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游文學社誕生于2004年2月。文學社取名為“少游”,一是表達對家鄉先賢秦少游的仰慕和追隨,二則寓“少年同游”之意,期待贊化學子沐浴著人生中最美好的朝陽,攜手步入文學的殿堂。少游文學社有自己的組織機構,有自己的活動章程。自成立以來,文學社經常舉辦文學沙龍,由指導老師及社委會成員組織社員們在學習之余開展筆會,給文學愛好者們一個交流思想、放飛心靈的機會,同時經常邀請市內外知名作家、學者來校講學,不定期地舉辦文學講座,使社員們能夠得到很好的學習鍛煉機會并提高文學欣賞和寫作水平。文學社每年定期主辦國慶演講、教師節征文、科技征文、愛國征文和新年賀詞大賽等多項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文學社還組織了一些郊游活動,讓社員們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感受世界的美麗,領悟文學的真諦,增進彼此的交流。在自身不斷發展中,文學社也同其他校外文學社團進行聯誼,交流經驗,取長補短。
少游文學社擁有一張亮麗的名片,那就是社刊《晚飯花》。晚飯花是高郵很常見的一種野花,而少游文學社社刊的得名不只緣于這點鄉土風味,更和汪曾祺先生大有淵源。汪老在他的文章中曾這樣描寫晚飯花:“它是幾乎不用種的。隨便丟幾粒種籽到土里,它就會赫然地長出了一大叢。結了籽,落進土中,第二年就會長了更大的幾叢。只要有一點空地,全給你占得滿滿的,一點也不客氣。它不怕旱,不怕澇,不用澆水,不用施肥,不得病,也沒見它生過蟲。”少游文學社希望自己的社員像這晚飯花一樣在文學百花園中極易生長,卻又那么蓬蓬勃勃,紅紅火火。
兩年多來,《晚飯花》出版28期,發表了大量習作;文學社活動數十次,培育了一批新苗。其中,胡舒欣同學便是其中的翹楚,她學習之余筆耕幾十萬字,有十余篇作品在市內外報刊發表或在文學征文中獲獎。在日前結束的有35萬人參加的第五屆全球華人少年美文大賽中,文學社社員吳昊、柏云入圍55人參加的總決賽,吳昊同學榮獲初中組美文獎。
“晚飯花”在汪曾祺母校悄然綻放,熱烈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