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吸入那么多污染的空氣,快清清肺喲!可如果懸浮粒子都已經到達肺部,恐怕就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清除了。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預防肺部的污染。
護肺飲食指南
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飽和脂肪酸會使呼吸系統呈現炎癥反應,因此要多攝取不飽和脂肪酸,如植物油或魚類脂肪。不過,飽和脂肪酸也不能缺乏。因此,專家建議采用1∶2的比例,即用牛、豬、羊肉組成的1份飽和脂肪酸,搭配由植物油或魚油組成的2份不飽和脂肪酸,保護過敏者的肺部。
另外,蔬菜中的黃酮、葉酸等對減緩呼吸道炎癥也有不錯的效果。中醫常建議人們多吃的護肺食物,如百合、薏苡仁、山藥、芡實等,都含有抗氧化成分。西醫建議人們多吃甘藍、小白菜、萵苣、空心菜、獼猴桃等,其中的多酚、黃酮含量成分各不相同,多攝食可以降低呼吸道過敏及炎癥。
但對于已感染細菌的人群,如肺結核患者或細菌性肺炎患者,則應到醫院就診,及時治療。
秋天護肺好時機
每到秋季,中醫總不忘叮囑大家要“潤燥、養肺”,因為在中醫的概念中,秋天總是特別“燥”,是最傷肺的季節。而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肺里面除了充滿空氣以外,還有許多津液在維持肺部的膨脹,而鼻孔、氣管、支氣管等呼吸器官也要保持一定的濕潤度才能維持功能,因此中醫說秋天要潤肺,是很有科學依據的。
中醫理論中,“肺主皮毛”,所謂“肺開竅于鼻,其華在毛,上連于喉”,就是說,呼吸系統除了口、鼻、氣管、肺等呼吸器官之外,還包括了皮膚和毛發。中醫認為肺是一個很嬌弱的臟器,只要外在環境產生變化,就可能會受到影響。
在食物五色中,中醫認為白色食物屬金,入肺和大腸。白色食物包括米、面、花椰菜、大白菜、茭白、白果、竹筍等。而在食物味性中,中醫又認為“辛先入肺”。每到秋天時五臟屬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散肺氣之郁,應當“平補”,因此建議可食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中醫認為,茭白能降血脂、解熱毒、利二便;南瓜能潤肺益氣;蓮子益脾養心、固精止瀉、開胃安神;桂圓治血虛;黑芝麻補肺助脾、潤腸通便、益肌膚;紅棗養脾平胃、安中益氣、補血益陰;核桃補腎養血、潤肺潤肌。其他入肺的食物還有芥菜、絲瓜、白蘿卜、枇杷、銀耳、楊桃、梨、百合等。
多吃粥防秋燥
醫學專家認為“晨起食粥,利腸養胃、生津液……粥須熱食,所以可御秋涼;粥可生津,所以能防秋燥。”慢性咳嗽的人可飲燕窩粥,能養肺止嗽。脾虛肺虛者可飲山藥粥,能健脾、固腸、養肺。聲嘶喉啞者可飲雪梨粥,具有潤燥作用。
秋季護肺食譜
清肺食膳:甘蔗汁山藥糊
材料:甘蔗汁250克,新鮮山藥120克。
做法:
1.山藥洗凈,削皮切塊后蒸熟。
2.將熟山藥搗成泥后加入甘蔗汁。
3.利用隔水加熱的方式燉煮至熟爛,拌勻即可食用。
注意:甘蔗分為兩種,一種是常被削切來啃食當成水果的黑皮蔗,另外一種則是皮色青、白的青皮蔗,亦稱為竹蔗。黑皮蔗溫燥滋補,青皮蔗味甘性涼,能清熱解肺熱。因此,這里用的是青皮蔗。對于初發感冒且痰呈黃膿色的熱咳患者適用青皮蔗,可解肺熱及腸胃熱,但若屬于痰清而少的冷咳,則可將青皮蔗改成黑皮蔗,一方面補肺,一方面又能補脾。
補肺食膳:白果百合糯米粥
材料:紅糯米160克,白糯米160克,百合45克,白果45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糯米、百合、白果洗凈后加水放入鍋中熬煮至軟爛粥狀。
2.在粥中加入冰糖調味后即可食用。
潤肺食膳:杏仁粥
材料:百合30克,杏仁20克,大米60克。
做法:
1.將所有原料洗凈備用。
2.把原料放入鍋中熬煮成粥即可。
注意:這道杏仁粥只要選用的杏仁不同,就有不同的效用。藥物的杏仁一般指的是生產于華北、西北的北杏,又稱為山杏。山杏味苦利下,適合咳嗽肺脹、胸悶、呼吸喘促的氣喘患者。南杏又稱為甜杏,甜杏味甜多潤,用于潤肺,因此要清肺宜選用北杏,潤肺則改用南杏,可止咳化痰。像一般市面上容易買到的杏仁多為甜杏,但要注意的是甜杏含有氫氰酸,不宜食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