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喜,國際品牌職業測評JOB-KEY的創始人之一。現任天拓科技首席運營官兼人力資源總監。是美國管理協會(AMA)會員,國際專業管理學會(IIM)會員,著有暢銷專著《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帝商》等。2005年被廣東省評為“珠三角100名最有價值的人力資源經理”之一。
我很少直接去畢業生專場招人。今天廣東的一個綜合場,是我今年第一次參加的畢業生現場招聘會。
到了招聘現場,我感到的不是一種興奮,而是一種壓抑。這是我任職人力資源總監以來的第5年,而5年來,中國的畢業生整整翻了5倍。進場的時間還沒到,售票點外已經排起了多條百米“人帶”。這時,我的心中不禁掠過一絲淡淡的傷感。很多年以前,我也曾經這樣在茫茫人龍中,帶著滿懷的期待排隊,每天只能排到三五個隊伍中,去投三五份簡歷,爾后開始了更加漫長的等待……而現在,人龍的規模遠遠超越我作為畢業生的那個時候。現在是更多的人可以讀大學了,但我無法分清,眼前的這種景象,該是用壯觀來形容,還是用悲壯來形容,無法說清,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做了一些統計,也思考了一些細節。
大學生自提的薪酬水平大致如下:
研究生:全部都是說“4000元以上”。
本科生:2000-3500元。
大專生:基本都是提2000元以下。
其中,技術類的(如WEB開發)相對偏高,在 3000-3500元之間。
這些數據,除了研究生略有下降,其它比去年偏高。
而其中,有不少細節值得一提。
一般情況下,我接過簡歷的時候,不會問也不會看應聘者是來自哪個學校(我從不以學校論學生)。但是當他們回答薪酬要求的時候,卻的確體現了一種差別。今天主要都是來自廣東學校的學生,本科線上,暨南大學、華師大、華工、華農提的要求都比較高,要求在 2500元以上;而普通一點的院校,則提2500元以下。??凭€上,則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就是所謂“非正規院?!?,比如什么技工類學校、民辦學校,他們提的要求,全部都是在1200元以下。問了一輪之后,我就開始對號入座地猜他們是來自哪個學校,然后對照簡歷,我發現幾乎達到“問價格則知學?!钡牡夭?。是學校給了他們一個“宏觀指導”?有幾個技工類的大專生,都是說800元,我問他們是不是都是同學,他們說“是”?!盀槭裁茨闾徇@個數字呢?”他們說:“因為我們老師說,我們現在的競爭力大概就是800元。”這種對學生“批量生產,統一價格”的指導方針,令我為他們感到悲哀。老師的這一句“指導”,全面摧殘了他們3年來的系統教育和信心,也足以毀滅這個學校。的確市場上是按照這個價格去招聘的(特別是銷售),但是,學生不是純粹的產品,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怎么可以做這種統一的指導呢?為什么不會有個別人更加有自信地提出1000、 1500?我今天感受到的“好學?!焙汀安顚W?!钡牟顒e,最大和最根本的差別在于學生自信心的差別。我被邀去學校做講座的時候,經常會對學生說一句話:“你優秀,是因為你認為自己優秀。”學生的自我意想、自我心理定位,會永遠地影響他一生。
你的眼神定位了你自己
今天的面試,我給每個人的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
有一個人我只和他談了3分鐘,留下他的簡歷,他后面的同學用一種沒有希望的眼神看著他,說:“這么快?”
我說:“你會更快。如果你不假思索地用兩句話描述你的優點,我就招你,1分鐘?!笨上麛鄶嗬m續,說了一大堆,顯然他心理的“譜”,是他彩排好的自我介紹,我“打亂”了他的部署。
有一個學生,本來我覺得不錯,她只用一頁的簡歷,就表達了她的優勢和特點,當我決定招她的時候,習慣地問下學期還有沒有課并看簡歷,卻看不到她的學校名字,“為什么沒寫學校名?”“因為……我的學校不怎么樣……”我還是問了她的學校,然后拿起筆,在她的簡歷中幫她寫下她的母校,然后在她眼前豎起簡歷:“有沒有寫錯?”“沒有。”
我今天對所有留下的簡歷,只是做一個動作(認為特別適合的,打勾)。這是我惟一寫字的簡歷,我不知道她明不明白,我是在告訴她什么。她的做法讓我對她的印象大打折扣。
當然,也有些學生非常善于推銷自我。比如,有個應聘網頁設計的學生,因為他做的東西都是在學校的內部網做的,沒法把作品展現給我看,他和我說:“我把作品放到一個職友集上,你可以看?!边€有一個應聘文案助理的,也是將她的文章傳到自己的BLOG上。晚上我回去打開他們的主頁,覺得他們放在網上的內容很充實,比如應聘文案助理的學生,上面有很多她的隨筆作品,我看到她不錯的寫作思路和思維水平,我決定明天通知這兩個人上班。他們都是來自那些被人看成“差學?!钡膶W生,但是,他們善于利用多種途徑,來表達他們的優勢。比如善于利用職友集、BLOG這種新的免費工具,的確成為了他們贏得我信任的關鍵。
不是你“求”職,
而是我“請”你
總結今天的感受,我認為:你可以認為我擺譜、擺資格,但是,作為畢業生,我相信你還是愿意聽聽一個 5年人力資源總監、有過1萬人次面試經歷的人力資源工作者,對你的如下“不滿”:
不要遞給我花里胡哨的簡歷,給我一點簡潔而能突出你自己的表達——面對成千上萬的求職者,你真的以為HR會去看你那封100個人有99個差不多的求職信和裝訂得像書本一樣的簡歷模板內容嗎?
不要對我說太多的自我介紹,我不敢說三五分鐘我就準確判斷了你,但是30秒之內我就定格了你的第一印象;我之所以很快結束你的面試,是因為你的后面排隊的人真是太多,我只是為了給更多的人一個和你一樣平等的機會。你認為我給你的時間太少,而流露出失望眼神的那一剎那,你就丟失了再次獲得復試的機會。
不要一副“只要你招我,我什么都肯做”的姿態,這樣給我一種“賣身”的感覺。我請你是因為你會為公司創造價值,所以不是你“求”職,而是我“請”你。這不是叫你抬高姿態,而只是希望你挺起胸膛。
不要對我拒絕收你的簡歷,報以晦氣的臉色或失望的情緒。我不接收你的簡歷,不是你不行,而是不適合我的公司;我不接收你的簡歷,不是不給你機會,而是不想給你根本不存在的期待。
不要不敢說出和寫下你畢業的學校,無論它是如何的差,你是從那里走出來的。
不要給我羅列一大堆你的學習成績和從事的所謂實習(因為很多畢業生也曾經到我這里來兜一圈,參觀一下,蓋個章名曰“實習”),你只需挑選一件特別的事情,要點式地說明過程和結果,讓我知道你是怎樣做事的。
不要在回答“你的薪酬要求”的時候,說那么多廢話。其實我不在乎你說的是5000,還還是1500,我在乎的是你說出一個數字時的那種語氣、眼神。
(王弘艷薦)
相關鏈接:
今年的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主要是因為:一是全社會總體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勞動力供大于求,缺口超過1400萬,比2005年增加100多萬人;二是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東、中、西部的區域結構性矛盾和高校學科專業結構矛盾同時存在;三是一些地方的政策性障礙還沒有完全破除,包括有些城市限制外地生源落戶的問題難以徹底解決;四是社會的用人觀念和畢業生的擇業觀念尚需轉變。這些都給畢業生就業帶來影響。