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國平院長的工作經歷并不復雜,1988年從丹陽市衛校畢業后走進了黃墟衛生院,迅速成長為業務能手和管理骨干,先后擔任醫療組長、院長助理、副院長、院長直至如今。無論他在哪個崗位,無論擔任什么職務,他都以“誠”對人,淡名利、勤工作、多奉獻,并以此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贏得了領導、同事及廣大患者的信賴。
有人說,生命如水,撞擊巖石能濺出美麗的水花,跌下懸崖則形成了壯麗的瀑布,即使在最平坦的地面,亦能奉獻點滴,滋潤萬物。宦國平已在農村衛生戰線上辛勤耕耘了18個春秋。18年來,他始終如一做到: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勤奮學習,努力工作,頑強攀登,為醫院奉獻自己,讓青春在為病人服務中閃光。
宦國平走上衛生院醫生崗位那天起,就立志要當一名患者喜歡的好醫生。宦國平的父親宦柏生是黃墟衛生院的名醫,擅長外科,所以他從小耳聞目染父親高超的醫術,深得父親真傳,這為他日后成才打下了扎實基礎。參加工作后,宦國平為了提高醫技,不斷苦練基本功。1990年到鎮江三五九醫院骨外科進修,回來后他并不滿足,又參加了成人高考,取得了大專文憑,并于2001年取得骨外科主治醫師職稱。在診治病人過程中,他總是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對病人服務熱情、耐心、細致,精心治療,使患者滿懷希望而來,稱心滿意而歸。一年當中,他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不能準時下班,醫院成了他真正意義上的“大家”。不管白天黑夜,上班還是休息,只要病人需要,宦院長總是隨叫隨到。他認為,治病救人,不僅要有高尚的醫德,還要有精湛高超的醫術。在他的行醫生涯中,沒有震天撼地的大事,但他總能給他的患者帶來新的喜悅甚至生的希望。從他成為一名白衣戰士至今,治好了多少患者,病人送來多少錦旗已無法統計。原來衛生院只能做闌尾、疝氣等小手術,但他學成歸來,能做四肢骨折內固定等各種手術。他在門診第一線時,每年都要診治病人五千余人次,工作量可想而知。不僅如此,他堅持做到拒收紅包,有時當著患者的面實在推不掉,就收下上交醫院財務,用于抵患者的醫療費用,從而使患者入院時“安心”,治療時“放心”,出院時“開心”。
由于工作積極能力強,宦國平1995年擔任院長助理,1999年入黨,同年擔任副院長,2004年開始主持工作,2005年轉為院長。走上領導崗位后,他一直把做一名醫護人員信賴的專家型領導作為畢生追求,而奮斗不已。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是宦國平塑造自我、樹立形象的真實寫照。在他的帶領下,黃墟衛生院2004年和2005年連續兩年經濟效益以15%以上的幅度增長,2005年被區衛生局、鎮黨委評為先進單位,衛生院黨組織也被評為先進黨組織,他本人當選為丹徒區黨代表、辛豐鎮人大代表、黨代表。宦國平開拓進取,努力改善醫院環境,提高服務能力。他先后籌資20余萬元購置了日本富士能電子胃鏡,多參數心電監護儀,高壓蒸汽滅菌消毒鍋等設備,大大提高了醫院的設備檔次,使醫院的診療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同時針對醫院醫療環境較差、病人住院條件落后這一現實,在手術樓啟用的基礎上,對老病房按照婦幼保健部門的要求進行了改造,交付婦產科使用,將原婦產科病房進行裝修改為外科病房,并對每間病房都安裝了空調。為了保證手術質量,對院供應室也重新進行了改造并已正式啟用,同時也對院外環境進行了綠化,使衛生院成為環境優美,就診舒適的鄉鎮衛生院。二年來,宦國平做到了兩點:一是勤學習、勤工作、勤思考、勤總結;二是廉政自律落實在行動上。平時他勤在工作上、事業上,每天早上班、晚下班,安排好全院的工作,嚴以律己,事事做職工的榜樣。為管好醫院,他把廉政落實在行動上,如推行“價格公示”和住院病人“一日清單制”,嚴格執行藥品招標采購制度,完善各項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