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朝鮮有著割不斷的歷史情愫。小時候,在介紹朝鮮的畫報上。我經(jīng)常看到朝鮮的大豐收景象——大個兒的蘋果,活蹦亂跳的鮮魚,臉上顯露著幸福和滿足的朝鮮人民。也許這種景象在腦海里印刻得太深,以至于每提起朝鮮,我心中總會升騰起一種親切感。能到朝鮮看看。一直是我的一個心愿。
終于有了:這樣的機會。2006年初春的一個清晨,我們一行八人踏上了去朝鮮的旅程。那天天氣晴朗。我們乘車從吉林丹東市出發(fā),跨越水流湍急的鴨綠江。就到朝鮮了。
從邊關(guān)的新義州到朝鮮首都平壤大約有五小時車程,公路雖窄,但路面平坦,車輛很少,沒有收費站,取而代之的是檢查站。檢查站對過客檢查得非常嚴格,檢查人員不僅要檢查我們的行李箱,還要檢查隨身帶的一切物品。態(tài)度極其嚴肅認真。
汽車在公路上飛馳,車窗外是綿延的稻田和稻田里三三兩兩忙碌的農(nóng)民。偶爾路過幾個鄉(xiāng)村和小城鎮(zhèn)。也很少看到漂亮時新的建筑,大部分是老式房屋。路人大都身著朝鮮傳統(tǒng)服裝,看起來非常簡樸。初來乍到的我們最強烈的感覺是,朝鮮自然風光非常好。天很藍,空氣十分清新,連綿的稻田像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畫。
一到平壤,風景畫就變成了一棟棟高樓。這些高樓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多數(shù)建筑物頂端中央的位置都掛有金日成的巨幅畫像和標語。標語大多是“偉大的領(lǐng)袖金日成主席萬歲!”“偉大的朝鮮勞動黨萬歲!”“主體思想萬歲!”“21世紀的金太陽金正日將軍萬歲!”等。在我們后來的參觀中,從平壤到開城。從城市到農(nóng)村,隨處都可以看到金日成的畫像和類似的標語。
在平壤,我們住進了全朝鮮最豪華的羊角島國際飯店。這是一座高48層的建筑,整個酒店被河道環(huán)繞。兩岸柳樹婆娑起舞,顯得祥和而安靜。飯店里設備一應俱全,服務十分周到。最讓我們稱奇的是,酒店里竟設有一家賭館,交易一律用美元,當?shù)厝瞬粶蔬M入,只對外國游客開放。

平壤似乎是一座很嚴肅的城市。這里一切都顯得冷冷清清而又干干凈凈。聽不到小商小販的叫賣聲,也看不到擁擠的人群,甚至連找一輛出租車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汽車和自行車都很少,主要交通工具是有軌電車,在有軌電車站臺,經(jīng)常可以看到排著長隊的人們。
在朝鮮友人的引領(lǐng)下,我們參觀了平壤最著名的三處景觀。第一處是萬壽臺山崗上的金日成銅像。這是一座巨幅銅像,在陽光下顯得莊重而威嚴。在朝鮮友人授意下,我們排成一行向金日成像鞠躬獻花。第二處是凱旋門。據(jù)介紹,朝鮮凱旋門是金日成在中國抗日勝利從東北回到朝鮮后,仿造法國凱旋門建造的,整個建筑氣勢宏偉。第三處是中朝友誼塔。來到這里我們都倍感親切。大家紛紛主動鞠躬獻花。然后到展覽室參觀。展室里面有中國志愿軍團長以上的烈士名單,其中有毛岸英。看到這么多中華兒女戰(zhàn)死在異國他鄉(xiāng)。我們這些來自故鄉(xiāng)的參觀者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淚。在參觀團團長的倡議下,大家齊聲高喊:“英勇的烈士們。我們沒有忘記你們,我們看你們來了!”或許是我們的聲音驚動了游客。朝鮮的20多位游客都圍到我們身邊,得知我們是中國人時,他們都顯得非常友好,其中有兩位小朋友還請我們合影留念。一位連走路都吃力的朝鮮老人激動地對我們說:“朝中友誼是鮮血凝成的,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戰(zhàn)死在朝鮮的中國朋友!”此時此刻,我們真切地感到了朝鮮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厚感情。
朝鮮友人還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的生活,有些聽起來頗為有趣。朝鮮的生育政策相當特殊,國家規(guī)定,生育八個孩子的婦女為英雄母親。生育三胞胎以上的,男孩會獲得以國家名義贈送的銀妝刀,女孩則獲得金戒指。國家還為生育四胞胎以上的人建新住宅,提供醫(yī)療保護。并保障孩子所需要的一切物品。朝鮮的食品實行的是計劃供應。由于近幾年連續(xù)欠收,糧食供應十分緊張。小孩根據(jù)年齡不同,每天可得到300~500克糧食,成年人為700克。每人每月3000克豬肉,1500克雞蛋,沒有牛奶,水果和蔬菜可以在商店里買到。據(jù)介紹。朝鮮月收入最高者為300元朝幣(朝幣與人民幣的官方比價為1:4)。平均工資為150元朝幣左右。朝鮮物價很低,1000克大米8分錢,1000克豬肉3元,其他生活必需品也十分便宜。在平壤參觀完畢。我們還特意去了聞名于世的板門店。板門店離平壤198公里。是朝鮮的軍事要塞。《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就是1953年7月27日在這里簽署的。從那一刻起。這里一直就是世界關(guān)注的焦點。
在板門店,我們觀看了當年談判和簽定《協(xié)定》的小屋。看到了當時簽字的文件復印件。瀏覽了高大的紀念碑——這是為紀念金日成生前簽署的最后一份文件而建造的,碑上署名日期是1994年7月7日。據(jù)說。在簽署這份文件幾個小時后,金日成就與世長辭了。
來到板門店,我才明白咫尺天涯的含義。地上用水泥鋪成的直線就在我的腳前,它就是朝韓國界,看起來那么普通的一條線,卻不容任何人跨越一步。正是它將朝鮮半一島南北224條道路及橋梁、4條鐵路、35個郡、636個村莊分成了兩部分。這條小小的界線,制造了多少人間悲劇。當我們站在高處眺望另一側(cè)的韓國時。一群手持鮮花的小朋友從我們身邊走過,一打聽才知道。這是剛從韓國演出歸來的朝鮮少年兒童藝術(shù)團。看著這些天真的孩子,我不禁祈禱朝韓雙方早日實現(xiàn)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