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將加強風險管理
6.20 國資委公布《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提出,具備條件的企業在董事會設風險管理委員會,企業總經理就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會負責。有分析認為,這個規定很大程度上是由中航油事件促成,該事件使得央企風險控制廣受外界詬病。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
7.1 青藏鐵路從西寧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穿越凍土里程最長的高原鐵路。胡錦濤在慶祝大會現場發表講話說,修建這樣一條鐵路,不僅是對我國綜合實力和科技實力的檢驗,也是對人類自身極限的挑戰。
6.16 國土部掀起供地透明化風暴 國土資源部通知要求,各省市要把2004年以來,已批準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的位置、名稱、用途、用地面積、規劃建筑面積、開發利用情況等情況及時公布。這標志著國土資源部向房地產信息披露制度邁出關鍵性的一大步。
6.17 鐵道部推出項目吸引社會資金合建鐵路 中國鐵道部表示將通過網站公布等形式推出一系列新的鐵路建設融資項目,擬通過吸引社會資金合資建設鐵路。繼去年七月提出在鐵路建設等領域對社會資本開放后,鐵道部再次發出鐵路產業改革的強烈信號。
6.18 我國99%企業沒有申請專利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中國99%的企業既沒有申請國際專利也沒有申請國內專利。中國大多數企業沉迷于“制造”而不是“創造”的心態嚴重滯后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6.19 中國將建立50個境外經貿合作區 商務部宣布將建立50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對于具體形式商務部并沒有嚴格限制,科技園區、制造業加工基地等都可以。商務部此舉具有多重意義。一方面是解決貿易摩擦問題,加大出口力度,另一方面也是減少外匯儲備過多,解決外貿順差增長過快問題。
6.21 三部門聯手防范行政干預司法 中紀委、最高人民法院和監察部聯合發出通知,各級人民法院發現黨員和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采取打招呼、批條子、強令等方式非法干預、阻礙案件執行等情況,應及時進行報告。紀檢機關可商同有關部門進行通報。這是國家為解決人民法院“執行難”問題提出的進一步措施。
6.22 江山林產品挺進京城 浙江省江山市政府舉辦的江山林產品北京推介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江山市豐富的林木資源使它成為華東最大的國產原木交易區。此次在京舉行的推介會促進了江山林產品的區域性合作和交流。
6.23 中國將規范中央企業投資管理 《中央企業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公布,要求央企主業投資需上報國務院國資委備案,而對非主業投資,嚴格規定有3類企業必須上報審核。3條“紅線”把非主業投資壓縮到極為狹小的規模之內,目的是引導央企發展主業,降低主業投資的風險。
6.24 反壟斷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此前曾傳聞被刪除的“行政壟斷”部分如期出現在草案中。雖然最終出臺還沒有時間表,但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已將制定反壟斷法列入立法規劃,12年之后終于被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單就此來說已實屬不易。
6.25 中國建筑物平均使用壽命僅為30年 由于管理不當,中國設計壽命為50年的建筑物,實際平均使用壽命為30年。如何對現有的建筑進行維護、加固改造,將成為未來建筑領域的頭等大事。
6.26 國家發改委組織制訂《國家產業技術政策》 重點方向包括主導經濟社會發展、關系國家實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技術等。這對企業的導引作用將十分明顯。
6.27 中央財政積極支持環保和資源節約 2005年用于污染治理資金支出達99.84億元,重點用于“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等。財政部部長金人慶說,中央財政積極支持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統籌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6.28 國家審計轉向宏觀調控 公眾矚目的《200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的審計工作報告》發布。不過,多數人期待的審計風暴并沒有到來。有評論認為,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風調雨順”,其實是預示著國家審計將轉向宏觀調控,并從質量審計轉向效益審計。
6.29 中國修改刑法擴大洗錢罪上游犯罪范圍 過去洗錢罪的上游犯罪只包括四種,即使用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本次修正案增加了貪污犯罪和金融犯罪作為洗錢罪的上游犯罪。這一修改對于打擊腐敗、及時制止資金外流非常重要。
6. 30 1600多億將投入中西部重點工程 國家發改委認為,這些重點工程的實施,對于改變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薄弱,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并將有利于西部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
