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列文化圈有年,之于書籍,眼拙卻又自命眼高。而劉國明的《新聞輿論監督探新》,卻在不經意間奪去筆者的眼球。那幾夜,仰榻執卷,成為筆者久違的一種閱讀姿態。
書籍的命運,檢測社會文明的標尺。一本書,也是作者思想布局、文化性格沉淀而出的心理單間的對照。正所謂:胸凝正氣,吐之墨香。劉國明,一介學人,加冕博士,沒有“博士買驢”的故作高深與賣弄,卻是在鼓噪與喧囂的文學領地,為自己選擇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心靈坐標,“修齊治平”的渴念在他的血管里涌動著——新聞輿論監督問題,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是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中無法回避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劉國明“出列”了,九章文字,洋洋灑灑,是為自己博士學位交出的優異答卷,更是作為一位學人,對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的真實觸摸和責任關注。
嚴格來講,《新聞輿論監督探新》的讀者是受限的,“僅僅是學術上的研究”,絕難享受時下矯情、泛濫的暢銷書的“追捧”待遇。然而,它不僅是“學術上的研究”,筆者更覺其帶有明顯的書籍上的“文化意趣”。因為,于業內讀者而言,它不乏“梳理思想、反躬自省”之功效;于政府決策而言,又提供了一部系統完整權威的新聞輿論監督的論著藍本。“好書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能夠響亮的“發生”一回,這是一本書的“幸運”,而幸之又幸,劉國明做到了。
全書分導言和九章正文。最大化地避免了同類論著的枯燥和單調。至于論證,則更見作者“掌料”之雜,旁征博引,盡致淋漓。將原本旁人很難避免的文字堆砌與“文抄”,鮮活地在筆下化作一個“故事會”。以真實的“故事”來佐證觀點,極大地增加了此書的可讀性和思考性。更為可喜的是,其中的諸多篇什,還不乏建設性意見,顯示著一位戰斗在新聞戰線上多年老兵的獨立思考,雖是“一家之言”,卻帶著懇摯和血的溫熱,使得此書除卻“技術含量”之外,更多了讓人感佩的人文關照。
“速決、速寫、速朽”。在這樣一個出書時代,很多書籍如過眼云煙,不消時辰,便一概退出讀者的記憶。但筆者相信,即使若干時間之后,再重讀此書,它仍會有著振聾發聵的現實鏡鑒意義。
因為,胸宇凝聚正氣,而正氣永存。
(呂)
第十六屆全國科技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年會在青島召開
按著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本年度工作計劃,第十六屆全國科技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年會定于2006年4月18日~21日在青島市召開。
一、年會主題: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貫徹文化體制改革決定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創新和加快科技出版發展,更好地為科技創新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服務。
二、年會形式:專題報告、大會發言與書面交流、小組交流與討論
三、專題報告:1.管理部門有關領導做關于出版形勢和任務的報告;2.青島市、海信集團、青島港等單位領導做改革創新促發展的報告。
四、年會地點:青島市黃海飯店
五、年會費用:2500元/人
六、注意事項:
1.與會人員:社長、總編輯或出版社代表1~2人
2.與會代表回執務必于4月5日前傳真給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
《鐵腕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傳》出版
在中巴建交55周年之際,《鐵腕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傳》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該書46萬字,分十章,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示了巴基斯坦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艱難曲折、不怕艱險的光輝奮斗的歷程。1943年8月1日出生印度新德里的穆沙拉夫,幼小背井離鄉移居巴基斯坦。穆沙拉夫并非是個墨守成規的少年,在學校讀書,他雖談不上是個優秀的應試者,卻是一個善于思考問題的有志青年,他熱愛軍隊生活,久居軍旅,1964年畢業于巴基斯坦軍事學院。1991年11月7日英國皇家國防研究學院院長安東尼·沃爾克上將對穆沙拉夫的結業評語寫道:“他是一位有才干、明事理,而且風度超群的軍官,他的國家很幸運能有這樣一位具有優秀品格的人才。”由軍事院校學生成長為赫赫有名的將軍,他不問政治,誰知1999年10月12日被謝里夫突然罷免了陸軍參謀長職務,面對突如其來的厄運,還未完成歷史使命的穆沙拉夫豈能放下手中的軍權,他易如反掌地推翻了謝里夫政府,軍事接管政權,成為巴基斯坦歷史上第四位軍人總統。穆沙拉夫靠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在巴基斯坦政壇脫穎而出,他是巴基斯坦乃至全世界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國家元首之一。
(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