社會獲益的多贏局面。
為使插秧機購買工作做好做實,財政所制定了財政補貼的激勵政策,并公布于眾。由于財政所能將購買插秧機的激勵政策向群眾公布,所以到目前為止,16.92萬財政補貼能及時發放,插秧機購買者都能按補貼政策領到位。
正因為皇塘財政所把插秧機財政補貼工作當作份內工作來抓,皇塘插秧機的發展速度在丹陽市名列前茅,為皇塘鎮水稻生產的豐產、高產打下了扎實基礎,同時出現了一批插秧機專業戶,插秧機手都說財政所真是我們致富奔小康的“貼心人”。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皇塘財政所在財政支農工作中不搞形式主義,而是把這項工作滲透于發揮財政職能中去。用財政補貼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老百姓是打心里歡迎的,他們在享受到機插秧帶來的省工、節本等諸多好處后,夸獎皇塘財政所是人民滿意的財政所。
(作者單位:丹陽市皇塘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