7.2 銀監會要求銀行業推行引咎辭職制度 銀監會發出通知,要求發生大額和性質嚴重案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分支機構負責人必須先行引咎辭職,視案件結果再行處理。大型商業銀行大要案屢次發生、高發多發勢頭一直得不到扭轉,銀監會此舉大有釜底抽薪之勢。
7.3 國土部要求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 國土資源部發出通知,要求加快推進實施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協調裁決制度。此制度有望成為有效化解征地矛盾和糾紛的有效途徑。
7.4 今年中國政府逾四成投資用于農村建設 國家發改委透露,今年全年安排全口徑農村建設方面的中央投資五百余億元人民幣,占當年中央政府投資總規模的比重超過四成。資金短缺是地方新農村建設最大的瓶頸,國家的投入將有助于新農村建設的快速推進。
7.5 中國經濟規模已超過英國 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測算,中國目前已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中國2005年GDP達到了2.263825萬億美元,已經超過英國9400萬美元。雖然總量已經向“超英趕美”邁出了一步,但人均值還相差甚遠,需要中國更加奮起直追。
7.6 中組部印發地方領導考核評價試行辦法 《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要求綜合運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意調查、實績分析、個別談話和綜合評價等具體方法進行考核評價。由于該《辦法》擴大了干部選拔工作中的民主成分,將有助于選拔出一支人民群眾信得過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7.7 普通高中畢業生可免試就讀中等職業學校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高中畢業生只要有普通高中畢業證書或結業證書,就可以向各地中等職業學校申請注冊入學。這是我國提出“加強職業教育”以來最有力的措施。
7.8 重特大事故舉報出臺明確處理流程 國家安監總局新出臺的規章要求,省級安監部門、煤監機構接到舉報信息或安監總局核查通知書后,要在60日內向安監總局報告核查結果。 這一規章對各級安監部門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了責任,將有助于事故的預防。
7.9 科技部出臺七項措施營造自主創新環境 科技部已開始從科技計劃管理體系、自主創新環境建設、科研經費管理等七方面采取措施,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強化宏觀管理、加強協調服務。只有服務于企業的自主創新,國家部委的措施才能真正有利于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環境。
7.10 三部門聯手整頓規范房地產交易秩序 建設部、國家改革委、工商總局聯合發出通知,其中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預售許可證后,應當在10日內開始銷售商品房”等內容。通知意在加大房地產交易環節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力度,嚴控囤地行為。
7.11 中國化工石化建設項目81%布設在環境敏感區域 環保總局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各大水域的化工石化項目存在較為嚴重的環境風險,相應的防范機制卻存在明顯缺陷。這些環境風險是過去數十年中因產業布局不合理累積而成的,只能通過加強環境安全防范措施、調整產業結構逐步予以補救。
7.12 全國企業信用登記工作拉開帷幕 此次企業信用注冊工作由中國產品質量協會實施。建立企業信用記錄是我國建設信用體系的基礎工作,它對我們發展信用經濟,建立信用社會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標志著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從各界呼吁進入全社會參與的實施階段。
7.13 建設部界定90平方米和70%兩個概念 建設部正式公布了《關于落實新建住房結構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見》,對此前市場普遍存在疑慮的“90平方米”和“70%”兩個概念給出了明確界定。
7.14 北京與宜居城市距離相差甚遠 《宜居城市藍皮書: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北京)》顯示,房價是影響北京宜居水平的一大因素,逾九成居民認為目前北京市房價水平太高。去年1月通過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將北京城市發展目標確定為“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然而,此次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北京與宜居城市的距離相差甚遠。
7.15 我國每年因突發事件死亡20萬人 國務院辦公廳應急預案工作小組副組長閃淳昌透露,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造成中國每年非正常死亡超過20萬人,傷殘超過200萬人,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人民幣。積極主動地預防是減少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及造成的損失的最有效途徑。
排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